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2015-05-21任永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摘 要】实践教学是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着思想认识不足、经费保障不力、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参与有限、教学时间受限、基地建设落后、组织实施失范、缺乏统一管理等不足。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实践教学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是有效体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还存在许多不足。

一、思想认识不够,经费保障不力

调查显示,多数高校的领导认为思政课是专门讲授政治理论的课程,开展实践教学不能体现该课程的理论性;有的认为思政课内容知识涵盖量大,在学校现有的课时条件下要完成基本课堂教学任务都很难,再组织开展实践教学就更不可能完成理论教学任务;有的认为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关键在于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思政课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来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而不是一味地强调开展实践教学。

由于对思政课实践教学认识不到位或认识有偏差,导致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严重不够。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和后勤保障,然而经费投入不足、后勤保障不力一直是困扰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实施的难题。

二、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参与有限

当前,多数高校思政课授课方式主要采取课堂灌输的形式,以单纯的理论传输、课堂讲解、教师“填鸭式”为主,并且常常是大班上课,听课的学生动辄过百甚至数百。这种教学形式虽说节约了教学资源,降低了教学成本,但是教学方法呆板,教学环节单一,理论教学缺乏应感染力和吸引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限制了课堂至上师生之间的深入交流。

笔者曾对某高校2011级、2012级、2013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情况做过调研,23名专兼职任课教师中, 采用大班上课的超过90%, 合班后学生人数一般在80-120人之间,个别班级超过150人,虽然开展了一些实践教学,但任课教师仍感力不从心,实践教学组织难度较大。对该校2012级三个工科专业12个班级的近1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任课教师在授课时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如组织观看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模拟授课、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设计实践教学项目等。

三、教学时间受限,基地建设落后

与专业课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相比,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间是不固定的,各高校的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的安排一般每学期都至少集中3周以上的时间,而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时间却是非常零散的。以某高校为例,思政课两个学期共30周,每周2课时,实践教学除课堂时间之外其余均需在60课时以外安排,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调查、利用“三下乡”深入田间地头调研、利用周末到校内外实践等等。同时,由于思政课教师承担的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且多为大班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就显得尤为困难,而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又因系别专业不同、各班上课时间和业余时间不一而无法进行。此外,许多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事先没有很好地制定出一套明确而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更没有形成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长效运行机制。

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中宣部、教育部对思政课建设提出的一个重要要求,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作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数量少,就某高校而言,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 但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主要是依托伟人故居、红色景区、所在城市、本校校园来建立;二是不稳定,多数学校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时会选择一些单位作为实践教学基地,但这种实践教学基地往往是一次性的,随着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结束,基地也就随之放弃,下次再进行实践教学,就再选一个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对口的行业企业建立基地更是少之又少。

四、组织实施失范,缺乏统一规划

思政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高校思政课将实践教学活动操作规范化、 系统化还没有比较成功的经验,如组织一次实践教学活动,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要选择实践教学的对象,选择对象的意义是什么,活动的宗旨是什么,活动的内容有哪些,时间怎样安排,需要哪些组织方法,指导重点是什么,实践选题如何确定,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评价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在进行实践教学活动之前没有进行认真的考虑和策划,必然会导致实践教学在操作层面上无法规范。实践教学在操作层面上的不规范还表现在,因缺乏实践教学活动具体规范设计,结果出现有些教师把实践教学要么搞成了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要么搞成“放羊式”的活动,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同时,各部门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缺乏统一调度,相互之间配合较少,存在着条块分割的现象:学工部门、学组织和各院系开展的学生实践活动都是站在各自角度上展开的,与思政课教学科研部门提出的实践教学活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且这些活动很少有思政课教师参与其中,致使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与其他部门的社会实践活动两相脱离,收效甚微。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和出发点就是要以实际问题的研究为中心,培养学生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直观和系统的道德与法律知识,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最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荣辱观。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只有与恰当的实践教学途径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各高校特别是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分析目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不足, 积极创新思路方法,把实践教学与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专业实训等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途径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政司.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柳礼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刘丽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岱宗学刊.2006.3

[4]姜勇,罗浩波.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7.5

[5]张耀荣、何金花.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桂林航工高专学报,2008,(2)

[6]任永辉.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高校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