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剧音乐与通俗音乐“相对论”

2015-05-11胡志强

歌剧 2014年11期
关键词:通俗化民族化

胡志强

内容提要:歌剧音乐只有放下“高雅”的架子,向通俗音乐和民族音乐学习,使高雅的歌剧音乐通俗化、民族化,才是中国歌剧音乐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歌剧音乐、民族化、通俗化、雅俗共赏

看武侠剧,高手挥刀一落,总能让人心惊肉跳,而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怎样的高手来挥怎样的一刀,都不会产生武侠剧那样的效果。为什么?因为影视剧有音响,令观众心惊肉跳的其实是并没有杀伤力的音响效果。银幕上一位女子倚靠窗前思念远方情人的镜头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原因亦在于影视剧中令人煽情的配乐。由此可见,音乐,在影视剧中的作用尚且如此重要,在以音乐为主角的歌剧中其作用就更为显著。首先,如果没有音乐,歌剧将不复存在,变成话剧尚且不说,问题在于非但没有强化而是弱化了演员的表现力。在欣赏歌剧时我们有时会觉得,要是演员不用唱,而用说,更容易打动人。这是因为,比起影视剧,歌剧对观众音乐素养的要求更为严格,而目前我国许多观众缺乏这种基本的音乐素养。我们面对一部歌剧,不管是西方的经典还是国内的原创,扑入眼帘的首先是布景和服装,然后还是布景和服装,似乎连演员长得如何都不重要了,原因在于歌剧没有影视剧的特写镜头。歌剧是以歌唱为主的,至于剧情,如果事先不知道可以看字幕。一部歌剧,其结果往往是以“音乐的艺术”出现,却以“舞美的艺术”被接受。在这一点上,歌剧的处境远不及戏曲,不是因为戏曲在中国有传统,而是因为戏曲比歌剧有更多的“道白”,该说的时候说,该唱的时候唱,不像歌剧尤其是西洋歌剧连“你叫什么名字”都得唱着问。这让没有一定音乐素质的人很难接受,你看西方的影视剧也是外来的,但我们接受和理解起来并无障碍。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普遍被认可的方法是提高观众的音乐修养。可是今天的观众,特别是一些青年观众,音乐修养其实并不算低,几乎每个年轻人的耳朵上都常年挂着耳机,走路乘车都在听音乐,开口唱的机会也不少。甚至可以说,今天一个极其普通的年轻人,他所接触的音乐很可能比数百年前西方那些欣赏歌剧的内行多得多。问题是,音乐有古今中外以及雅俗之别,一般来看,都会认为今天的中国青年接触最多的是“俗”的那一类音乐。你说要提高他的音乐修养,可是他的通俗音乐修养已非常可观了。你要让他面对西方高雅音乐,那不是提高的问题,而是重新开始的问题。所以,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着实不易。今天的年轻人有多少机会欣赏歌剧?手机也许能下载,但是如果你哪一天见到有谁在手机上欣赏歌剧,他极有可能是专业人士。而进剧场欣赏歌剧,机会就更加显得珍贵,不会是一年一次,而是一辈子才有几次。

观众的流失不仅出现在歌剧领域,连影视剧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您是一位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目前看电影的很少有中老年人,甚至很少有年轻人,电影电视的观众流失问题已经十分严峻。话题扯到这里似乎有点远了,但正是在这里可以见到歌剧的一线生机。歌剧曾经的强劲对手:戏曲、话剧,电影、电视,似乎都被歌剧之外的新媒介(电脑、手机等)打得落花流水,现在已经沦为与歌剧近乎同等的境地,这是歌剧意外的胜利。歌剧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不说成鱼翻身吧,至少也要扩张一下自己的“地盘”。

具体怎么做,笔者认为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政府要扶持,对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鼓励院团多排高雅作品(这里的高雅,指雅俗共赏),深入基层演出,不断提高观众的文化素质和音乐修养。这一点辽宁歌剧院、辽宁交响乐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多年来,他们坚持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方针,仅2013年就先后为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等八所大学送去了“交响乐”,“歌剧片段音乐会”和“歌剧艺术欣赏”、“交响乐的发展”等艺术讲座20余场,收到了非常良好的效果。二、要改变自己。往哪个方向转变?一个字:“俗”。

