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乡中小学生脊柱侧凸流行病学调查
2015-05-17陈劲松王建榜蒙树勇罗春海郭宏斌杜梦云严喜章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陕西西安710000
陈劲松,杨 枫,王建榜,蒙树勇,曹 莹,罗春海,郭宏斌,杜梦云,严喜章 (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陕西 西安 710000)
脊柱侧凸是一种在青少年中发病率极高的脊柱畸形,严重威胁着青少年健康。在青少年生长发育期间,脊柱畸形会造成身体外观异常,脊柱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会造成心肺功能障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发育[1]。临床上治疗脊柱侧凸时,大多数患者侧凸角度已经很大,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造成治疗手段选择较窄、增加治疗难度系数,且收到治疗效果不显著。本调查以西安市2013 年9 月~2014 年4 月30 742 名7 ~18 岁学生为对象,运用三检法进行筛选普查,调查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情况。为以后此类研究提供一个数据、方法的参考平台。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对象来源为随机选择30 724 名在西安市城镇中小学生,年龄分布为7 ~18 周岁,其中男15 933 人,女14 809人。
1.2 方法及判定标准:组织具有相关知识保健医生及骨科医生组成调查小组,采用目前检查脊柱侧凸较常用的“三检筛选”[2],对随机选择的对象进行筛查。
具体判定标准分为三个阶段,体格检查、脊柱测量尺及X线摄片,即首先对调查对象进行体检,若为可疑则进行脊柱测量,如若继续怀疑,进一步X 线摄片,最后下定结论。首先进行第一检:嘱咐受检对象自然站立,背部裸露。观察此时背部双肩等高与否,双肩胛下角是否位于同一水平线、双腰凹处对称与否、棘突连线是否偏移中轴、双髂嵴等高与否,若出现一项异常则可怀疑为躯干的不对称。第二检:从受检者的后面观察,嘱咐受检者平伸双臂,继而掌心相对,然后缓慢前驱弯腰,此时一定要保持检验者的眼睛与受检对象背部在同一水平线上。检查医生使用水平仪测量被检对象背部的各段倾斜角,记录各部位最大倾斜角,若倾斜角>5°则可怀疑为脊柱侧凸[3],应进入第三检,再次确认。第三检,即X 线检查具体检查方法为:上述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怀疑对象由固定的专业放射医师摄站立前后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 线片,于X 片上测量Cobb 角,若测得Cobb 角为10°或10°以上则确认为脊柱侧凸。
1.3 数据处理:将以上收集的数据分类处理,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男女患病率、各年龄阶段患病率、组间患病差异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均使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在30 742 名受检学生中男15 933 人,女14 809 人三检阳性共393 例,阳性率为1.28%(393/30 742),其中男310 例、女483例,男女患病率分别为1.01%、1.57%,患病比为1:1.55,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用χ2检验对男女患病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男女患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55,P <0.05)。各年龄段男女患病情况见表1。
把受检对象按年龄阶段分为三个组别:7 ~9 岁组,10 ~15岁组,16 ~18 岁组。对以上三个年龄组别的患病率差异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后数据显示,7 ~9 岁组患病率低于10 ~15 岁组,其患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3.02,P <0.05)。而10~15 岁组与16 ~18 岁组患病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0.015,P >0.05),三个年龄组患病情况,见表2。
表1 各年龄阶段男女患病率情况分布
表1 显示随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儿童脊柱侧凸的患病率上升。
表2 三个年龄段患病情况分布
从表2 得出:10 ~15 岁年龄组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余两个年龄组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05)。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脊柱侧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7 ~9岁组患病率明显低于10 ~15 及16 ~18 岁组,而10 ~15 与16 ~18 岁组的患病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0 ~15 岁组中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其余两组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以脊柱侧凸与性别、年龄等存在密切关系,而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本次调查结果与国内外大多数学者的调查报告基本一致[4]。对于确诊为脊柱侧凸的患者,应根据侧凸严重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矫正措施。对于躯干不对称、Cobb 角在10°~19°的患者建议采用医疗体操给予治疗[5]。并告知患者平时注意坐姿、立姿,尽量减轻书包重量。Coob 角20°~44°的患儿,用支具治疗防止畸形加重。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前景,所以应注重青少年身心健康,减少成长阻碍,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 柯 扬,何家雄,潘志雄.佛山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5):832.
[2] 张光铂,李子荣,魏新荣,等.学校青少年脊柱侧凸普查与治疗[J].中华骨科杂志,1989,9(1):43.
[3] 周惠清,林思舜,张建新,等.脊柱侧凸研究调查问卷的研究进展[J].脊柱外科杂志,2009,7(4):252.
[4] 周惠清,林思舜,张建新,等.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中医骨科杂志,2009,17(2):36.
[5] 孙 旭,邱 勇,朱泽章,等.Coob 角小于40。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小脑扁桃体位置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7,27(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