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综述
2015-05-17福1余红剑3
杨 福1,2,余红剑3
(1.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3.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国内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综述
杨 福1,2,余红剑3
(1.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2.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3.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对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料模式的介绍、长期照料模式比较、“医养结合”模式研究等,其中“医养结合”模式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热点。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后续相关研究应当统一对相关概念的认识,继续深化微观角度落实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等建议。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医养结合”模式
目前我国的老年人口总数和失能老人人口数都处于全球第一。失能老人群体是老年群体中最需要照顾、对长期照料资源消耗最大的群体。面对我国“未富先老”的特殊国情,必须加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2013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1]出台,各级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国家对老龄问题、老龄产业等领域的关注持续升温。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相关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旨在总结已有研究,找出现存问题,为后续研究者深化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本文综述的学术研究包括与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相关的公开发表的期刊论文和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文献来源主要包括CNKI期刊全文、中国优秀硕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以及读秀学术搜索等,先以失能老人、失智老人、长期照料、长期照护、长期护理、长期照顾等为关键词进行初次搜索,再以模式、机制、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家庭照料、机构照料、社区居家照料等为关键词进行二次搜索,时间限定为1979-2014年11月,剔除重复文献和非学术性文献,共得到56篇文献。本文首先将对失能老人和长期照料相关概念进行解析,然后对我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研究脉络进行梳理,重点对不同长期照料模式中各方主体作用研究、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等进行分析,旨在找到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相关建议。
1 相关概念
1.1 失能老人
失能一般是指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各种机体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影响个体生活自理能力的一种情况。一般而言,失能包括身体方面及心智方面。老年人失能原因有:意外伤害导致躯体受损,发生疾病(包括慢性病和突发疾病)导致身心受损,最后出现日常活动能力障碍[2]。也有专家认为应该把社会因素考虑进去,也就是要考虑老年人是否能有效进行社会交往活动[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ADL)是老年人失能状况最重要的评估指标,包括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4]。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老年人的年龄界限为大于或等于60周岁。一般而言,年满80周岁以上的称为高龄老年人,高龄老人往往最容易发生失能。
1.2 长期照料
长期照料又被称为长期照护、长期护理等。通常而言,长期照料通常用于社会学科类研究,该定义并不着重解决医疗相关技术问题,而关注与失能老人相关的管理学和社会学问题。相对而言,长期照护和长期护理的定义更关注老年人照料过程中的专业护理问题,在国内护理相关研究中较为常见[5]。由于国内学界对于“long-term care”的中文译法尚未统一,所以在选择综述文献时并未将长期照料、长期照护、长期护理等关键词严格区分,以避免综述内容过于狭窄。
长期照料通常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1)日常生活照料服务。个人生活照料服务包括为老人提供吃饭、穿衣、洗漱等日常生活起居服务和打扫卫生、做饭、洗衣、代购以及出外办事等工具性服务。(2)医疗康复服务,一般是针对老年性疾病的医疗服务或者康复训练等。(3)精神慰藉服务包括精神抚慰、心理辅导[6]以及临终关怀[5]等。长期照料的目标并非治愈老年人的疾病,而是提高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这也是许多发达国家长期照料的核心目标[7]。
长期照料的特点:(1)长期性,长期照料失能老人通常需要花费半年甚至多年的时间。(2)劳动密集性,长期照料的对象多是由于慢性疾病或者是自然老化导致的退行性疾病,病情稳定,其长期照料照护的服务项目往往是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3)整合性,长期照料需要提供连续性的服务,可能包含社区医院、养老机构等,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专业和非专业人士的共同参与。严格意义上而言,长期照料并不只针对老年人,其对象可以是儿童、中青年等,本研究中约定长期照料的对象均为失能老人。
2 长期照料模式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长期照料模式的分类方式主要有按服务地点和场所的分类:家庭照料、机构照料、社区-居家照料;按照料人员主体分类有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之分;从长期照料服务三大服务功能来看,可以有不同的“医养结合”模式(如图1所示);此外还有按经济来源和集中程度分类等分类方式[8]。
