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教学“回家”
2015-05-11徐金国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在其“本色语文”教学思想研讨会上曾神情凝重地呼吁:“‘本色语文就是要让语文回家!”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语文教学的许多问题皆是因为被严重异化而失去了本真。因此,中小学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让阅读教学“回家”。
一、被应试“绑架”的语文阅读教学
长期以来,为了应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几乎进入了让学生做大量的阅读训练题的“死胡同”。笔者曾经在一定范围内,对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调查,发现在高中阶段,学生在经过1.25个学年学完必修一至必修五教材内容之后,在之后的1.75个学年选修课的学习中,绝大多数学校在现行的5个系列17种以上的语文选修课教材中,仅开设了《<史记>选读》《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现代散文选读》等3至4门选修课程。而这仅有的几门选修课程也没有能够按照选修课的特点和要求进行教学,其余的选修课程则根本没有开设,导致大量优秀的阅读教学资源被闲置,原因在于选修课的教学内容在高考试卷中没有得到体现。
如果说现行高中语文课程的选修课基本成了摆设,那么必修课的教学是不是就很好呢?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必修课的阅读教学同样被应试所“绑架”。就像著名特级教师程红兵所述的那样:“走进不少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师把一篇文章设置成诸多问题,让学生回答,最后再出示预设好的‘标准答案。原本是现代文阅读考试的题型,现在却经常出现在语文课堂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之中。阅读教学就是一个又一个阅读题的问与答,还美其名曰启发式教学。”笔者听过一节《咏怀古迹》阅读鉴赏课,教学时教师先用5—8分钟检查教学案上的预习作业,然后用25分钟围绕这首诗设置3道高考模拟题让学生交流研讨,接着用10分钟完成另一首诗的拓展练习,最后用2—5分钟进行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在这样的阅读教学课堂上,师生完全被高考应试“绑架”了。一节诗词阅读鉴赏课,没有吟哦讽诵,没有品读感悟,没有思考研习,更没有对杜甫诗歌“沉郁顿挫”风格的赏鉴,有的只是高考试卷上两三个古诗词鉴赏的考点研析,成了实实在在的应试训练课。语文课没有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体验感悟、鉴赏审美和精神濡染,而教学时间已经被读题、做题、讲题牢牢占据。阅读教学原本应该有的经典阅读、个性阅读、趣味阅读、审美欣赏和精神濡染等统统被挡在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之外,机械烦琐的阅读练习占据了本该让学生读几本好书的宝贵时间。这样的阅读教学,导致的直接结果必然是学生阅读兴趣的丧失和阅读能力的弱化。
由于語文阅读教学目标的长期迷失,导致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很难听到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对此,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做过一个调查,得到的统计数据是:初中生在一堂45分钟的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的读书时间平均为3.57分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仅有5分钟的初中生比例高达22.4%,而高中生的阅读状况比初中生更为堪忧。这个调查得出的结论是:从小学到高中,随着年级的升高,语文阅读课上学生真正用于读书的时间呈递减态势。语文阅读教学的异化,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滞后,语文素养难以得到提升。
二、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让阅读教学“回家”
(一)阅读教学理念的本体回归
首先,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坚持以读为本,真正做到“多读书少做题”。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使学生能够真正浸润于自己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阅读、品味感悟、体验探究代替繁琐的讲解、分析与做题,课外,要用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代替为应试而做的烦琐的练习,让学生多在阅读中领悟文章内涵,在阅读中拓宽视野,在阅读中丰富积累,在阅读中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感受领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
其次,不断丰富阅读的形式。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如作投入感情的高声集体朗读、低吟浅唱的自由诵读、一目十行的默读浏览。古人读书十分重视“读”,都将诵读吟咏作为读书治学最重要的经验教育后人。儒学大师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曾经这样教育其子曾纪泽:“李杜苏韩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得其深远之韵。”在放手让学生读书的同时,教师要强化阅读内容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涵养学生的阅读趣味,提升阅读品位,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圣殿。
再次,丰富学生阅读的内容,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仅仅依赖课堂或阅读教材里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课外阅读的组织和指导,注重与教材相配套的《自读课本》《语文读本》的使用和指导。对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的古诗文和推荐的课外名著等读物,教师要有计划地进行阅读指导,并跟踪督查,同时要建立师生共读、教师导读、阅读大赛、阅读成果展示等阅读机制,还要不断引进时代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化的同时贴近现实,融入时代。
此外,教师要注意加强课内外的衔接,由课内向课外发散,进行比读、联读等拓展训练,做到读以致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和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学生阅读主体地位的回归
第一,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向对话过程。阅读教学应该让学生始终居于“读者”的位置,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言语活动和情感活动,实现与作者对话、与作品对话、与老师对话,在对话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体验,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对作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进而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获得审美的体验,形成知识的积累和语言运用的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阅读课堂要力避以下四种表现:一是诵读吟咏不足,分析介入太快;二是,咀嚼品味不足,结论得出太快;三是讨论探究不足,理性说明太快;四是反思整合不足,过程结束太快。
