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思维的培养

2015-05-21杨丽芬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兴趣激发操作合作探究

杨丽芬

【摘 要】思维是智力的核心,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学习知识和训练思维既有区别,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它们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同步进行的,数学教学的过程,应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过程。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正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以及多年来自己的教学感悟,我觉得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比较得体:

1.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2.形成合作探究理念,促进思维发展;

3.注重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4.设计开放性试题,发展学生智力。

【关键词】兴趣激发;操作;合作探究;培养;数学思维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数学课程标准》把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学校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精神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一、情境激发兴趣,促进思维发展

创设恰当的情境,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既能创造愉快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求知欲,又能促进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探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就是给学生提供让问题意识萌芽的合适土壤,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讲故事,猜谜语,做游戏等方式,把枯燥的数字、符号,抽象的概念、公式,变成有实用性、愉悦性的具体场景,从而引发学生的兴趣和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动力,是思维的动力。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可见兴趣对智力的开发是重中之重。低年级学生刚入学,对什么都感到新鲜。教师要抓住这一点,深挖教材,活用教材,积极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思维的发展。首先课堂的引入尽量创设情境激趣,发展形象思维。对小学生来说,故事、游戏、现实生活场景都是他们最容易接受的学习方式。通过有趣的喜闻乐见的场景引入课题,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仿佛自己进入了故事情景中,不由自主地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给思维以强动力。

这节课,通过生活情境引入课题,很好的吸引了学生兴趣。在讨论中让学生初步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把学生引入一种与生活有关的情境中,现实生活是孕育数学的沃土。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思维的源泉被打开,滚滚的泉水尽情地流淌。

再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说,学生的认知来源与生活,只有对知识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创设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情境:有一个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老三分到了这块地的,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争吵了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些什么?引出数学问题,同学们,你知道三兄弟谁分得多吗?就这样,一上课,先听一段故事,学生非常乐意,并会立即被吸引。思考故事当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然兴趣浓厚。通过故事设疑,激起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知,使学生感到学习很有趣,不枯燥无味。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欲望。进一部促进思维的发展。

二、形成合作探究理念,引导思维发展

古人云:“学无友则孤陋寡闻。”合作学习能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和他人的学习。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启发、帮助、协作,各抒己见、大胆设想、大胆探索等。从中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沟通与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受到班内同学的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对话是多元的。新课标明确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与同伴一起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经历了认知历程,情感相互感染的历程。因此,要让学生获得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教学“圆的面积”一课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把圆进行剪拼,先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分工合作,动手操作学具圆形纸片。让学生在圆形纸片上画、剪、拼等过程中合作学习,经历知识的形成的过程,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探究乐趣。

三、注重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的训练

“手是脑的老师。”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教材特点之一是重视直观教学,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内容。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一课,预习时我让学生准备一个带有包装纸的易拉罐,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自己把易拉罐上的包装纸剪下,然后到讲台上展示剪下的图形,发现:有的剪成了长方形,有的剪成了平行四边形,我就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图形,讨论完后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给予肯定并及时鼓励,这样学生从动手中发现了问题,也培养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设计开放性试题,发展学生智力

课堂开放性是《数学课程标准》对教学改革的主要标志。开放性试题可以促进学生更深层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思维空间。如北师大版教材就很注重开放性题目的编排,并在课后编排实践活动。非常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新课标提出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强调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所以,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跳出“书本——教室”这个小圈子,让学生从自己生活中,从社会生产实践中寻找数学问题,使学生从封闭的教室走向开放的社会大课堂,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由活动,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实现数学再创造。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如在教学"土地的丈量"时,可让学生到操场上上实践操作课;如针对教材中的有些思考题,可以开展数学活动课等。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分析等能力,让学生的素质得到充分的训练,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再如教学圆柱、圆锥这两个内容时,我就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回家用橡皮泥捏一捏)把一个圆柱形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同样大小的圆锥,如果圆柱的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量一量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再总结出计算方法。如果把这个底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圆柱捏成和它一样高的圆锥,这个圆锥的底面积是多少呢?让他们尽情地想象,尽情地说出自己的伟大发现,尽情地享受成功的快乐,将会再次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再次发现数学知识的奥妙,热爱数学的激情也会不断攀升。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让我们的学生尽情编织童年的梦想,享受数学,享受快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的、开放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就一定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兴趣激发操作合作探究
关于数控机床操作中防碰撞措施的探讨及分析
泌尿外科手术及操作致输尿管损伤临床分析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构建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
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