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撒科技创新的种子
2015-05-11蒙秀溪
蒙秀溪
2011年10月,他指导学生韦杰宁发明的《自行车链条防脱落装置》在第20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中获金奖和最高专项奖;2012年11月,他指导学生桂旭湘、樊宇琨发明的《安全可坐楼梯拐杖》和《方便安全安培瓶切割器》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分获银奖和铜奖;2013年8月,他指导学生青尚龙发明的《植物保护机器虫》在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014年11月,他指导学生青尚龙、梁昀轲发明的《多功能高处清扫器》和《方便可调座位表》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中同获银奖……说到学生的获奖,提到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以下简称南宁31中)的科技创新教育,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提及该校副校长、科技总辅导员蒙科祺。多年来,无论在哪所学校工作,他始终坚守在科技创新教育这块“田地”上,默默耕耘,在一个个学生的心田撒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
迷上科技发明的蒙老师
在办公桌的案头,蒙科祺摆放着一摞珍藏多年的内页已经微微泛黄了的科技发明创造方案表册,一本本方案表册上详细记录着他的学生进行科技发明时的种种细节。手抚着那摞“珍宝”,他告诉记者:“我一有空就拿出来翻看,回忆起和学生一起搞发明的日子,真是很怀念。而且,每一次看到他们那些新奇的点子,我总能从中获得许多灵感,对我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发明有很大的帮助。”
中学时代的蒙科祺就已“迷恋”上了科技发明,当初就是因为热衷于搞发明而导致高考预考不理想,没能顺利参加高考。1988年10月,他发明的《自封式水龙头》荣获了首届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为“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的前身)银奖,是我区唯一获奖者,当年便被广西师范学院破格录取。在大学期间,他的科技发明热情不减,曾发明《多功能自行车鞍座》获得了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大赛一等奖。毕业后,他先后在玉林市博白县实验中学、玉林市育才中学、南宁31中等学校担任科技总辅导员。从事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二十余年来,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注到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发明创造中,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蒙科祺指导学生搞发明。
然而,在中、高考大于天的环境下,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往往被贴上“非主流”的标签,大部分家长只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遵守传统学习模式,埋头苦读,将来考上一所好高中、好大学,科技创新教育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冷门”。如何改变这样的观念?蒙科祺选择了跟家长们“死磕到底”。
为打消家长们的疑虑,蒙科祺在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科技发明的同时,经常督促学生学好功课,平时还经常给家长们打电话、发短信或者家访,耐心跟家长们解释,并把学生进行科技发明的信息和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一个接一个的电话、一条接一条的短信、一次接一次的家訪,家长们感受到了他的诚意,渐渐由排斥转而为理解支持,他告诉记者:“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你只要耐心地跟他们沟通,让他们知道科技发明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大有帮助,他们就会支持你了。”
南宁31中学生梁昀轲把发明《方便可调座位表》的设想告诉父母时,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因为他们担心这会耽误孩子的学习。蒙科祺知道情况后,多次通过电话与梁昀轲父母长谈,最终取得了其父母的赞同,梁昀轲也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成功发明了《方便可调座位表》,并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而且,那个学期梁昀轲的期考成绩十分优秀。“经过这件事情,我们放心让小孩去搞发明了,很感谢蒙老师当时的坚持。”梁妈妈如是说。
20多年从教经历中,蒙科祺虽然遇到过不少困难和不理解,但他始终坚信“创新是一种让人终生受益的能力,是能够造福人类的能力”,把心血投注到科技创新教育中,点燃了学生心中科技创造的火花。
为学生营造良好科技发明氛围
每到科技活动的时间,南宁31中科技发明小组的学生们就会立马冲进学校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开始制作发明作品所需的零部件,有的在切割,有的在打磨,有的在钻孔,而碰到问题几个人就会聚到一起讨论改进方案,然后一起组装调试……该小组成员罗启航告诉记者:“现在搞些小发明很方便,要什么工具,活动室里都有。”该校青少年科学工作室里,摆放着切割器、打磨器、台虎钳等各种工具和器材,还有历届学生的发明创造成果、奖状、证书,该校校长李翔告诉记者:“这些离不开蒙科祺老师的辛苦付出。”
