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观剧记(中)
2015-05-11匡国清
匡国清
6月23日 星期一
晚上19:30至22:15,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观看普契尼的三幕歌剧《托斯卡》,由在欧美歌剧界享有盛誉的国家歌剧院现任指挥菲利普·奥古英(Philippe Auguin)执棒,第二幕结束后中场休息。在歌剧院东侧喷泉广场上,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现场转播的演出实况。
当晚,节目单上导演一栏依旧是当年的玛格丽特·瓦尔曼(MargaretheWallmann),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设计师也是当年的尼古拉-贝诺伊斯(NicolaBenois)。大幕打开,每一幕场景,如圣安德烈教堂、斯卡尔皮亚的寓所和圣天使城堡的露台等,包括所有演员的服装和道具,都是当年地道的传统制作。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直到今天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每个演出季上演的《托斯卡》依然保留了这一制作。
剧中,歌唱演员托斯卡由荷兰女高音芭芭拉·哈夫曼(Barbara Haveman)出演。自从1995年在德国奥尔登堡出演法雅两幕歌剧《人生朝露》中吉普赛姑娘萨露德以来,哈夫曼的足迹遍及欧洲各大歌剧院。哈夫曼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饰演的角色是《莎乐美》中的王后希罗底,此后,还饰演了《玛侬·莱斯科》中的剧名主角、《假面舞会》中的雷纳托之妻阿梅丽亚和《西蒙·波卡涅拉》中的格里马蒂伯爵女儿阿梅丽亚等戏剧抒情女高音角色。在第二幕中,当托斯卡得知自己心爱的卡瓦拉多西在遭受酷刑后即将送往死亡的刑场时,万分恐惧,精疲力竭地倒在沙发上,唱出了感人肺腑的咏叹调“为艺术,为爱情”,充分地展示出哈夫曼唱做俱佳的不凡演艺。
画家卡瓦拉多西由意大利男高音马切洛-焦尔达尼(Marcello Giordani)出演。1992年,焦尔达尼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首次登台的角色是《玫瑰骑士》中的意大利歌唱家,此后,还饰演了《波希米亚人》中的诗人鲁道夫、《爱之甘醇》中的年轻农民奈莫利诺、《清教徒》中的贵族骑士阿图罗和《茶花女》中的富家子弟阿尔弗莱德等角色。焦尔达尼身材魁梧,声音型号较大,充满力量和激情。第三幕幕启。在罗马圣天使城堡的露台上。教堂响起晨祷的钟声,远处传来牧童叹息的歌声,已经露出鱼肚白的天空上繁星闪烁,卡瓦拉多西回忆起与托斯卡的爱情,百感交集,深情地唱出了那首著名的咏叹调“星光灿烂”,赢得了现场观众长时间的喝彩和掌声。可以说,马切洛·焦尔达尼是当今世界舞台上威尔第、普契尼和19世纪真实主义歌剧中戏剧抒情男高音角色的一位不可多得的重量级演员。
当晚演员阵容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出演警察局长的美国男中音托马斯-汉普森(Thomas Hanpson),不仅因为这是汉普森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首次登台,更因为这是汉普森罕见地在剧中饰演第一号反派人物,为此,演出前就在当地众多的汉普森迷中引起不小的争议。普契尼曾在写给本剧脚本作家贾科萨的一封信中说:“《托斯卡》绝不是抒情的,而是充满热情、苦恼和忧愤的。这里不仅有善良的爱。也有像斯卡尔皮亚和斯波莱塔那样的恶棍。”汉普森的男中音以抒情见长,嗓音温馨而醇美,虽然当晚汉普森的表演成功地突破了自己原有的角色类型,不乏诸多可喜的精彩看点,但与充满张力的戏剧男中音的恶棍角色相比显然还有些许距离。