图1 国内长期照料模式研究概况(该图由本研究整理得出)
2.1 发达国家和地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
现有几乎全部经合组织(OECD)国家都建立长期照料体系[9]。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建立长期照料制度是解决好失能老人长期照料问题的根本途径。王玉环(2012)对多个发达国家的长期照料制度进行了研究:发现英国政府有一系列针对老年人长期照料的措施,包括提供房屋、健康管理、社会服务等,其中护理津贴作为其特色的社会福利手段,将服务资源优先提供给特定的人群[10];德国在长期照料保险方面较为突出,将其列为国家强制险,覆盖了总人口的90%,其用意在于扩大居家照料和社区照料支持非正式照料,并尽量减少机构照料[11]。施巍巍(2012)认为发达国家通过促进医务人员与照料人员的沟通合作,跨学科评估,一站式服务等方式为整合医疗资源和社会照料资源,对我国有一定的启示[12]。该研究还对发达国家长期照料制度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各种长期照料制度的特点。长期照料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鼓励非正式照料,具有很好的公平性。不足之处在于资金需求量大,政府财政负担沉重;长期照料救助制度模式一般是专门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但覆盖面较窄;普享式长期照料制度模式覆盖面最广,公平性最好,但同时也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市场长期照料保险制度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不足[13]。
2.2 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
从服务场所和服务内容来说,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料服务供给主要有三种模式,传统家庭照料、机构照料、社区-居家照料。也有学者根据服务提供主体的不同,将照料模式分为正式照料和非正式照料[14]。本综述主要对按服务场所和服务内容来划分的照料模式研究进行综述。
2.2.1 家庭照料模式
家庭照料模式,是指在老年人在家中主要由老人子女、配偶等家庭成员照顾的照料模式。在我国,传统家庭照料仍然是主要的照料模式,在农村地区尤其如此。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老年人在家可以自由畅谈,精神有所寄托,心情愉快,能给老人提供精神慰藉[15]。杨团(2009)发现农村高龄老人自我照料和配偶照料占据过半[16]。吴蓓(2007)也发现大部分老人居住在家中,由家庭成员照料。受经济条件所限,在农村雇佣照料人员的现象则很少[17]。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长期影响、现代家庭的规模和功能的变化、人口流动、子女工作繁忙、照料人力资源不足、代际冲突、空巢家庭的出现等原因,原传统家庭照料模式的实用性越来越受质疑。不过也有学者提醒,尽管传统家庭照料模式受到各种因素挑战,但其存在是习俗文化和社会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18],短期内其影响仍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中国农村地区。
2.2.2 机构照料模式
机构照料模式是指老年人居住在特定机构中,获得由专门人员提供的连续性、专业照料服务的模式。很多学者认为随着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和老年人观念的改变,机构养老是实现优质养老的有潜质的模式[19]。但目前我国的长期照料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不高。
另外多位国内学者也同时注意到机构照料模式相对于家庭照料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王莲璀(2013)发现机构照料模式容易使老人处在封闭的环境中,缺乏与外界的沟通交流,容易导致其产生抑郁、失落感。社区照料则避免了这一问题[20]。朱晓慧(2012)通过分组对照研究发现,机构养老的失能老人比居家老人更容易产生精神抑郁,健康状况也不如居家老人[21]。
2.2.3 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料模式
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料模式是指老年人虽然居住在家,但获得由社会或社区提供的长期照料服务的照料模式。国内学者注意到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料模式能够吸取家庭照料中非正式照料的长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机构照料老年人心理极易抑郁等不足。倪荣(2010)认为社区-家庭式照料模式可以让老人在社区内接受服务,避免适应新环境,社区-家庭式长期照料模式应当成为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核心[22]。张勘(2009)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认为社区照料服务可以由社区成员完成,也不需要复杂的硬件设施,成本比机构照料更低[23]。刘婕(2012)等人建议成立社区为基础的照顾机构,让照顾者获得一定的放松和休息;同时也为照顾者提供专业培训[24]。朱世华(2011)认为老年人更愿意在熟悉的环境中,保持原来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能够就近接受卫生服务,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尤其有利[25]。还有学者提出通过志趣相投的老人拼住、互帮互助的方式,解决养老遇到的住房不足、子女无时间陪伴、雇佣照料人员价格昂贵等问题[26]。如能建立恰当的社区照料服务组织模式和经济保障模式[26],社区-居家式长期照料模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3 “医养结合”模式研究
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分属卫生部门和民政部门管理,由于缺乏有效的统一协调机制,长期照料人员不得不奔波于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27]。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形势,医院或者养老院已是独力难支。因此对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资源进行整合,促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7],成为全新的课题。
