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方法

2015-05-14张佩玲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广东广州510800

现代医药卫生 2015年2期
关键词:抗休克产前检查产科

张佩玲(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广东广州510800)

孕产妇急危重症是指自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对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有严重威胁的病症,其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到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1]。孕产妇及胎儿的死亡也侧面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及卫生医疗事业等[2]。为了研究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措施,选取本院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50例,对其进行临床抢救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9.1±1.9)岁;孕周 8~40 周,平均(23.8±5.3)周;孕周小于 12周 21例,12~27周 1例,28~36周 6例,>36周22例;初产妇 30例(60.00%),经产妇 20例(40.00%)。产次:1次 30例(60.00%),2次 18例(36.00%),2次以上2例(4.00%)。另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分娩的健康孕产妇 332例作为对照组,年龄 22~36岁,平均(29.2±1.8)岁;孕周 8~40 周,平均(23.9±5.3)周;初产妇 199 例(59.94%),经产妇 133例(40.06%)。产次:1次 199例(59.94%),2次 120例(36.14%),2次以上 13例(3.92%)。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及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诊断标准 自妊娠开始至产后42 d内,因各种并发症及致病因素造成的急危重症,急危重症的出现直接威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3]。

1.2.2 抢救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在5 min内快速出诊,以最快的速度到现场,可以保障急危重症孕产妇尽早获得检查及初步诊断,并获得专业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控制孕产妇的生命体征保持平稳,这样可以保证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到场医生需要快速拟定抢救方案,行院前急救。产科出血孕产妇需尽快给予止血、抗休克、抗感染对症治疗,少数行子宫切除术;前置胎盘孕产妇需给予加强宫缩、剖宫产;先兆子宫破裂孕产妇需给予吸氧、静脉滴注、抑制宫缩、尽快分娩;不全流产孕产妇需给予纠正休克、补充血容量、清除残余的宫内组织;胎盘早剥孕产妇需给予补充血容量、剖宫产;失血性休克孕产妇需给予清宫、抗休克、加强宫缩;妊娠期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中心力衰竭的患者给予扩张血管及强心利尿、栓塞患者给予肝素,部分患者给予强心药;妊娠期高血压孕产妇需给予终止妊娠、尽快剖宫产及引产;子痫孕产妇需给予吸氧、利尿、解痉降压、控制酸中毒;贫血孕产妇需给予扩充血容量待孕产妇情况稳定后,快速送入医院,由各科室进行治疗。抢救当天必须由产科最高职称的医生对急危重症孕产妇到现场进行抢救。产科出血需要及时给予止血,并进行抗休克及抗感染对症治疗,严重的需要行宫切除术;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加强宫缩;发现先兆子宫破裂,需静脉滴注抑制宫缩及吸氧,并尽快进行分娩;不全流产需要及时补充血容量,对休克进行修正,清除宫内的残余组织;胎盘早剥需行剖宫产,并扩充血容量;失血性休克需要清宫、抗休克及加强宫缩;妊娠期合并心脏病需要扩张血管及强心利尿;妊娠期高血压需要尽快终止妊娠,尽快行剖宫产;子痫需吸氧、利尿、解痉降压及控制酸中毒;贫血需扩充血容量。

1.2.3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症分布及抢救方法,产科出血主要因素,急危重症孕产妇与健康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及高危因素发生率。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症分布及抢救方法 急危重症孕产妇分娩期并发症中产科出血最高,其次为妊娠期高血压、先兆子宫破裂、前置胎盘、不全流产、失血性休克。妊娠期并发症包括心脏病(4.00%),贫血(4.00%),胎盘早剥(2.00%),子痫(2.00%)。不同病症的抢救方法并不相同,需对症进行抢救。见表1。

表1 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病症分布及抢救方法

2.2 急重症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主要因素 50例急重症孕产妇产科出血的主要因素中异位妊娠百分比高于宫缩乏力及胎盘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产科出血主要因素

