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重要

2015-05-11余凤云

广西教育·D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教什么保护法语文课

余凤云

“教什么”永远比“怎样教”重要——这是上海师大王荣生教授的著名观点,是王荣生对长期处于无效或低效的中学语文教学的一次拨乱反正,是对一位久病之人下的一副猛药,是不同凡俗的一声巨响,这样振聋发聩的呼喊,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省。应该说认为“教学方法”(怎样教)比“教学内容”(教什么)重要的仍大有人在。理不辩不明,基于此,笔者觉得仍有重拾王荣生牙慧的必要,在此写上几句。

巴班斯基早就这样说过:是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而不是相反。王荣生认为:“对教学方法的努力,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两位专家的意思无非是:“怎样教”要为“教什么”服务,“怎样教”只是手段,“教什么”才是目的。

语文在我国单独设科已逾百年,之所以要单独设科,是因为这门学科有它自己的独特领域和内容,为其它学科所不可代替。笔者认为,“教什么”(教学内容)是认定一门学科具有独特性的根本体现,是这门学科之所以必需单独设科的价值所在。比如教《陈情表》,就应当去教作者的“陈情”艺术,而不能把主问题设置为“忠孝对今天的人们来说有什么启发”,因为后者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语文课就要教语文的东西,起码主要是在教语文的东西,不然,要语文课干嘛?

再列举两例,看看我们的语文课在教些什么。“父亲爬栏杆过铁道违反了交通规则”,“武松打虎违反了稀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姑且不论当时是否有这样的交通规则、是否有这样的稀有野生动物保护法,就算有,这些内容又与语文何干?我们教的是交通安全讲座,还是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于是,教学方法愈高超,讨论愈热烈精彩,其结果离语文却愈远,因为其教学内容完全背离了“语文”这一学科范畴。正如李海林所说,就语文课而言,这是“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语文老师们似乎个个都成了不务正业的高手了。

此等怪现状,懒惰、跟风的语文教师们有责任,但是教材对教师们的误导更是难逃其咎。姑且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两篇文言文为例。《强项令》的“思考与练习”三:“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包拯》的“思考与练习”三:“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说说他们的事迹。”这两道思考练习题,前一道适合列入思想品德课本,后一道适合放入历史课本,就是都不适合进入语文课本。此不过冰山一角而已,热心语文教育的同仁们,且不妨翻翻各版本的语文教材看看。

如果教学内容不当,再高超的教学方法也是枉然。比如上面两例思考练习题内容,辅之以高超的教学艺术(怎样教),当然也可以上出精彩的课来,但那是思品课和历史课,绝不是语文课。那么,再精彩又与语文何干?!语文课是要有语文味儿的,而这味儿只能来源于教学内容(教什么),而不是教学方法(怎样教)。在我看来,“教什么”为各学科所独有,而“怎样教”(即教学方法,如启发式、讨论式、合作探究式等)却为各学科所共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正是因为“教什么”为单门学科所独有、其它学科所无,才体现了此门学科的价值所在。所以,“教什么”对此门学科而言,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前已说过,“怎样教”只是手段,“教什么”才是目的。譬如说,你是去上海,还是北京,这是你首先要确定的,是目的。至于怎样去,是乘飞机,还是坐火车,抑或搭汽车,则是手段。如果你的目的地是上海,你却乘了飞机去了北京,还为自己乘了飞机而颇为自得,岂不荒谬?在目的地弄错了的前提下,交通工具越是先进,离目的地也就越远。

语文教学亦然。王荣生指出:“语文教师在备课活动中所自觉关注的,往往不是实际耗费他大量工时的教学内容,而从一开始就陷入在教学方法中,在‘教什么还拿捏不定的时候,一心去‘设计有新意‘怎样教。从‘怎样教入手去解决‘教什么的难题,这带来了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也造成了语文教师大量的无效劳动。”(《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导言》第26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版)可见,要体现出“怎样教”的效果的前提是,要先把握好“教什么”。也就是说,“教什么”比“怎樣教”重要。

猜你喜欢

教什么保护法语文课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大幅修订亮点多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聚众淫乱罪的保护法益及处罚限定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真的想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