第二,把阅读的话语权还给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文本解读上下功夫,从专业阅读的视角把文本读深、读透,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还要引导学生在文本解读上下工夫,教给学生解读文本的方法、步骤,尊重学生对文本的话语权,逐步将学生引向文本深处,让学生透过文本“知人、论世、察己、修身”。这样,将阅读与语文知识的积累,与学生的语言表达、运用,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从而真正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的目标。
第三,将阅读的选择权还给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生活环境不同、人生阅历不同、知识积累和兴趣爱好不同,因此他们对阅读内容的兴趣也不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度阅读或研究型阅读。如当前高中课程设置的《<红楼梦>选读》《<史记>选读》《外国小说选读》等选修课程,要真正能够体现出选修课程的激发兴趣、培养爱好、发展特长的特点,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涵养学生的阅读趣味,提高阅读品位和阅读能力。
(三)恰当合宜的教学内容的回归
选择恰当合宜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是确保一堂语文阅读课有效的前提和关键。拿到一篇课文,我们究竟应该教什么、需要教什么、不需要教什么,这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然而现在一些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之所以低效,甚至无效,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在确定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时出了严重的问题。就像南开大学徐江教授讲的那样,现在的语文课堂“教错的”“教无用的”“教学生会的”情况比比皆是。以笔者听过的《窗》一课教学为例,课上教师对这篇小说的主旨是这样解读的:小说赞美了靠窗病人的美好心灵,鞭挞了不靠窗病人的丑恶灵魂。于是笔者就在想,《窗》这篇小说难道仅仅就是赞美靠窗病人的善与美,鞭挞不靠窗病人的丑与恶吗?如果是这样,笔者认为这篇小说其实就没有什么好教的了。因为对于八年级学生而言,读一遍课文基本上能够知道这一点,根本不需要教师进行说明,但是现在很多课堂教学依然这样教,这就是“教学生会的”。这样教的结果就会让学生对语文课越来越不感兴趣,甚至觉得语文课没意思,上不上都没有关系。美国作家海明威有一个小说创作的“冰山理论”,说的是小说家创作的小说就像海洋里的冰山,浮在水面上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则是掩藏在水面之下。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就要引领学生潜到水底下去探索、去发现。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够真正地感受到阅读的美好与奇妙。比如,教学《窗》一课,笔者以为主要应该引领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这篇小说的故事为什么只能发生在一间狭小的病室里?为什么一定是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一间病室里两个病人之间的故事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不靠窗的病人努力想控制自己心中罪惡的念头,为什么又总是控制不住?作者透过小说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若再进一步,用捷克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一书中所讲的现代小说的几个重要特征,如逻辑的解构、道德判断的悬置等新理念解读文本,确定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将会觉得这样一篇看似简单的小说,在阅读之后发现却是另一番天地。这样的阅读教学才会收获效益,学生也才会对阅读课堂越来越感兴趣。
(四)开放动态的阅读过程的回归
语文课标对阅读的性质作了如下界定:“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以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诚如一部分人所认为的那样,“当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类学习方式演变的第三个里程碑”。阅读教学如何适应这种信息社会环境下人类学习方式的变化。
首先,要打破传统封闭的课堂教学模式,变封闭为开放。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自主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由阅读,从而获取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有价值的信息。在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阅读教学只有充分利用和努力挖掘图书馆、阅览室、互联网上的阅读资源,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进而提高阅读能力。
其次,教师作为一名专业阅读者,应当充分调动自身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对教材进行有机的取舍与整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精心设计了一个“少年时代鲁迅”的阅读专题,将《鲁迅自传》《阿长与山海经》《社戏》《藤野先生》《范爱农》等文章进行有机组合,让学生通过资料查找、阅读交流、专题研讨,了解鲁迅在青少年时期的学习与生活,探究青少年时代生活对鲁迅先生成长历程、思想发展变化及文学创作的影响。通过这样的整合阅读,学生不仅认真阅读、讨论了老师推荐的文章,而且有的学生还到网上查找和下载了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思想以及散文集《朝花夕拾》等,有的学生则到图书馆借阅《朝花夕拾》《呐喊》《彷徨》等书籍,认真阅读,并做了阅读摘抄。
最后,重视对学生获取信息的方法和手段的指导,特别是指导学生如何到互联网、图书馆、阅览室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并且根据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和处理。多媒体、互联网都是青少年学生十分感兴趣的新生事物,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有效的指导,能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学习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
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了学生绚丽多彩的人生,我们呼唤阅读教学早日“回家”。
(作者简介:徐金国,江苏省盐城市新洋实验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盐城市名教师、学科带头人。多次在省、市、区优质课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应邀在广东、福建、浙江、河南、安徽、南京等地上示范课、讲座,出版了《智慧语文》《<水浒传>深度导读》专著2部,主编《课堂生成的智慧》等教学用书20多部,是《中学作文教学与研究》《作文快寄》《语文报 中考版》等多家报刊特约编委。)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