6月24日 星期二
晚上19:00至20:30,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观看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三幕歌剧《狡猾的小狐狸》,由国家歌剧院音乐总指导弗朗茨·韦尔泽-默斯特执棒,令人企盼的25年后又重回国家歌剧院的大导演奥托·申克(Otto Schenk)执导,其舞美拍档阿姆拉·布赫宾德(AmraBuchbinder)担任舞台布景、服装和道具设计,幕间无中场休息。从18:30开始,由奥利弗·兰(Oliver Lang)在古斯塔夫·马勒厅举办本剧的欣赏讲座。
1956年12月14日,《狡猾的小狐狸》捷足先登地在维也纳人民歌剧院进行了奥地利首演,半个多世纪后,2007年10月2日,《狡猾的小狐狸》在维也纳室内歌剧院也成功地进行了首演。虽然已经上演了《卡塔·卡巴诺娃》和《死屋手记》两部雅纳切克歌剧,但不知何故,直到2014年6月18日,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才姗姗来迟地迎来了《狡猾的小狐狸》的首演。当晚,我们观看的是首轮演出,演出版本与奥地利首演的最大区别是采用捷克语原版,而不是使用当时由马克斯·布罗德(Max Brod)翻译的德语版。理由正如导演申克所说,雅纳切克是依据捷克语的口语音调来谱写这部歌剧音乐的,如果将其翻译,作品的自然韵律就会被破坏。演员在剧中演唱的是具有现代歌剧特点的咏叙调,通过前排座椅后背的小屏幕,每一位观众可以清楚地观看英语或德语字幕。
对于本剧的舞台制作,阿姆拉-布赫宾德原来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一种是把整个舞台布景减少到最小化,留下空间让观众展开想象,另一种则是设计一种百看不厌的奇异布景,导演申克赞同第二种方法。因此,布赫宾德在舞台上向观众展示了一个既可随剧情需要而变化、又便于演员站立、行走和移动的森林布景。整部三幕演出,除了在台口左侧简短地插入街灯、桌椅等表现猎场看守人家中的场景外,森林布景几乎一景到底。当一缕阳光透过迷人的森林照射在草地上,一群胖刺猬、苍蝇、蚂蚱、蟋蟀、公鸡、狗、獾、蚊子、青蛙——当然还有小狐狸等拟人化的动物和昆虫纷纷登场,犹如迪斯尼中的米老鼠,有两条腿,会说话、表演。舞台上呈现出一派神奇的景象。现场的观众无不为之叫绝。
当晚演出,最惹人喜爱的自然是由以色列女高音琴·赖斯(Chen Reiss)饰演的尖耳朵小狐狸。赖斯身材修长、俏丽,嗓音纯真可爱,充满青春气息,类似《魔笛》中的帕米娜,但声音线条似乎细小了些,也许是为了更贴近童话故事中角色的需要。最出彩的一场戏是,尖耳朵小狐狸邂逅了一只雄狐狸(由女高音海乌娜·科饰演)。并相爱成婚,举办婚礼的那一天,整个森林为其庆祝狂欢,这是作者鲁道夫-特斯诺赫里德克小说《狐狸》中的故事结局。但雅纳切克对此结局作了些许改动,让小狐狸在第三幕中被杀。杀死小狐狸的并不是猎场看守人(由加拿大男中音杰拉尔德-芬利饰演),虽然看守人曾经瞄准小狐狸开枪,但并未使其致命,而且事后又设置了企图诱其入网的捕兽器。小狐狸最终是在偷吃饲养场的鸡时,被一位偷猎者(由男中音沃尔夫冈一班科饰演)击毙的,那一刻,现场每一个人的心情是无比沉重的。随后,舞台上的表演又从头开始:猎场看守人躺在草地上休息,梦见一只小狐狸,想捉住它,结果只抓住了一只青蛙。endprint
在整部作品中,雅纳切克讲了一个关于自然、人和动物,爱、生和死永远循环不止的故事。世间万物无一不是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该剧不仅仅适合儿童观赏,更是一部适合于所有年龄观众欣赏的意义深远的童话歌剧。
6月25日 星期三