在2010年之前,南宁31中的科技活动场所只是一间简陋的劳技室,许多必须的工具和器材都没有,科技创新教育工作开展得步履维艰。当年8月,蒙科祺调入该校,主持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他决心改变这样的境况。在取得了李翔校长的支持后,他日夜赶工编写了《南宁市第三十一中学科技创新教育五年发展规划》,积极组织教师研究讨论,探索科技创新教育发展之路。接着,他又与李翔校长四处奔走,积极争取南宁市第三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建设项目,连日奔波终获成效,该校获批为南宁市第三批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创建学校,建成了一个宽达80平米的青少年科学工作室,并投入3万多元购置了小车床、台虎钳、钳子、钻子等各类工具和器材,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科技学习和发明的环境。他还率先开设了科技创新课,组建科技辅导员队伍,全盘负责校内培训工作。现已就读南宁市第二中学的韦杰宁说:“我很感谢蒙老师,是他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是他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创新,懂得了创新对人生的重要意义。”
经过蒙科祺和其他教师的努力,南宁31中科技创新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短短几年时间,该校荣获国际发明银牌奖4项、全国发明金牌奖及最高专项奖2项、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项、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2项、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1项、全区发明创造成果特别奖4项、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16项、南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32项,培养出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2名、“预备小院士”3名,1名学生荣登《发明与创新》杂志封面人物榜,该校也成了全国特色学校、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示范基地、中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面对诸多荣誉,李翔校长说:“这还是要感谢蒙科祺老师,他是一位很有能力的老师,而且做事认真、专心投入,他为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发展付出了心血。”
“坚持乃成功之母”
在一次科技创新课上,南宁31中学生青尚龙提出了“蜘蛛网清扫器”的发明设想,得到了蒙科祺的肯定。青尚龙利用课余时间,很快就制作出了一个简单的樣品,拿给蒙科祺试用。他试用之后,发现还存在很多不足的之处,如柄杆不能伸缩,实用性不大,又比如清扫后蜘蛛网粘在毛刷上不易清理。蒙科祺便提出了相应的整改建议。可事实上,这个作品看似简单,但要保证既好看又方便实用可不容易。就拿设计伸缩柄杆来说,蒙科祺和青尚龙就想了许多种解决方案,尝试了铁链式、天线式、弹簧式等等,仍旧不能令人满意。“失败了很多次,有时候真的很想放弃了,可看到蒙老师没有一句丧气话,仍旧埋头钻研,我想起了他常挂嘴边的那句话,‘相信自己,发明创造就会成功在望,我就有了坚持下来的力量。”青尚龙说。
多次失败,反复尝试之后,青尚龙终于成功发明出《多功能高处清扫器》,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中一举夺得银奖。载誉归来,青尚龙在自己的日记中深情写下这样的文字:“在与蒙老师一起发明创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持。做每一项工作都可能碰到挫折、失败,如果一碰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你收获的将是失败。唯有坚持不懈,迎难而上,才能最终取得成功。所以,我觉得坚持乃成功之母。”
这样的故事也发生在了玉林市育才中学学生陆海强的身上。陆海强喜爱科技发明,经常利用空余时间搞些小创造,但却从未获得过一项省级比赛的奖励,久而久之,发明创造的心就冷下来了。蒙科祺知道后,及时找到他做思想工作,使他最终坚持了下来。2008年10月,陆海强的《香皂节约防滑套》科技作品获得了第六届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银奖。现已工作的陆海强告诉记者:“我在蒙老师身上学会了不抛弃、不放弃,这让我终身受用。”
多年来,蒙科祺凭着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在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200多项,在一个个学生心中撒下了科技创新的种子,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科技创新人才。陆海强、韦杰宁、青尚龙、桂旭湘、高楚敏、李健璋、甘玉宇、蒙政涛、黄雨捷、欧仁……他如数家珍般向记者罗列了优秀学生的名单。而他自己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2009年7月,他获评为“自治区优秀教师”,记个人二等功;同年9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授予其“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并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如今,蒙科祺已获得了全国创新型优秀教师、全国特色教育优秀教师、全国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中国少年科学院优秀科技辅导员、中国宋庆龄少年儿童科技发明园丁奖、广西优秀科技教师、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等50多项荣誉。
(责编 黄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