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端平“一碗水” 山区不再山

2015-05-11蒙秀溪陈蓉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一碗水书画学校

蒙秀溪 陈蓉

跟随凌云县沙里瑶族乡弄利小学(以下简称弄利小学)两名六年级女生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富有民族气息的教室、充满创新活力的少先队活动室,还有图书室、阅览室。她们落落大方的讲解,以及对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熟识,令人赞叹。该校校长袁玉珍告诉记者:“孩子们现在越来越开朗大胆了。要是以前,别人多问一句都会脸红,连话都说不出,哪能像现在这样给你们介绍呀。这都要感谢县里大力开展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了,孩子们能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弄利小学的发展并非个案。自2011年启动教育均衡工作以来,凌云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全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践行着“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诺言。走进凌云县的村村寨寨,学校里一座座富有民族建筑特色的崭新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引人注目,用当地瑶族同胞的话说:“现在学校是最漂亮的地方。”

建设花园式学校

2010年之前,弄利小学面临着这样的状况:校园面积狭小,学生体育课因缺乏必要的条件而不能开设,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室破旧,冬天时冷风呼呼灌进教室,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厕所恶臭,且蹲位少,学生只能跑到周边的山地里“解决问题”,破坏了师生的生活环境;用水难问题突出,干旱时师生需要到很远的山里挑水回来,影响了师生的日常生活。如今再走进该校,过去1000多平米的“弹丸校园”扩大至4000多平米,有了标准化的运动场地,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间活动,学生都可以随意“撒欢”;崭新的综合楼、教学楼呈反“7”字形坐落在校园一角,学生不仅可以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还可享受“班班通”所带来的新知识、新世界,而安装在校园各显要位置的摄像头则记录下学生一天的活动,为学生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又脏又臭的厕所也摇身变成了“独栋别墅”,每天有专门清洁人员进行清洗,师生们再也不用为上厕所而愁眉苦脸;300多立方米的蓄水柜则彻底解决了师生的用水难问题。2012年进该校任教的特岗教师涂玉芳说:“没想到一所农村学校会这么漂亮!” 自治区组部部长周新建(右三),自治区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

秦斌(右二)在到沙里瑶族乡弄利小学调研。

同是凌云县沙里瑶族乡的弄谷中心小学(以下简称弄谷小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据该校校长何昌忠介绍,学校过去也存在许多问题:没有运动场,体育课无法开设;厕所破旧,甚至没有洗澡房,学生上厕所、洗澡很困难;学生床铺少且旧,只能几个同学挤一张床……2011年,在凌云县教育局的牵线搭桥下,该校成了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挂点扶贫单位。近几年来,该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400平方米的运动场上学生有的打篮球,有的打乒乓球;300平方米的饭堂里学生吃上了甜美可口的饭菜;110平方米的洗澡房里学生可以洗热水浴。过去,弄谷小学学生石昌隆每天都要起早摸黑走两三个小时的山路上学,石爸爸说:“我们都忙着干农活,没时间接送孩子。虽然知道让孩子自己走山路上下学很危险,可实在是没办法。现在好了,孩子可以住学校,再也不用早出晚归奔波上学了,而且吃得又好,我们放心了。”

凌云县教育局局长黄凤萍说:“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这是我们的目标。”多年来,该县以推进农村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一方面加大了教育经费的投入,通过县财政直接拨款、争取上级资金和社会教育投入等途径,每年投入数千万元发展资金,优化各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一方面实施学校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善计划、农村寄宿制学校工程等项目,整合教育资源配置,凝聚教育发展合力,让学生放心上学、安心学习。目前,该县教育资源配置合理,各学校的条件不断改善,一所所花园式学校纷纷落成使用,城乡间、校际间办学差异越来越小,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76.52%。该县获得了义务教育常规管理被评为自治区优秀县、自治区学校布局调整综合改革试点县等荣誉。

让每位教师都收获成功

在弄利小学特岗教师何彩虹眼中,近两年来变化的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教学技能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刚到校任教时,由于大部分是瑶族学生,言语不通让她的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加上缺乏教育经验,调皮捣蛋的学生更是让她焦头烂额。不过,这样的情况很快得到了好转。根据凌云县教育局的相关部署,该校实施了“老带新”工程,由教学经验丰富且懂瑶族语言的教师担任“师傅”,手把手指导新教师,让他们尽快熟悉瑶族语言,消除沟通障碍,并能够尽快掌握课堂教学的技巧。何彩虹老师说:“师父的悉心指导,让我学到很多东西。不仅如此,局里还经常安排我们外出跟名师学习,听名师的课。这既开阔了我的眼界,也提高了我的专业素养。虽然是在大山里工作,但还是能实现自身价值。”