目前,很多研究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长期照料体系中具备一定的优势。都全荣(2011)也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低成本、广覆盖、服务全、就近服务的优势,能够很好的满足社区内失能老人的需求[28],并且在医疗机构的主体基础之上发展养老,比一般意义上的机构养老更关注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层次更高[28]。张娴(2012)认为失能老人需要的不是急性住院医疗,而是长期照料服务。这就要求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医疗机构彼此紧密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包括社会服务和医疗服务在内的完整的综合服务[29]。也有学者认为社区卫生服务应该进入社区或者与养老机构合作,上门为失能老人提供康复护理服务;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支持医学院校对长期照料服务人员进行规范培训[21]。钟要红(2012)等人研究发现部分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具备开展养老服务的条件,并认为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议在医保政策上给予支持[30]。倪荣(2010)通过实地调研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长期照料模式、社区卫生服务站进驻养老机构模式、社会化居家养老模式,并认为医疗资源结合养老机构资源开展养老服务是未来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建设的最有潜质的方向之一[22]。
3 问题与建议
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主要从长期照料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长期照料模式和“医养结合”模式角度开展研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失能老人群体的特征和需求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在介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时也必然存在一定的转化适应问题。根据养老场所和地点的不同对长期照料模式进行分类,是目前学术界最为常见的分类方法,对家庭照料、机构照料、社区居家照料三种模式的比较研究[23,31]对于科学地进行长期照料服务体系的长期照料服务人力资源布局、资金来源分配都十分有益。同时,“医养结合”长期照料模式能够将医疗康复资源、日常生活照料资源、精神慰藉服务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正在成为学术研究热点之一。
在看到长期照料模式研究日益活跃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当前相关研究存在的客观问题,以下是本综述对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建议。
3.1 明确核心概念涵义
“Long-term care”一词的中文翻译有长期照料、长期照护、长期护理、长期照顾、长期养护等。虽然在社会科学领域多采用长期照料这一称谓,但仍然有不少研究者将长期照料、长期照护、长期护理等概念相互混用,这就造成了概念上的混乱。因此笔者建议后续研究者在选用称谓时,务必明确研究的方向和重点,然后选择恰当的称谓。
3.2 注重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内涵和国内特殊国情
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欧美发达国家是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的起源,其先进的经验尤其是长期照料服务的相关理念值得“未富先老”的中国学习借鉴。2010年以来,国内失能老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在国外先进经验借鉴研究、国内长期照料模式研究、“医养结合”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相对于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全社会资金、制度准备不足的现实,现有的相关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还是在现实可操作性上仍然是不足的。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研究往往过于关注具体策略,而忽略其策略内涵和国内特殊国情,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同时忽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为其具体策略的实施准备了必要条件。建议后续研究者应紧密结合国内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民族和风俗习惯差异等具体条件,继续深化研究不同长期照料模式。
3.3 结合长期照料发展的现实,注重研究成果的实用性
目前大部分相关研究都还停留在宏观数据分析和理论探讨上,而紧密结合实际的案例研究或从具体参与主体角度的研究却很少。然而,从实地调查和相关新闻报道来看,国内长期照料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管理问题、法律问题,这就要求后续研究者必须密切结合现实,在研究的过程中深入养老机构或医疗机构,掌握第一手的可信材料。随着国家对老龄问题、老龄产业等领域日益关注,长期照料模式研究将会逐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期待后续研究者更加关注长期照料服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聚集管理学、老年学、社会学、护理学、运筹学等多方面学者,继续借鉴国内外长期照料研究的相关经验紧密结合国内实际,为长期照料模式研究继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EB/OL].[2014-05-01].http://www.gov.cn/ zwgk/2013-09/13/content_2487704.htm.
