APP下载

让数学课生动起来

2015-05-22王靖宇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习主体学习环境教学手段

王靖宇

[摘要]: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把它创设成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空间,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热爱数学美、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中学数学 教学手段 学习环境 学习主体

一、让教学的手段“动”起来

充分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音画动感中学习数学,数学新课程强调交互性,强调学习情景的营造,而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展示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时,对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学生难以找到证明的思路,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课件,为学生播放了等腰三角形的动画,引导学生意识到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可以从证明三角形的全等入手,进而想到需要做一条辅助线,这条辅助线就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使等腰三角形性质与证明三角形全等联系起来,使困难迎刃而解。良好的情绪有利于思维,而环境能激起学生高涨的热情。运用多媒体技术,制造形、色、体的变化,引入光、声、的刺激,可以创设愉悦氛围,让学生产生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角度、旋转方向学生不易理解,老师难以分析,但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生活中的电风扇、车轮等生活表象,帮助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既让学生感受了知识的学习过程,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让学习的环境“动”起来

联系生活,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数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新课程更加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设置课堂教学情境是很重要的教学手段。只有联系生活,在具体情境中,学生才能体验到真实、生动的数学。如在教学《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时可设计一个具体问题:小光不小心把家里的圆形镜子打破了,只捡到了如图的残片。他想重新配制一块与原来大小形状都一样的镜子。你若是玻璃店的老板,你能帮他解决问题吗?由此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学习并明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通过在破镜的圆弧上取三个点,算出圆的大小,顺利解决问题。这样问题型的情境,具有思考的价值,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积极投入探索中,学生将学得很深刻。

三、让数学的表达“动”起来

引导学生在诗一样的语言中学习数学,数学的表达讲究逻辑和严谨,虽然新课程的数学文本力求生动,但也算不上多么动情。在数学新课程的教学中,若完全使用数学语言,容易让学生思维“疲劳”。借鉴一些老师的成功经验,若是在数学教学中引用诗文、编写顺口溜、谜语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维灵感,大大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在《圆》这章的引入时,就有老师曾即兴作诗:“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火红的圆。七色彩虹,九曲拱桥,联系着多少美丽的传说。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翻开了新的篇章。”多美呀!我从网上“偷”将过来,为我所用,由此导入圆的学习,学生果然兴趣盎然。

四、让学习的主体“动”起来

数学教学倡导互动。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是枯燥的,呆板的,没有生机的。新课程要求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心理学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必须有充分的活动时间与空间。要求教师善于调动学生,让学生整个“身心”动起来,让他们在活动中解读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这时的教师应是一名组织者、管理者。所以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的活动。小组学习、个体探究、合作研讨,等等,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再者,不管是何种形式的互动,都应该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参加到动手、动口、动眼、动脑的活动中去,在亲身经历、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作为新课程的数学教学,营造“动感地带”,让课堂动起来,本身就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学习,是一种情感的熏陶,更是一种思维的激活。

简而言之,兴趣是求知的原始动力,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可以显著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然而,如何将科学严谨的数学知识有趣生动地表达出来,如何将这种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尽量延长,是所有数学教师都需要面对的挑战。所以说,在数学课堂上,多一点精巧的构思,多一点幽默,多一点笑容,多一点鼓励,多一点激情,多一点动感,让学生动起来!

参考文献:

[1]郭凌.关于科学课堂“活而不乱”的几点思考[J].教学月刊,2004,(11).

[2]杨世联.例题教学中的“变脸”艺术——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2010,(10).

[3]雷丽青.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0,(18).

[4]章小辉,陈再萍.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评价体系结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06,(03).

[5]周静,张庆林.关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10).

[6]杨光云.浅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J].语数外学习,2013,(08).

[7][美]R.M.加涅(R.M.Gagne) 著.皮连生,庞维国 译.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8]李银爱.基于信息技术和学生学习的数学课程设计和内容呈现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学习主体学习环境教学手段
浅析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思维导图的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以学生为本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让提问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