师资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前提,凌云县“建设基本均衡的教师队伍”的第一步是改善教師的生活条件、待遇和成长环境。为此,该县引入了竞争机制,各学校由校长负责实施教职工全员聘任工作,引导教师队伍良性提升;优先安排招聘事业编制教师,并通过招聘特岗教师缓解教师编制紧和“老龄化”问题,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活力;提高教师的生活补助等的福利,每两年组织一次全县教职工体检,并建设了教师周转房,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在弄谷小学已经工作了40多年的潘通成老师对此感触颇深,他说:“现在在学校住上了楼房,再也不用担心刮风下雨了,也不用家里学校两地奔波了,工作有劲多了。”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教师水平的差距,凌云县还推出了“强校扶弱校,学校抱团取暖”的教师提升策略。由县城学校做“牵头学校”,带领2至3所乡镇学校共同开展教学研讨、学校管理、教师培训等工作,将强校的有效管理方法及强校教师的有效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渗透到各乡(镇)、农村学校,实现城乡教师的基本同步发展。弄利小学教师陈凤群是众多受惠者之一,在县级名师的带领下如今她已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承担校本培训任务,组织学校教师开展科研活动。 学生利用先进实验仪器做实验。

校校有特色的追求

走进凌云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凌云实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宣传栏里学生的书画作品。左边是书法作品,有颜体,有柳体,有欧体,一笔一划写得端正有力;另一边是画作,画着粉的荷花、翠的小鸟、黄的柿子,笔力虽然还稚嫩,但一幅幅都活灵活现、颇有童趣。多年来,该校以创建“书香校园”为办学方向,突出了“书画立校”的办学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该校将书画教学课程化,以美术课和兴趣社团为载体,营造一种全员学书画的氛圍;该校还将书画教学“活动化”,或经常性举办学生书画比赛,或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收获成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书画的热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凌云实小书画教育的成绩突出,累计有385多名学生在国家级书画大赛中获得特等奖、金奖、银奖等,学校曾荣获5次全国书画大赛“先进单位”,“每一个孩子都有其发光的一面,我们要创造条件、平台让他们尽情闪耀。”该校校长王世法如是说。

说到凌云县民族初级中学,当地人首先想到的是:这里的学生会写诗。该校130班学生罗宗天就是学校里小有名气的诗人,他不仅组织了班级诗社,还出版了自己的诗集。他说:“写诗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可以舒缓学习压力。现在上了初三,学习越来越紧张,但在学习的空隙我还是会写一两首古诗,写完之后紧张的情绪就没有了。”八年前,该校与凌云县诗联学会合作,启动了“传统诗词进校园”活动,设置“诗教”办公室,筹建“五指诗社”,标志着该校走上了“诗教”特色的发展道路。如今,写诗已成为该校师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在该校古今诗词文化长廊上,抄录着近千首师生创作的诗词作品,蔚为壮观。该校校长林琦不无自豪地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现在学生变得彬彬有礼了,办学成绩也得到了逐年提升。”

弄利小学则把当地的竹编手艺引进学校,聘请当地竹编手艺人到学校,利用少先队活动时间,教授学生做竹编。在该校少先队活动室里,陈列着学生的一件件作品,有小簸箕,有小箩筐,有小猪笼……袁玉珍校长说:“通过引进竹编手艺,学生既可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本地的一些文化,还可锻炼学生的耐性和耐力。现在,学生变得越来越自信了。”

校校有特色,是凌云县深化教育均衡发展内涵的一项重要举措。该县给各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使其能自主挖掘校本资源,开展特色建设,还不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到各学校“诊断把脉”,保障各学校特色建设的良性发展,在资金帮扶上也做到了“有求必应”。黄凤萍局长不无自豪地说:“我县通过特色办学,全面挖掘学生的才能,缩小城乡学生的差距。现在,随意拿一个农村学校的学生来和县城学校的学生比,都不会差多少。”

在凌云县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了学校漂亮、教师上进、学生有礼,全县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已初现成效。展望未来,黄凤萍局长心中已有蓝图,她说:“接下来,我们工作的重点将继续放在特色学校建设上面,在保证原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符合县情、校情、生情的特色发展之路。”

(责编 欧金昌)

猜你喜欢

一碗水书画学校
一碗水
一碗水
经历
小小书画廓
学校推介
卷首 一个馒头一碗水
书画
书画
书画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