下午1了:D。至晚上22:00,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观看《指环》四联剧第三部第二日剧《齐格弗里德》,由国家歌剧院音乐总指导弗朗茨·魏瑟-默斯特执棒,德国戏剧导演斯文-埃里克·贝希托尔夫执导,德国舞美设计师罗尔夫·格利腾贝格(Rolf Glittenberg)担任舞台设计。
自从《齐格弗里德》于1878年11月9日在维也纳宫廷歌剧院首演以来,2008年4月27日首演的这一版本已经是维也纳国家歌剧院的第六次制作。与本版整个制作的其他场景相同,本剧仍是简约写意的现代制作。如第一幕,舞台上并不是如剧本所描述的是“朝着森林敞开”的“一岩洞”,洞内也不是简陋的铁匠铺,而是整齐地摆放在12个操作台上的粉碎机、坩埚、熔炉、鼓风机、铁砧、台虎钳、冷却池,以及铁锤、钢锉、火钳等工具,完全是一个现代的金属加工车间。如第二幕,在舞台左侧支起一个可以露宿的帐篷,天幕和侧幕上悬挂着各种森林动物标本,以表示“密林深处一岩洞”。第三幕更为简单,除了台阶以及天幕上变换的投影外,舞台上几乎是一片空地,以表示“一岩石山脚下的荒野”。其实,在中国传统戏曲中类似此种简约写意的舞台制作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如舞台上的一桌二椅可以表示屋内的所有陈设。手中挥舞的一杆马鞭表示策马奔腾,摇动一支橹桨表示水中行船等。
当晚,除了乔装改扮的沃坦——漂泊的旅行者仍由波兰男中音托马斯·科尼岑替换尤哈·乌西塔罗出演,以及智慧女神埃达由德国女中音雅尼娜·贝希勒(Janina Baechle)替换安娜·拉森(Anna Larsson)出演外,其他饰演齐格弗里德的美国瓦格纳男高音斯蒂芬·古尔德(Stephen Gould)、饰演布伦希尔德的瑞典瓦格纳女高音尼娜-斯特默、饰演阿尔伯里希的德国男中音约亨·施梅肯贝歇尔和饰演米梅的奥地利男高音赫维希-佩科拉罗(Herwig Peeoraro)等都是2008年本版首演时的原班人马。
当晚演出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有两场戏。一场是第一幕第三场,在米梅几经失败后,齐格弗里德亲自上阵打造诺通剑的全过程——粉碎断剑、坩埚熔炼、模具浇铸,铁锤锻打、水池冷却等,甚至连淬火热处理过程都不曾遗漏,齐格弗里德俨然成了一个金属加工匠。随后,齐格弗里德把剑上的铆钉敲平,将剑握在手中,豪迈地唱出:“诺顿剑!诺顿剑!令人羡慕的武器!我重新将你的生命唤起。你曾死了一般破碎支离,如今你光芒四射,坚韧锋利。”正是这把全新的诺通剑,齐格弗里德毫无恐惧地用它刺中了由法夫纳化身的巨龙心脏,斩获了指环和隐身盔。巨龙的鲜血使齐格弗里德听懂了森林鸟(不露面的角色,由女高音伊里德·马丁内斯饰演)的话语,决心奔赴火海中的岩石山顶解救自己的心上人。
另一场是第三幕第三场,齐格弗里德在森林鸟的指引下,击碎了由沃坦乔装改扮的旅行者的长矛,排除了阻挠。穿过火海,终于来到山顶上“枝条远伸的冷杉下”的岩石,用深情的吻将沉睡中的布伦希尔德唤醒。尼娜·斯特默以其金属般光泽的嗓音满怀激情地唱出了对生命和爱情的礼赞:“齐格弗里德,你英勇无比,你唤醒了生命,你唤醒了胜利,我永远爱你!”斯蒂芬·古尔德以其雄浑、浓烈的嗓音和难以遏制的火一般的热情唱出了对布伦希尔德的爱慕之情:“你这可爱的人已欢笑着醒来。布伦希尔德活着,布伦希尔德在欢歌笑语!”热烈欢快的“爱情二重唱”——“欢乐地爱,欢笑着赴死”——将全剧推到了高潮。
这是一场当今世界舞台上最精彩的一流演出。演出结束,全场起立,长时间地鼓掌和喝彩。除了隆重的集体谢幕外,古尔德和斯特默还特意一起以及单独出场谢幕。
6月26日 星期四
晚上19:00。至21:00,在人民歌剧院观看维也纳国家芭蕾舞团的两幕芭蕾舞剧《轮舞》。舞剧的主创人员几乎全来自英国,由芭蕾舞编导家阿什利·佩奇(Ashley Page)担任编舞,皇家戏剧设计师安东尼·麦克唐纳(AntonyMcDonald)担任布景和服装设计,德国指挥家格里特·普里斯尼茨(GerritPriessnitz)执棒,维也纳人民歌剧院管弦乐队伴奏。