[2] 黄成礼.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负担及家庭照料[J].中国卫生资源,2006,(5):208-210.
[3] 徐丽萍,王小林,尚晓援,等.中国老年人失能相对成本估计[J].中国人口科学,2011,(2):85-92.
[4] 宋爱芹,郭立燕,梁亚军,等.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2,(12):17-20.
[5] 娄方丽,尚少梅.“Long-term care”概念辨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2,(22):2035-2037.
[6] 王 慧.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服务问题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7] 宋怀宝,徐青松.打造符合国情的老年长期护理模式的新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3):370-371.
[8] 张春艳.居家养老研究综述[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4.
[9] 李冬梅,王先益,戴小青.OECD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现状分析[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13-117.
[10] 魏星临,刘建宇.国内外老年人长期照护的先进经验[J].科学之友,2013,(6):119-120.
[11] 王玉环,刘素香.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2,(5):93-96.
[12] 施巍巍.发达国家医疗照护与长期照护资源分割的原因分析及其启示[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46-151.
[13] 施巍巍.发达国家长期照护制度比较与路径选择[J].新远见,2012,(4):42-48.
[14] 熊 波,石人炳.长期失能老人照料决策研究——以个人资本为视角[J].南方人口,2012,(5):17-23.
[15] 姚 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J].人口研究,2008,(2):16-24.
[16] 杨 团,李振刚,石远成.融入社区健康服务的中国农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9,(1):46-55.
[17] 吴 蓓,徐 勤.城市社区长期照料体系的现状与问题——以上海为例[J].人口研究,2007,(3):61-70.
[18] 倪 荣,刘新功,朱晨曦.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现状及对策[J].卫生经济研究,2010,(7):39-41.
[19] 吴莉莉.中国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20] 王莲璀.城市失独家庭养老及长期照料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5):32-33.
[21] 朱晓慧,余昌妹,杨晔琴,等.不同居住方式对失能空巢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2,(14):1264-1266.
[22] 倪 荣,刘新功,朱晨曦.社区卫生服务在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料体系中的作用研究[J].全科护理,2010,(13):1134-1135.
[23] 张 勘,董 伟.上海城市社区失能老人长期照料的现况和政策建议[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9):48-52.
[24] 刘 婕,楼玮群.完善上海居家高龄失能老人亲属照顾者的社会支持系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9-25.
[25] 朱世华,袁新茂.居家养老与社区医疗机构关系的现状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14):1705-1732.
[26] 况成云,况 丽,邓平基,等.失能老人照护服务模式构建的伦理学视角[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6):732-735.
[27] 杨景亮.医院与养老院携手走进老龄时代[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10-16.
[28] 都全荣,石玉国.社区卫生服务与居家养老结合措施的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S1):18-19.
[29] 张 娴,俞 群,徐东浩,等.社区失能老人一体化长期照料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全科医学,2012,(34):3942-3944.
[30] 钟要红,陈定湾,王国放,等.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开展养老服务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7): 704-707.
[31] 李朝静,唐幼纯,黄 霞,等.上海老年长期照料服务实证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1):42-45.
(本文编辑:何庆节)
Research overview on long-term care pattern for disabled elderly in China
YANG Fu1,2, YU Hong-jian3
(1. Medical College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36, China 2.Affliated Hospital of Jingganshan University,Ji’an Jiangxi 343000,China 3. Alibaba Business School of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1121, China)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long-term care pattern researches in China, this paper finds that most researchers were centered on“Medical-Nursing” combined care mode, comparison of long-term care pattern and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f long-term care pattern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study of “Medical-Nursing” combined care mode has become one of the trends. Finally, the paper summaries main problems and makes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accordingly: unifying som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concepts, continue to deepen the study of long-term care pattern from the microscopic point of view.
disabled elderly, long-term care pattern, “Medical-Nursing” combined care mode
C913.6
A
1003-2800(2015)07-0419-04
2015-03-09
2009年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A类项目(厅级)(2009A159)
杨 福(1988-),男,江西上犹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养老保障与卫生政策研究。
余红剑(1974-),男,江西余干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养老保障与卫生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