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歌剧巡礼
2015-05-11欧南
欧南
【歌剧内容】彼得·格莱姆斯是一个性格孤僻的渔民,他的徒弟和他一起出海捕鱼不幸死亡,但村民们却并不相信他,只有中年寡妇艾伦对他表示了关心。彼得·格莱姆斯又收了一个徒弟,一天,暴风雨降临,他不顾暴风雨坚持带徒弟出海。在黑暗中,徒弟不幸失足掉下悬崖而死。村民认为一定是彼得·格莱姆斯杀害了他。三天后,精疲力竭的彼得·格莱姆斯从海上回来,这时村民们围了上来,彼得·格莱姆斯唯一的好友巴尔斯特罗德船长建议他再一次出海,连人和船一起沉没。彼得·格莱姆斯照办,全村又恢复了平静。
自从普塞尔以后,英国在200年间没有出现过一个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作曲家,而到了20世纪以后,这个老牌的帝国却出现了很多具有世界影响的作曲家,其中像艾尔加、沃尔特、沃恩·威廉斯、霍斯特、布里顿、蒂比特等都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曲家。特别是布里顿,更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的作曲家,而20世纪英国的歌剧主要的也是集中在布里顿那里,他的歌剧《彼得·格莱姆斯》被认为是自普塞尔之后,英国歌剧的复兴。布里顿的歌剧作品不但在英国,而且在世界各地都有重要的影响。这部歌剧完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所以一般被认为是战后最重要的一部歌剧。
英国作曲家布里顿
本杰明·布里顿(1913~1976)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很多人对他的了解大多是因为他的管弦乐作品《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而这部作品正是采用了普塞尔为戏剧《摩尔人的复仇》所作的配乐中一段活泼轻快的舞曲,并以此主题作了一系列变奏,向年轻听众一件一件地介绍了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布里顿还有一部广为人知的作品就是《战争安魂曲》,这部作品在首演后即产生巨大影响,是20世纪最重要的合唱作品之一。
布里顿1913年生于英国的海边小镇洛斯托夫特。他的母亲是一位业余女高音歌手,经常在家里举办音乐聚会,无形中培养了布里顿对音乐的兴趣。布里顿无疑也是个天才,他5岁就开始作曲,6岁时,为一部《皇室的悲哀》的表演小剧创作了配乐,这应该是布里顿最早的音乐作品了。在1930年进入皇家音乐学院前,布里顿就已经随作曲家弗兰克-布里奇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但音乐学院的学习并没有让布里顿感到快乐,他甚至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情绪。由于学院式条条框框的限制,生性自由的布里顿为此感到沮丧和绝望,尽管如此,布里顿在校期间曾二度获得欧内斯特·法勒作曲奖,可见他的才华。然而,让人有些啼笑皆非的是,求学期间的布里顿在校外受到的影响远胜于学院里刻板的教育。他为戴留斯的管弦乐《春日初闻杜鹃啼》而激动,为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感到莫名的兴奋。其实这正是那个时代的特征,传统已经开始趋于没落,新的艺术形式开始成为知识界的主流,而勋伯格正是引领这一时代风尚的领军人物。
然而,现实都是让人失望的,保守的势力决定了校方的眼力和立场。布里顿在音乐学院的最后一年,曾经获得过一笔赴国外留学的奖学金,他打算去维也纳随勋伯格的弟子贝尔格学习,但竟然遭到校方的拒绝,而等布里顿终于有机会去维也纳时,贝尔格已经去世。这虽然让布里顿遗憾之极,也是冥冥中的天意。正如我们知道,魏尔曾经也打算和勋伯格学习未果,但成就了魏尔的音乐风格,布里顿没有见到贝尔格,也成就了布里顿的音乐风格。如果两人的心愿都了了,说不定20世纪又会多两个无调性作曲家,而不是我们现在听到的魏尔、布里顿。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天才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路,这既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也是天才的属性。