芭蕾舞剧《轮舞》是根据奥地利作家阿图尔·施尼茨勒(Arthur Schnitzler)的同名戏剧改编的,由安东尼·麦克唐纳和阿什利·佩奇编写脚本提纲。自发表一百多年来,原作曾不断被改编成电影和话剧在世界各地上演,2008年和2009年,融合中国本土化元素的话剧《谁爱谁,爱谁谁》也在北京和上海被相继搬上舞台。施尼茨勒是第一个把意识流手法引入到德语文学中的奥地利作家,其作品的情节大多植根于19、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作品中的人物也是当时典型的维也纳形象:官员和医生,艺术家和记者,演员和生活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等。
施尼茨勒的老朋友、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曾在给施尼茨勒的信中说:“当我在欣赏您的佳作时,同样的句式、兴趣爱好以及表现形式都与我的想法极为类似。”芭蕾舞剧《轮舞》包括第一幕序幕共17个场景,其中有3个场景设在弗洛伊德诊所,即第一幕第二场“弗洛伊德诊所——施尼茨勒与弗洛伊德讨论噩梦”,第九场“弗洛伊德诊所——奥斯卡收到一个特殊的包裹/古斯塔夫(马勒)之死”,和第二幕第五场“弗洛伊德诊所——埃贡之死”,舞剧与弗洛伊德的密切联系由此可见一斑。
芭蕾舞剧《轮舞》借用了原作中的“轮舞”结构,既有A爱上B,B爱上C,C爱上D,D又爱上A的循环关系,又在A与C之间,B与D之间进行情感和人物关系的交织。如在第一幕中,第四场是古斯塔夫(马勒)和阿尔玛,第五场是阿尔玛和奥斯卡,第六场是奥斯卡和米茨,第八场是米茨和彼得,第九场则变成了奥斯卡和古斯塔夫(马勒),演绎了一出“旋转木马”式的“轮舞”。其实不仅仅是爱情,在人们的生活中“轮舞”也是无处不在。
自1951年8月1日《轮舞》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舞蹈节上第一次被改编成芭蕾舞剧上演以来,至今已经历了柏林、维也纳和多伦多五个版本的演出。其中,维也纳有两个,一个是1963年6月9日由维也纳小芭蕾舞团首演的版本,另一个是1988年6月12日由维也纳人民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的版本。当晚演出是本演出季新制作的第6场次。
舞剧音乐并不是原创。大部分是由马勒、科恩戈尔德、贝尔格、策姆林斯基和勋伯格的作品组成,如马勒的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贝尔格的《璐璐》组曲和《三首管弦乐曲》、科恩戈尔德的《婴儿小夜曲》、策姆林斯基的《舞诗》和小交响曲以及勋伯格的《五首管弦乐曲》等,曲作者正是19、20世纪之交才华横溢的奥地利本土作曲家,听来颇有“珠联璧合”之感。此外,还采用了法国作曲家拉威尔为管弦乐队写的舞诗——《圆舞曲》。整个舞剧音乐由阿什利·佩奇、安东尼·麦克唐纳和斯洛伐克作曲家贝拉·菲舍尔(Bela Fischer)共同选取,由贝拉·菲舍尔串联完成。
舞台上展现的既不是精致、优雅的古典芭蕾,也不是抽象、纯粹的交响芭蕾,而是融合了戏剧和现代舞全新风格的现代芭蕾。第一幕第六场在当晚演出中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在贝尔塔·楚克坎德尔家社交聚会上的奥斯卡和米茨跳起双人舞。两位青年芭蕾舞艺术家,饰演画家奥斯卡的基里尔·库尔莱夫(Kirill Kourlaev)和饰演模特“甜妞”米茨的阿莉塞·菲恩策(Alice Firenze),以精湛、高超、娴熟、流畅的舞姿,将剧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情感表现得既细致入微,又激情奔放,使现场观众在欣赏之余赞叹不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