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2015-05-13马占梅王青歌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评价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马占梅 王青歌

摘 要: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企业需求的重要保障,也是专业与企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的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通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改革而使学生在校期间便感受企业文化与感知岗位责任,以期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应期,加快上手速度,增进专业教学成效,形成校企合作的良性循环。“分层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使化学工艺专业教学改革和专业内涵建设都迈上了新的台阶,各项改革成效显著,并对学生成长形成了明显的驱动力。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也大幅度提高了学校办学的规范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学模式 评价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1(c)-0193-02

1 新模式的发展背景

1.1 原“2+1”模式和“订单”模式

过去,我校采取了其他许多中职学校都在施行的“2+1”人才培养模式和中短期“订单”培养模式,所谓“2+1”,即指前2年在校内进行理论和实训教学,第3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中短期“订单”培养,则是根据企业建设进度和需求来决定学生在校具体的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经调研发现,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还存在3~6个月不等的适应期,有很多学生由于无法适应而造成了实习期的人员批量流失,这给企业和学校都造成了许多不利影响。究其原因,学校教育与地方经济并没有真正融合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因素,其次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缺少弹性、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岗位对接不够以及企业文化在日常教学活动的渗透力度不够等等因素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

1.2 区域经济发展

2010年国务院关于《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标志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试验区建设由先期探索阶段转入全面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海西地区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形成了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综合利用、高原特色生物、新材料产业“七大”特色产业体系,并提出了建设试验区钾肥、油气、新材料等十大特色产品基地的长远目标。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截至目前,海西已初步形成“油气—盐化工”“煤—焦—盐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天然气—盐化工”“铁矿—焦炭—钢铁”“锌精矿—硫精矿—硫酸—硼酸—硼镁肥”“硫酸—铁精矿—水泥及硫酸—电力—水泥”等多行业综合的循环产业链,相继建成投产硫酸钾镁肥、纯碱、碳酸锂、硼酸、煤焦化、甲醇、铅锌尾矿综合利用等4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基本形成了以盐湖资源开发为核心,融合油气化工、有色金属等产业为主导的“七大”循环型产业体系。经济的发展使得地区化工行业急需一大批有专业技能并受过专业培训、拥有技能等级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有高度责任心的技能型人才。企业盼望与学校进行“校门对厂门”的合作,学校则渴望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企业急需人才,根据不同岗位,采用灵活多样且富有弹性的教学形式,实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无缝对接。

1.3 适应市场,校企合作,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我校“立足海西,服务海西”的办学理念,我们对海西地区化工企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对一线操作员工的需求与学生的就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所以职业学校必须真正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合理、及时、适度地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大力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并逐步完善教学硬件和软件建设。经过与企业的共同协调和研究,结合以往订单培养的合作基础,我专业在原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上建构了“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在日常教学和后期轮岗时期就对企业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并随着企业文化与校园的对接,在学校学习期间便对企业生产、制度、岗位要求等等因素进行了解和熟悉。

2 “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

“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将化工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划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如表1所示。

第1、2学期为第一层次的工学交替,主要在校内完成。包括认知实习、基本技能实训、生产性实训。

第3、4学期为第二层次的工学交替,从“校企联盟”中确定具备化工技术实习条件的企业作为工学交替的合作伙伴,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教师。学生按照专业岗位(群)到企业实习,定期进行一次岗位轮换,培养专项技能。实习期间按照岗位分类,由专业教师负责学生工学交替教学的管理与组织工作。

第5、6学期为第三层次的工学交替,到企业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由专业教师负责学生的实习管理与组织工作。

3 “分層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3.1 “模块化”教学课程体系改革

基于“分层递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建设与发展的核心,化学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是一个彼此依存但又可以相对独立的体系。依据企业要求,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引导下,我们将专业课程划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类,具体安排为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两大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的课程设置依据教职成厅[2012]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制订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意见》:“公共基础课程学时一般占总学时的1/3,累计总学时约为1学年。允许不同专业根据行业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调整,上下浮动,但必须保证学生修完公共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和学时”的规定而定。经过企业与兄弟院校调研,我们发现公共文化课在学生职业生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是学生后续提升深造的保障更是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的重要保障,文化基础课“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不可忽视,调整力度不可过大。专业技能模块分为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依据学生可以选择的技能工种而设定了两个专业方向,通过学习他们可以选择考取总控工或工艺试验工的技能证书,此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双证获得率并扩大了就业面,更加容易促成学生对企业生产及企业文化的接受。专业选修课模块的设立是为了让学生在校期间能更多的接触无机化工之外的化工生产类型,以便适应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能源循环利用的建设思路和发展方向。

3.2 “教学做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做”一体化与行动导向法是现在很多中职学校普遍采取的教学模式,一般都采取单独执行的方式来进行。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相对较少,并且在校学习期间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企业文化与制度的渗透式教育,如何才能做到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兼顾企业需求,是我们一直探索的一個问题。根据对企业岗位及毕业生的调研,我们发现,达成这一目的办法只有一个,那便是高效地利用好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每一堂课的教学时间,这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初衷。我专业依据“分层递进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和学校实际教学以及校内实训条件的综合分析对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一体化与导向法进行了有机结合、扬长避短,在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将教学内容组织成一个个项目,再用任务将项目分解,让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带着任务进行,并且要求他们在每一堂都有“产品”输入,并有相对严格的技术要求,再配合上科学多元的评价模式,使他们每一堂课都充满挑战,充满好奇,继而充满动力。并在一个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逐步适应企业生产岗位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3.3 核心课程建设与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根据企业调研结果和对海西地区化工行业的分析,使我们看到,原有课程当中有一些内容无法完全满足海西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依据学校现有实训设备及今后设备购置规划,我专业重点建设了《无机物工艺》《化工单元过程及操作》《化工常用管路及设备》三门核心课程,从课程平台、资源库建设到课程标准开发及校本教材的出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教材对原有授课内容进行了重新编排和增减,统一用项目化教学法。增加了海西地区化工产业必须的部分。资源库则主要是通过教学评价平台建设、题库、多媒体资源包括教学资源的动画制作、3D技术应用、三分屏课件的录制等手段,实现课程的网络教学,提升教学内涵建设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提高了他们的自学效果。

3.4 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

教学模式评价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教学质量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以往的评价模式存在诸多弊病,如: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客观、不能兼顾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等等,所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关注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引导学生以适应自身的学习方式来学习,以期形成思考和解决问题实际能力。我校在企业调研、兄弟院校调研和课程实践的基础之上,结合该校实际,逐步在专业内部推行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并建立网络课程评价平台。通过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力求达到质量评价体系的客观公正性和科学实用性。

参考文献

[1] 范跃进.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6(9):24-26.

[2] 徐素鹏.化工单元仿真在化工单元操作技a术课程中的应用及作用[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2011(10):87-90.

[3] 邓言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9):47-48.

猜你喜欢

评价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研究
浅谈技工院校果蔬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改革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翻转课堂中的外语教学评价研究
如何让学生从“考试者”走向“创造者”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