布里顿最早的作曲生涯是为电影、纪录片、广播而写的,这为他以后的舞台剧写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工作的原因,布里顿结识了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奥登(斯特拉文斯基《浪子的历程》就出自他手)。博学激进,具有左派倾向的奥登,不但对布里顿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更由于他周围有着一批激进的先锋艺术家,他们对布里顿思想的影响都是至为重要的,布里顿为此创作过戏剧配乐《阿伽门农》、《攀登F.6》、《在边界上》,剧本大多出自奥登,依修伍德等先锋诗人,作家之手。
布里顿的作品种类繁多,驳杂多样,他不是像有些作曲家,如肖邦。瓦格纳,马勒那样,相对只在一个领域里创作,而布里顿既有电影音乐、戏剧配乐、交响曲、钢琴曲、管弦乐、歌曲、歌剧,流行歌曲、宗教音乐、合唱……总之,只要社会需要什么,他就写什么。显然,从布里顿多样化的创作中,也能感觉到20世纪环境的变化对作曲家创作的影响,尤其是商业因素的介入。但除了这些多样化的作品,布里顿主要的领域还是歌剧。如《彼得·格莱姆斯》、《卢克莱修受辱记》、《仲夏夜之梦》、《旋螺丝》、《比利·巴德》、《诺亚的洪水》等。严格来说,布里顿的歌剧称为舞台剧或许更为合适,它们的舞台形式比较自由.既有传统的影子,又有现代风格。布里顿于1976年63岁时去世,是20世纪当之无愧的最重要的英国作曲家。
20世纪的音乐和19世纪不同,这是一个流派纷呈,各立山头,群雄并举的时代。有勋伯格的表现主义、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梅西安的序列主义等等。他们可以说是各据一方,既相互影响,又相对独立。但布里顿的音乐却不属于任何一个流派,也不局限于某种风格,布里顿的作曲手法是现代的,但精神上却是传统的。他不像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那样有着强烈的创作个性,作品中除了运用过十二音等少数现代技法手法之外,布里顿对序列主义、偶然音乐等先锋音乐并不感兴趣。其实。布里顿音乐中的灵魂仍然是抒情性的,这是他本能的拒绝古怪的先锋主义音乐的缘故。布里顿是个有头脑、不激进的作曲家,这种类型的艺术家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不像有些人云亦云,不知所云的艺术家把打破传统,打破常规看作是自己毕生追求,可是他们永远也追求不到。
《彼得·格莱姆斯》展现人性孤独
三幕歌剧《彼得·格莱姆斯》是布里顿最著名的歌剧,它完成于1945年2月,于1945年6月7日于伦敦的萨德勒泉剧院首演,并由布里顿的好友男高音皮尔斯参加演出。此时为欧洲二战结束(5月8日)后的一个月零一天。所以,该剧被认为是二战后最重要的歌剧,也是英国现代音乐史上的一件大事,被认为是自艾尔加《谜语变奏曲》首演之后,又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但该剧和战争并无任何关系。这部歌剧是受美国指挥家库谢维茨基基金委员会的委托而作,他描写了性格孤僻、倔强的渔民彼得·格莱姆斯的性格悲剧。英国评论家唐纳德米切尔在分析彼得-格莱姆斯这个人物时曾经说过:“这部歌剧可以作为对人的孤独的研究,它说明了两个对立的方面——个人和社会,由于互相不理解而导致的悲剧。”endprint
这部歌剧的构思来源于布里顿的美国之行。1939年,布里顿和他的同性恋恋人,歌唱家皮尔斯一起来到美国,但在美国,布里顿时常被浓郁的乡愁所折磨,1941年,布里顿偶然读到一篇介绍18世纪英国诗人克雷布的文章,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在回到英国后,他让皮尔斯帮他寻找克雷布的诗集。克雷布的一篇叙事长诗《自治村》,激起了布里顿强烈的兴趣,打算为这首叙事诗谱曲,他们请来了剧作家蒙塔古-斯莱特来编写剧本。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他们将18世纪的故事转移到了1830年。