长期以来,歌剧把自己定位为“雅”,其实有些夸张,从歌剧的历史看,在西方,有一个从雅到俗的过程,这个过程绝不是倒退而是进步。谁也不能看不起莫扎特,而莫扎特那么多歌剧作品,在当时是贴着“俗”的标签的,典型的如《费加罗的婚姻》,正是因为“俗”而蜚声国际。莫扎特的音乐总体是以歌剧为重头,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了部交响曲,2了部钢琴协奏曲,29部钢琴奏鸣曲,37部小提琴奏鸣曲等近600部作品。我们今天所能听到他的钢琴曲,弦乐曲,管乐曲。在他来说都有“茶余饭后”的意思。其实莫扎特在西方音乐史上的真正特点,就是一个“俗”字,这个“俗”不是“俗气”。而是雅俗,是一种民族化了的美之大俗。尤其是他的歌剧作品,一反以往的宗教题材,用现实主义的角度把笔触伸向市民阶层,运用各种音乐手段塑造社会生活中各种人物的个性和心理活动,来表达市民阶层的思想。在旋律上,追求自然轻松、典雅纯净的线条,轻快的节奏与优美动听的旋律相互交融。在手法上注重运用管弦乐队和各种重唱来加强歌剧的气氛,使歌剧走下了宗教的神坛来到了人间。这也是比起巴赫以前的西方音乐家,人们更喜欢莫扎特的原因之一。

因而,当今时代的作曲家和剧作家们应在提高观众音乐素养的同时,躬行践履、深入生活,向人民学习,改变一下自己,使高雅的歌剧音乐多一点民族化。就如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样,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但它来到中国必须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变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音乐也一样,今天我们说莫扎特的伟大,就是因为他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的一生中,也有不少宗教音乐作品,但跟巴赫比较也贴不上“雅”的标签。

以莫扎特为例。是为了打消艺术家的恐俗症,跟莫扎特同党不算掉身价吧。当我们说自己喜欢听巴赫,多是因为怕被别人看低,当我们说喜欢莫扎特,才有一点真意。把话进一步说白了,我们就是喜欢雅俗共赏的东西。今天的一些歌剧,在舞美,表演等方面。早已向俗转身,所以夺得眼球。只有音乐还顽固不化地“雅”着,因此夺不到观众的耳朵,当然也就很少有更多的观众走进歌剧院了。歌剧音乐的拒不肯俗,已成为束缚歌剧发展的一条绳索,制约了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

我们的文艺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歌剧也一样,就应该面向大众雅俗共赏。音乐剧为什么受欢迎,流行音乐为什么受追捧,原因就在于它抓住了雅和俗的完美结合点。就像烹饪一道菜,不光要有蔬菜,还要有肉有佐料,这样做出来的菜才是一道美味佳肴。所以歌剧音乐的通俗化才是歌剧音乐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作曲家和剧作家,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创作出了许多深受百姓喜欢的优秀歌剧。如《白毛女》、《刘三姐》、《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这些歌剧百姓不但爱看爱听而且爱唱。“北风吹”、“洪湖水浪打浪”、“红梅赞”等唱段虽已历经几十年流金岁月,但其优美的旋律仍如刀刻一样印在了人们的心上。现如今,歌词我虽记不太全,但只要“北风吹”、“红梅赞”的旋律一响,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喜儿那坚强不屈的形象和江姐那视死如归的身影,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人力量。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文艺思潮、新的戏剧观念,新的作曲技法也在歌剧领域强势登陆,作曲家和作家们紧随潮流与时俱进、打破常规,创新技法,创作出许多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剧作。如《伤逝》、《归去来》、《风流年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原野》、《苍原》等。其中《伤逝》、《原野》、《苍原》等歌剧冠以“严肃歌剧”的标签,而《风流年华》、《我们现代的年轻人》等作品标上了“通俗音乐剧”的头衔。其实叫什么称谓并不重要,因为“雅”和“俗”从来都是相对而存在的,如果没有雅的存在怎么会有俗呢。重要的是,作曲家要找到雅和俗的结合点,打造出民族与西方技术完美结合的中国化了的歌剧音乐。近期辽宁歌剧院创排一台大型歌剧《雪原》,作曲家徐占海先生就很好地抓住了“雅”和“俗”的结合点,把民族风格和西洋技法有机结合,使该剧的音乐听来凄美、悲壮、磅礴,颇受观众欢迎。

我们今天需要的是莫扎特那样的天才和精神,把西洋歌剧音乐“中国化”的工程进行到底。这当然不容易,不仅需要艰苦的学习和探索,还需要执著的精神和勇气。中国歌剧事业要想繁荣发展,就必须放下“高雅”的架子,在雅的基础上向民族音乐学习,向通俗音乐学习,走一条民族化的中国歌剧音乐之路。endprint

猜你喜欢

通俗化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与秦志存先生《让传统诗词通俗化》一文之商榷
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音色探析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让传统诗词通俗化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路径探究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八十年代电影创作的民族化趋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