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动脉夹层CT与MRI临床价值

2015-05-16曾凤龙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深圳518106

吉林医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斜位夹层主动脉

曾凤龙(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影像科,广东 深圳 518106)

主动脉夹层发病率不高,但一旦发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患者死亡率极高。该病是一种突发性疾病,能够快速诊断并及时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意义重大。本研究就是通过对分析MRI和CT对该病的诊断探讨适合用于诊断该病的一种诊断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5月~2014年7月主动脉夹层患者30例,所有患者都经过螺旋CT和MRI诊断。男24例,女6例,年龄45~76岁,平均(59.88±18.56)岁。

1.2 检查方法:MRI检查首先进行自旋回波轴位与左前斜位扫描。扫描参数设定为TE 7.5 ms、TR 114 ms、FOV 300~330 ms;左前斜位参数为TR/TE=50 ms/12 ms、层厚为5.5 mm、FOV 300~350 mm、层距3 mm;肘静脉注入钆喷酸葡胺作为增强扫描时的增强剂。CT检查采用螺旋CT机,扫描时间1 s,层厚10 mm,螺距1.0,电压120 kV,电流250~300 mA,矩阵512×512,平扫增强18例,直接扫描增强12例。同时在肘正中静脉3.0 ml/s注射75 ml欧乃派克,然后继续扫描28 s,然后胸、腹主动脉分别进行一次30~35 s的屏气,以1.0 mm间隔的标准重建[1]。

1.3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CT和MRI诊断主动脉夹层的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在病变范围及分型,真、假腔等指标方面,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内膜片,内膜破口,隔壁血栓显示,累及主动脉分支观察,主动脉夹层整体观察等指标的观察方面,MRI明显优于螺旋CT,而在主动脉钙化情况显示方面螺旋CT的观察结果较好。

表1 MRI与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影像特征分析

3 讨论

主动脉夹层病患者常表现为胸背部剧烈疼痛,患者异常痛苦,严重者可造成心衰、昏厥甚至死亡。CT检查对该病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可达100%,但其需要注射造影剂,且主动脉搏动会产生伪影干扰图像,影响诊断,而MRI有和CT接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使用的增强剂没有毒性。再结合本研究的结果,两种方法在不同的诊断指标上各具优势,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在临床诊断主动脉夹层时,结合患者实际病情,联合使用CT和MRI两种方法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 谭延禄,张红霞,张永杰,等.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147.

猜你喜欢

斜位夹层主动脉
复拇畸形术前拇指正位与斜位X线表现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
自发性冠状动脉螺旋夹层1例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中主动脉假腔插管的应用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心房扑动消融
胸部斜位数字X线摄影在胸部外伤中的应用价值修改
MRVE夹层梁随机振动的最优跳变参数控制
护理干预预防主动脉夹层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
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感染并发症救治一例
贲门癌的X线诊断
MSCTA与DSA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临床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