并将原作中诗歌化的语言改编成浅显易懂、平凡朴实的生活语言。另外还有一个重大的改变,在克雷布的原诗《自治村》中,彼得·格莱姆斯是个恶棍,道德败坏的人,他利用自己的权力从孤儿院买来孩子,为自己牟利。但在歌剧中,彼得-格莱姆斯完全变成了另一种人,他是一个和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倔强不合群,我行我素的孤僻的人,一个虽然有些不讲情面,但仍然是令人同情的受害者。显然,布里顿试图通过这个人物,来思考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部歌剧的内容发生在海边小镇,由于布里顿生在海边,故此,在歌剧的风格上能准确把握它的基调,这是作曲家得天独厚的地方。布里顿曾经说过:“我生涯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与大海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洛斯托夫特我双亲所住的房子正好面向大海,我的幼年时代就在这里度过。我经常可以看到渔船被暴风雨吹袭到岸边,海水肆无忌惮地拍打峭壁这样的场景。我在《彼得-格莱姆斯》所欲表现的,乃是靠海为生并于大海奋斗的人们的事实。”这也许是布里顿从克雷布诗中挑选出这首《自治村》的契机,因为熟悉,有生活经历,写起来更能得心应手。
关于这部歌剧,有分析家认为,斯莱特扩大和改变了《自治村》的主题,强调了彼得·格莱姆斯在群众的愤怒面前无依无靠,虽然他是无罪的,但他却注定要大祸临头。这样,尽管彼得·格莱姆斯残酷成性,脾气暴躁,但他却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其实歌剧所反映出来的是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由于彼得·格莱姆斯因性格原因,本来就不受人待见,这有点像三国中的狂生祢衡一样,由于狂傲不羁,曹操必杀之而后快,但又恐杀名士寒了天下士人的心,所以把他遣送给江东刘表,试图借刘表之手杀他。但刘表也不傻,看出了此种端倪,又将祢衡送给江夏太守黄祖,最终祢衡被其所杀。彼得·格莱姆斯也是一样,全村人视他为不可理喻的怪人,没人原意亲近他。在正常的生活中,倒也相安无事,只要没有矛盾冲突,各管各的,而一旦有事情发生时,平时淤积的怨气就会一股脑儿地泼向他。这是彼得·格莱姆斯悲剧的真正根源,虽然他并没有杀死自己的徒弟,但却难以消除村民心中的芥蒂,当彼得·格莱姆斯又一个徒弟不幸失足掉下悬崖而死后,村民认为一定是彼得·格莱姆斯杀害了他。这是性格因素导致的悲剧。从另一个角度看,彼得格莱姆斯的悲剧其实也是性格的悲剧。一个人一旦被社会所误解,要消除这种误解何其容易。这又有些像被视为“三害”的周处。
这部歌剧可以说是刻画人物内心孤独的杰作。在这点上,这部歌剧可以媲美巴托克的《蓝胡子公爵的城堡》,它们都是描写人的孤独,内心不被理解,只能在被误解、被压抑的环境下,吞咽人生的寂寞。苏联音乐学家马尔蒂诺夫曾经认为:“巴托克是一个处于异常复杂时代的作曲家,他以最大的力量反映这个时代的矛盾,表现它的疑虑和不安,反映几乎变成病态的易于激动的内心紧张情绪,对未来的恐惧心理以及其他使那个时代人们的苦恼和不安的东西。”这段话同样适合布里顿的这部作品。孤独是20世纪艺术家共同关心的主题,这也是20世纪音乐作品开始远离大众的根本原因。知识分子化的艺术是不太会对大众产生多少影响的,大众是不会主动思考的群体,他们普遍对娱乐的兴趣胜于严肃的艺术思考。所以,要让知识分子化的艺术家去迎合他们,不但很难,似乎也无此必要。
《彼得·格莱姆斯》的确是布里顿的歌剧杰作。从真实主义开始,歌剧热衷于刻画小人物,避免宏大的题材。但意大利歌剧,如马斯卡尼、普契尼走的是讨巧的大众路线。而像布里顿的《彼得-格莱姆斯》、贝尔格的《沃切克》、肖斯塔科维奇的《姆钦斯科县的麦克白夫人》等走的是知识分子的精英路线。这使他们的歌剧有着浓郁的现实批判精神,不太讨大众喜欢,但在知识分子群体里却产生很大的反响。这部歌剧也是吟诵调风格的,没什么好听的旋律。布里顿喜欢用一组组乐器对比(弦乐,木管,铜管)使音乐充满色块感的对比,加之他喜欢用奇数节拍,如8/5,8/7拍等,使得音乐有着一种摇曳跌宕的起伏感,充满着动态的活力。歌剧的铜管、木管写得尤其出色,鲜活生动,令人着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