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结构
2015-05-22马玲
马玲
【摘要】在初中物理的课堂中,学生往往无法全面的掌握所学知识,无法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甚至迅速遗忘所学知识,而这些现象都是与课堂结构有很大关联的。而教学的最大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探索性思维,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学当中,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片面的传授课本课程,而刚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索性思维。因此,本文就多年物理教学经验,对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结构提出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 教学 课堂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69-02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一切事物学习与探索的源动力,因此,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兴趣出发,消除学生的心里障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优化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结构需要从趣味性方面着手,并联系实际,结合生活,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进而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引导。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这对物理教师的教来说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劣势在于理解上的难度,思维的创造等,优势则在于教学方法上的多样性与实用性。而在传统物理学的教育中,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本身就枯燥乏味,再加上物理的理解难度,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而高效的在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发现并利用物理学的优势,经常性的为学生提供一些趣味性强、贴近生活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发现、分析、探讨、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认识规律,培养学生应用性
培养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最基本目的,而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基础则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而在初中物理课堂的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本知识进行不断的深化分析,通过不断的验证,反复的分析与结论,使知识点不断的进行分解与融合,使学生能清晰的认识到概念和规律的来龙去脉,并进行有效拓展和延伸,深刻理解规律的预设条件和性质。同时,教师在不断对学生进行规律和概念渗透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实际的参与到物理实验中来,还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既动手又动脑,完美的进行了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同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将概念及规律精准清晰的讲解给学生,还要为学生创造机会,将这些规律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来,进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激情。
三、指导方法,提高学生综合性
教育的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时刻秉承这一目的,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并不是随便的看,而是需要挖掘和提炼出教材中重要章节内容的,并结合插图与注释对教材内容进行基础的理解,之后进行反复的推敲,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及记忆。同时,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探索,在课本知识学习的同时,结合课内外的实验与生活中的实例,更加帮助提高学生的物理素质,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探讨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拓展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共享与探讨,这样共享学生的资源,提高学生的探索和学习的热情。同时,教师要在此做归纳性的总结,引导学生找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性,明白不同物理公式的适用范畴等,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无论是在横向还是纵向都能够进行深入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综合性。
四、培养思维,加强学生创新性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在对已有知识与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新方法,找出新方案,创造新成果的一种思维模式。创造性思维的程度决定着个体的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可以简单归纳: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实质和核心。初中物理教学是们实验性的学科,是建立在不断的创造性探索的基础上的,因此,优化物理教学中的课堂结构需要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进行着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待解决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而学生的思想是灵活多变的,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角度,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而这种从一点出发,分别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发散,可有效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如这个实验都体现了物理中的什么原理?你们说这样的做法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与结果?与这个问题有相似之处的还有哪些?通过这个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这些引导性的提问,协助学生找到思考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探索。
五、结语
总之,初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在于全面地渗透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加强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综合认识和利用,而这些都需要进行良好有效的课堂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赵艳丽.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现代农村科技. 2011(22).
[2]赵海军.浅谈如何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方法[J].现代农村科技.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