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复习浅谈诗歌复习的有效性

2015-05-22戈文露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2期
关键词:复习有效性诗歌

戈文露

【摘要】如果说学习是从“不知”到“知”的积跬步的过程,那么复习就是走完千里后回头查缺补漏后的那刻顿悟。通过复习,我们要让学生站在高处,俯视学科全貌,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学会应用,应对高考。在复习课上要想实现学习的有效化,高效化,就必须弄明白教与学的关注点应放在哪里。进入高三诗歌复习,大家无一例外的选择系统的专题复习,有的老师大量收集习题、真题,让学生在题海中苦战;有的老师将课本中已学过的诗歌习题化,让学生反复记忆;有的老师采取“练习——更正——再练习——再更正”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诗歌题为目标。这样,老师和学生都疲于练习苦不堪言,效果却微乎其微。

【关键词】诗歌 复习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224-02

如何才能让诗歌复习有效,让学生能温故知新,学有所得呢?以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复习为例,我认为应该这样做:

一、明学情,定教法。

教师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生学的法子。我执教的班级是文科普通班,对一部分同学来说,大多数的诗歌能够读懂却无法准确而规范的表达,课内诗歌掌握较好,却无法由课内引申到课外,缺少拓展的能力。对另一部分同学来说读懂诗歌都是问题,课内学过的诗歌知识也掌握的不牢,稍有难度就无法实现学习上的互动。从做导学案的情况看,学生思考的不全面或者理解有失偏颇,答题不规范,造成学习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根据学情我认为适合学生程度的诗歌复习课才是真正有效的复习课。一味追求课堂的容量和深度,不如删繁就简,讲在关键处,练在薄弱和紧要处,在有效的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我觉得应该通过内联外引,温故知新的方法降低课堂难度,让学生自己总结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规律方法。通过学生诗歌预习题答案的展示和引导学生从评价的角度分析答案,让学生从出题人和评分人的角度对诗歌鉴赏进行审视。通过典型习题练习,让学生即时练习,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复习流程,“清”“温”“议”“评”“练”。

1、横看成岭侧成峰,新授复习点不同。“清”即让处于课堂主体地位的学生有对诗歌复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能把复习课当成新授课被动等待老师的讲解,不能只注重点的思考。人物形象题的复习要以读懂诗歌为基础,重在方法的总结和表达规范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应用表达能力。

2、温故方能探新意,得渔才可巧练习。“温”即温故,内联课本诗歌为复习张本。“议”即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重在去粗取精,总结规律。“评”即评价自己、小组内同学、班内展示同学的答案得出自纠自修的依据,并进一步总结方法,探寻规律。

温故就是让学生将过去学过的旧知识不断提取而再现的过程。因为其难度较低而比较易于学生接受,所以我设计了一个温故式导语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切入诗歌人物形象的鉴赏。“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我们从小就在诗海中徜徉,许多诗句因为其朗朗上口的韵律、生动形象的描述,又或是让人心有戚戚的情感而被铭记,齐读下面的诗句,看一看你熟悉它们吗?透过诗句你能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呢?”(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透过诗句,触摸灵魂,感悟形象。因为都是学生们熟悉的诗人,而且诗句中的形象都是诗人自己,比较好定位,学生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而且可以让学生初步思考对人物形象的定位是从哪个角度得来的。由此温故环节引出诗歌形象的定义和分类,诗歌中人物形象种类介绍,高考考纲对此类鉴赏的要求以及对鉴赏人物形象的方法的思考。从而出示学习目标。

二次温故,设置小诗引路环节,通过“《将进酒》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李白?”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从自己的思路中总结方法,寻找规律。在问题的表述上,还应考虑学生是否能领会,是否会让学生忙活半天而达不到预期效果,为此在这个问题设计上我进一步降低难度,通过“请找出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概括,分析时尽量从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入手”的提示,让问题的指向性更明确。

展示反馈,通过对课前预习案中《观魏博何相公猎》学生答案的展示,让学生根据之前大家总结的方法评价、赋分,进而修正。补充修正之后,小组内部交换根据老师出示的参考答案、评分标准互相修改,已达到查缺补漏共同进步的目的。在修改中进一步明确答题步骤,形成规范表达的意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強烈。”过学生自己参与评价和自纠互改的过程,学生能产生一种“学习成功”的情绪体验,这有助于学生形成“乐学”的心态。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落实掌握需躬行。

“练”,知识如果不能即时强化应用,形成能力的效果就会变差。正如“过河要搭桥,爬高要架梯。”从此岸到彼岸,从低处到高处都少不了过渡工具。诗歌复习要达到让学生举一反三,形成应用能力的工具就是要即时练习。通过典型习题的练习,从学生实际过渡到能力巩固上来。为此,我选择了两个小诗:

宋代郭祥正的《访隐者》和唐代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的人物形象分析的拓展延伸,练习本课中学到的方法。

此外,为了实现诗歌复习的有效性,还应该注意知识的梳理,例题的精选,练习的评价,能力的巩固。

总之,诗歌复习要有顺序性、层次性、整体性、目标性;要讲练结合,不能光讲或光练;要控制课堂容量,不搞疲劳战术;要重点突出,不面面俱到;要内引外联,温故知新;要抓好落实,让复习有效。

猜你喜欢

复习有效性诗歌
诗歌不除外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论高中生如何通过正确的预习、复习学好语文
对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