2.3 两组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及高危因素发生率 观察组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低于对照组,而高危因素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孕产妇产前检查率及高危因素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急危重症孕产妇在全世界范围内高发,约15%的孕产妇可能发生原因不同的急危重症,而急危重症类型多样,且多数具有致命危险,严重威胁孕产妇以及胎儿健康[4-6]。引发妊娠期急危重症的因素很多,且十分复杂,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并发症、并发症等。本文对50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急危重症孕产妇中产科出血最高,占34.00%,其次是妊娠期高血压(28.00%),先兆子宫破裂(10.00%),不全流产(6.00%),失血性休克(4.00%),妊娠期合并心脏病(4.00%),贫血(4.00%),胎盘早剥(2.00%),子痫(2.00%)。说明产科出血带来的威胁最大[7],应成为产科工作的重心。而且每种不同的危险因素需要对症进行抢救,才能得到更好的抢救效果[8]。产科出血时,因为患者出血不止,所以要立即给予止血,同时为避免发生感染,要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要进行抗休克治疗[9],根据患者自身的不同情况,行子宫切除术。前置胎盘因为宫缩有些乏力,所以需要加强宫缩,同时在有需要时进行剖宫产[10];先兆子宫破裂,因为患者缺氧,子宫有异常,有破裂的先兆,所以应给予吸氧、静脉滴注,同时要抑制宫缩,尽快进行分娩;不全流产纠正休克、扩充血容量、清除残余的宫内组织;胎盘早剥扩充血容量、剖宫产;失血性休克清宫、抗休克、加强宫缩;妊娠期高血压终止妊娠、尽快剖宫产及引产;子痫则利尿、吸氧、解痉降压及控制酸中毒;贫血则扩充血容量。待孕产妇情况稳定后,快速送入医院,由各科室进行治疗。而造成产科出血的因素很多,主要为异位妊娠,妊娠早期发生的异位妊娠不仅可引起出血,还可能影响妇女再次妊娠,危险性较大,需要极度重视。

产科急危重症均强调早期的诊断以及治疗,积极的针对性抢救对孕产妇以及胎儿均有利,各产科急危重症抢救方法有所不同,同时,积极的产前检查[8],高危产妇筛选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急危重症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较低,说明孕产妇自身对妊娠期保健的认知与急危重症发生有着极大关系,进行早期的产前检查,可及早发现高危患者,更早进行针对性治疗,保障孕产妇安全。因此妊娠期保健知识的宣传有利于产科急危重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急危重症产妇的抢救为产科工作的重中之重,应尤其重视产科出血,并加大宣传力度,提倡产前检查,以预防急危重症发生。而抢救中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及良好素养的人员对患者进行早期抢救,提高成功率。

[1]李玲,祁洪霞.急危重症孕产妇80例临床抢救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23):7873-7874.

[2]周爱梅,史春.急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组实施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4079-4080.

[3]刘旭梅.妇产科急危重症病人的院前急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2011,24(5):1885-1886.

[4]谭景,杨敏,林瑞贞,等.急危重症孕产妇临床抢救的治疗及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2):49-50.

[5]徐萌艳,郭智东.急危重症孕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A):55-56.

[6]谭纯兰.56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临床抢救与分析[J].大家健康,2013,7(10):34.

[7]黎建梅,林丽珊,庄炯宇,等.风险管理在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前安全转运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3):1661-1662.

[8]孙淑荣,董玲,张富霞,等.天津市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方案浅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9):2889-2890.

[9]李晓婕,付明.急危重症孕产妇在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延长的相关因素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3):171-172.

[10]张静,宋燕波.24例急危重症孕产妇的监测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1):61-62.

猜你喜欢

抗休克产前检查产科
分析产前检查免疫检验项目应用的临床意义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北京市通州区产前检查依从性研究
抗休克服在院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
产前检查“高危”孕妇别忽视
用人单位能否限定女职工产前检查次数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参附注射液治疗休克41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