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30 例临床观察
2015-05-15陈姝姝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贵州贵阳550003
胡 佳,陈姝姝,刘 玲 (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贵州 贵阳 550003)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因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产生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患儿呼吸障碍,是导致患儿急性呼吸衰竭发生的重要原因,此类患儿的病死率高。有效地救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助于改善患儿预后。本文选择我院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观察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 年3 月~2013 年3 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共60 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所选患儿在生后6 h 内均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经临床检查提示为呼吸窘迫综合征。上述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平均胎龄为(35.1±0.9)周;体重平均为(1 959±164)g;呼吸困难出现平均时间为(1.9±0.8)h。对照组患者30 例,男17 例,女13 例,平均胎龄为(34.9±0.8)周;体重平均为(1 963±114)g;呼吸困难出现平均时间为(1.8±0.6)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保暖、液体供应、热量供给、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处理。两组患儿均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观察组患儿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剂量为200 mg/kg,经气管一次性给药,持续时间为1 ~3 min,给药6 h 内不进行吸痰。对照组不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呼吸频率、面色改变情况,经皮血氧饱和度改变情况,根据通气情况改变通气参数。观察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
1.3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观察组患儿治疗24 h 后,呼吸恢复平稳,三凹征消失,皮肤青紫症状消失,四肢变暖,面色红润,肌张力恢复到正常水平,胸片提示肺透亮度明显增加,疗效评定为显效;对照组患儿治疗24 h 后,呼吸急促有所改善,三凹征较治疗前有减轻,四肢开始变暖,肌张力有所改善,疗效评定为有效;患儿治疗24 h 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和治疗前比较,没有改善,甚至加重,疗效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患儿所得相关观察指标数据及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数据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14.0 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P <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疗效评定:观察组患儿中疗效评定为显效18 例,所占比例为60.0%;评定为有效10 例,所占比例为33.3%;评定为无效2 例,所占比例为6.7%。对照组患儿中疗效评定为显效12 例,所占比例为40.0%;评定为有效9 例,所占比例为30.0%;评定为无效9 例,所占比例为3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改变情况: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H 值、PaO2、PaC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情况
注:1 mm Hg=0.1333 kPa
组别 例数 治疗前pH 值治疗后 治疗前P a O 2(mm Hg)治疗后 治疗前P a CO2(mm Hg)治疗后对照组 30 7.220±0.023 7.332±0.036 42.1±5.3 78.1±6.3 60.4±7.4 50.6±4.4观察组 30 7.222±0.035 7.383±0.037 43.4±7.6 90.3±5.8 59.5±9.0 42.1±3.7
3 讨论
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降低肺泡壁和肺泡内的表面张力,有利于维持肺泡的稳定程度,一旦此物质缺乏,可导致肺泡表明张力升高而引起肺泡出现萎陷性改变,导致肺通气及肺换气功能减退,机体出现低氧血症及二氧化碳潴留[1-2]。本文所用外源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直接作用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肺泡表面,降低其肺泡表面张力,改善呼气末肺泡萎陷状态,对已经萎缩的肺泡具有复张作用,有利于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呼吸功能恢复[3-4]。本文中,观察组和对照组均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同时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儿呼吸窘迫相关症状,值得借鉴。
[1] 张世魁,杨蓉佳,张成飞.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在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J].临床肺科杂志,2013,7(2):1208.
[2] 钱 飞,羊二尚.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气道正压呼吸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J].临床肺科杂志,2013,7(1):1264.
[3] 张 俊,朱绪亮,郭 军,等.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36.
[4] 李文斌,夏世文,王 琳.注射用牛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中心调查[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14):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