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带领学生做好化学实验

2015-05-21李金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5年2期
关键词:氧化铜铜丝气瓶

李金荣

一、分子运动──氨分子的扩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和原子》的活动与控究有一实验,在此实验中,用大烧杯罩住两只分别装有酚酞试液和浓氨水的小烧杯。学生在实验室中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氨水挥发出来的刺激性气味很大,而且氨水的用量也较大。

二、对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一节中,在介绍铝的燃烧时,采取如下方法:把铝箔的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另一端裹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立即把铝箔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中底部要放一些细沙)。(铝片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作了如下改进:

1. 收集一大瓶干燥的氧气(集氧瓶中底部要放一些细沙)。

2.将铝箔经打磨后,剪成细条状,顶端更细。

3.将铝条细端缠绕在半根火柴上(火柴不要太长,防止在空气中燃烧过长使铝表面氧化),另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

4.点燃火柴后,马上伸入集气瓶中。经过改进后,实验成功率高,实验现象非常明显。

三、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1.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

教科书上采取如下方法: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此操作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有时看到火柴烧着了,有的中间两端全变黑了。对此,我们让学生用一根细铁丝或细铜丝拉紧平放在火焰上。

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按照教科书上介绍用火柴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由于吹灭蜡烛到点燃火柴的时间较长,白烟很快散尽,蜡烛很难重新燃烧。对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熄灭蜡烛前将打火机并齐靠在蜡烛旁,吹灭蜡烛同时按下打火机。蜡烛即刻由点燃的白烟引燃,效果明显,如图1。

四、对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

课本中将收集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沿烧杯边沿慢慢往烧杯中倾倒,下面的蜡烛先熄灭,上面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有些同学把握不好,倾倒时速度过快或集气瓶拿不稳,二氧化碳刚倒出就散开了,结果造成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下面的后熄灭,对二氧化碳的密度作出了错误的结论。这样就会顺利地完成实验,如图2。

五、氢气的燃烧和爆炸实验的改进

初中的氢气燃烧爆炸实验,有些惊险,故有些学校教师是不做的,其实,只要能选材恰当是安全的,而且趣味性较浓。且看这两个实验的“二合一”。具体步骤如下:

①自制一个集气瓶。取一个300ml的塑料瓶(如矿泉水瓶),去掉盖子,又在其底部边缘擢一小洞,然后用石蜡封密(如图3);

②用锌粒和稀盐酸制取氢气;

③氢气经验纯后,用自制的集气瓶收集一瓶氢气;

④试验方法:把集气瓶倒放在平台上,然后用玻璃片垫起瓶口,使之倾斜,让空气进入,注意要倾向无人的一方。然后用火柴火焰接近石蜡,石蜡受热熔化,小孔被熔开,氢气逸出被点燃。这时用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可见有水珠生成。接着气体燃烧有爆鸣声了,最后,达到爆炸,集气瓶向无人区弹去(如图4)。

几点说明:①集气瓶的小孔不宜太小,以直径4mm为宜;②封小孔的蜡宜薄,才容易熔开;③所收集的氢气应先验纯,以免发生意外。④一般用玻片垫起瓶口,使之倾斜,倾斜的方向应注意;⑤开始时,蜡被熔开,氢气飘逸出来被点燃,它能安静地燃烧。随着空气从底部的进入,H2的纯度下降,燃烧有爆鸣声,且越来越响,当达到一定比例时,即爆炸极限时,氢气爆炸,里面气体向外冲出。由于瓶本身是倾斜的,它的去向可以预料,且该瓶为塑料瓶,不会碎裂,安全可靠。

现象及得出结论:①氢气是比空气轻的气体,它能飘出来被点燃;②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为H2O;③氢气与空气(氧气)达一定比例(氢气体积含量在4-74.2%)时,在点燃条件下,会爆炸。

六、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改进

现中学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是用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被氢气还原的,现象虽较明显,也易成功,但所需的时间较长。本人把该实验作如下改进:把经灼烧后的铜丝来代替氧化铜粉未,效果亦很好,且操作简便。具体步骤如下:

①把铜丝绕在氢气出口的玻璃管上,揉成一团,然后在酒精灯上灼烧,使之成为氧化铜;

②把氧化铜和导管一起伸入试管底部,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向下倾斜;

③通入氢气,赶出试管里的空气;

④先用酒精灯对试管预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这团氧化铜丝加热(如图5);

⑤当黑色的氧化铜丝转为光亮的金属铜时,停止加热,继续通氢使之冷却。

实验现象:黑色的氧化铜被还原成光亮的金属铜,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优点:①铜丝比氧化铜粉未易得;②铜丝随玻璃管进出,方便观察和演示;③节省时间。

七、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

在讲授第七单元课题1《燃烧和灭火》一节内容时,学生对隔绝空气可以灭火很容易理解,但对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同样可以灭火,总是持怀疑态度。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灭火原理,我们增加了一个降低温度灭火的实验。

实验过程是这样的:向一个25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左右的水,然后再在水中加入适量的硝酸铵,并不断搅拌,使水的温度急剧降低;接着将少量豆油倒入一个小铁盒中,并点燃;再用坩埚钳把小铁盒放在烧杯冰冷的水面上,学生这时可以看到由于温度的降低而使火焰一下熄灭。为了使观察到的现象更全面,我们再把小铁盒拿出来,重新点燃,残留在铁盒中的豆油在空气中则再次燃烧起来。至此学生们对降低温度可以灭火深信不疑,同时也加深了对灭火原理的理解。

猜你喜欢

氧化铜铜丝气瓶
Worthington公司宣布推出全回收复合材料气瓶
大截面交联聚乙烯绝缘铜丝疏绕屏蔽电力电缆的研制
辽墓出土铜丝网衣修复与复原报告
实时动态监测纳米氧化铜作用于CHL细胞的毒性效应
某氧化铜钴矿硫酸浸出试验研究
四川某难选氧化铜矿石选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