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非司酮在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复发中应用效果

2015-05-17卜秀香甘向琼何碧绿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韶关512600

吉林医学 2015年13期
关键词:孕激素宫腔镜息肉

卜秀香,甘向琼,何碧绿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韶关 512600)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育龄妇女妇科疾病,绝经前是其发病高峰期,以经期延长、经量增加、阴道不规则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也是导致不孕的主要病因之一[1]。据临床统计研究表明[2],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率约为25%,多数为良性病变,但部分具有恶变性,育龄患者恶变率约为4.18%,绝经后其恶变率可高达10.10%。宫腔镜电切术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治疗,据报道其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术后复发是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米非司酮用于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复发预防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 年11 月~2013 年10 月期间,在我院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138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良性息肉。年龄24 ~47 岁,平均年龄(39.8±3.1)岁;病程35 d ~69 个月,平均病程为(17.5±5.9)个月;59 例未育,其中9 例伴有原发性不孕症,26 例伴有继发性不孕症;76 例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55例伴有经期延长、经量增加,27 例绝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9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手术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

1.2 方法:术前行B 超、宫腔镜、凝血、血尿常规等检查,排除传染疾病、严重内科疾病、其他妇科疾病等,术前3 h 放置400 μg米索前列醇片于阴道后穹窿,静脉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外阴、阴道和宫颈常规消毒,窥器放置,阴道和宫颈再次消毒,钳夹宫颈前唇以观察宫颈的大小,用4 ~9.5 号扩宫棒逐渐使宫颈扩张,放置宫腔镜,100 ~200 ml/min 流速注入0.9%生理盐水膨宫液充盈宫腔,维持膨宫压力15 kPa,检查宫底、输卵管口、宫腔侧壁、宫颈管等,并记录子宫内膜息肉的数目、大小、位置等,切割功率60 ~80 W,电凝功率50 ~60 W,常规行电切术,切除物送去病检,术后给予感染预防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口服米非司酮(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633),10 mg/d,服用3 个月,对照组患者未给予任何治疗。

1.3 疗效评价:术后所有患者定期接受随访,观察组患者每月行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一次以了解药物不良反应情况;所有患者术后1、3、6 个月接受随访,以了解阴道出血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 统计学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及疗效:所有患者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1.9±10.8)min,平均出血量(78.4±20.9)ml,术后无感染、宫腔粘连、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表1 两组患者阴道淋漓出血情况比较[例(%)]

2.2 随访疗效评价: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好转,术后3 个月观察组患者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无阴道淋漓出血患者,对照组有12 例,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术后6 个月,观察组有2 例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对照组有9 例,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2。

2.3 不良反应情况:服药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8 例,调整药物剂量后情况发生好转,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表2 两组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复发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子宫内膜息肉是由内膜腺体和间质组成的、单发或多发、宫腔内突出的带蒂赘生物,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3],多数研究人员认为与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和受体的局部异常相关。子宫内膜、子宫肌层、阴道上皮、输卵管等上广泛分布着雌孕激素受体,其中子宫内膜上的雌孕激素受体为最多,雌孕激素受体数量会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增殖期受体表达增加,分泌期受体表达减少。雌激素通过刺激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表达增加而促进子宫内膜的修复和增生,孕激素与雌激素相拮抗,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使增生内膜向分泌期转化,雌孕激素表达异常导致子宫内膜出现异常。相关文献报道指出[4],息肉及周围组织较正常组织的雌激素水平高,而孕激素水平低,进一步证实了雌孕激素水平异常与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相关。

宫腔镜电切术因创伤小、直观、定位准确、能保留生育功能等优势而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治疗,尤其是对于有生育功能要求的患者,在切除息肉的同时不会使其他正常子宫内膜受到影响,从而内膜短期修复后可接受受精卵着床。但是临床研究表明[5],部分患者术后会复发,且随时间延长复发率升高。依据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病机制,可选用抗雌激素药物进行术后复发预防。米非司酮是复合型的孕激素拮抗剂,体内孕激素缺乏时,表现为孕激素的作用,抑制子宫内膜增生,萎缩病灶闭经。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后3 个月月经恢复正常,经量减少,无患者阴道淋漓出血,而对照组患者中12 例(17.39%)有阴道淋漓出血;术后6 个月观察组患者2 例(2.90%)复发,对照组患者9 例(17.39%)复发,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宫腔镜电切术后增加小剂量的米非司酮有利于预防复发,且药物不良反应小,安全可靠,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1] 陈小玲,韦妙成.子宫内膜息肉的宫腔镜手术治疗及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2318.

[2] 张小玲,付爱民.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电切术后激素的补充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8):177.

[3] 胡碧洪,黄 浩.妈富隆在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后的应用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2):49.

[4] 黄 成.宫腔镜电切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及预防复发55 例疗效研究[J].中外医疗,2012,36(11):118.

[5] 张 乾,李晓琳,万晓洁.预防子宫内膜息肉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7):1450.

猜你喜欢

孕激素宫腔镜息肉
白兆芝治疗胃息肉经验
保胎药须小心服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脉血康胶囊联合雌孕激素治疗血瘀型原因不明的月经过少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腹腔镜联合宫腔镜诊治女性不孕症54例
雌、孕激素水平检测与过期妊娠分娩发动的关系
ER、PR、Ki-67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
息肉样黑素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