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食用油价格波动对策研究
2015-05-11唐磊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梳理新世纪以来我国食用油价格及其相关数据,从供求角度出发,分别从“量”与“质”、国内和国外两组维度分析供给状况对食用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根据国内食用油价格波动形势,本文提出在宏观层面,建立和完善食用油储备体制机制;在市场层面,加强政府监督和规范市场运作;在技术层面,应用转基因等新技术和手段,以进一步稳定食用油价格。
关键词:食用油 价格波动 供给因素 需求因素 政策建议
由于中餐特殊的烹饪方法和中国人“重油”的饮食习惯,食用油成为我国居民必不可少的基础性消费品,其价格的稳定事关民生和社会稳定。近年来,受各种因素影响,国内食用油价格出现多次较大波动,因此厘清我国食用油产业概况、分析食用油价格波动的原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食用油产业概况
近年来我国食用油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格波动时有发生。而从微观经济学角度分析,食用油作为一种生活必需品,其在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时,短期内需求缺乏弹性,所以食用油价格的上涨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我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食用油和油料作物市场对外开放。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2012年,国内食用油市场消费需求日益显著,但国内主要油料作物产量却停滞不前,食用油自给能力有限。同时,国内食用油加工行业考虑其成本和居民消费需求,不得不大量进口大豆等主要的油料作物作为其压榨食用油的原料。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食用油籽总产量为5818万吨,按照当年6784万吨的油籽进口量推算,2013年我国食用油籽供应对外依存度为53.8%,而植物油供应对外依存度更是高达66.2%,远远超过了国际安全预警线。[1]而在国际市场,油籽和植物油价格易受市场供应的影响而经常发生变化,油籽和植物油供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会导致国内价格波动幅度进一步加大,同时也会增加我国粮食供给的潜在风险。
因此,在目前食用油自给率不足、国际市场油料供给日趋紧缺、油料价格不断攀升、国内油料作物产量徘徊不前的复杂局面下, 建立食用油储备制度、维护食用油安全稳定不仅完全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二、近年来食用油价格波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近年来食用油价格波动情况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国内食用油价格经历了几次大的波动。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油脂消费价格指数为86.8,此后的2001年、2002年、2003年逐年上涨,最终在2004年达到本轮价格上涨的最高点,以2001年为基期的话,2004年我国城市居民油脂价格上涨达28.9%。受多种因素作用,我国城市居民油脂消费价格分别又在2007年和2011年达到价格高点,在2005年和2009年达到价格低点。
结合上述分析,根据周期性的特征可判断:2001—2013年之间,我国居民食用油价格指数呈现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增长,其中间经历的12年恰好可划分为3个较为明显的波动周期。
(二)近年来食用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济规律已经阐明:商品的价值决定其在市场上的价格,但一定时期内对于该商品的供求关系将会使其实际价格围绕其价值发生一定幅度的上下波动。食用油作为一种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基础消费,其市场总需求量既不会突然激增,也不会一夜骤减;而我国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自2000年起几乎未发生较大变化,产量更是基本稳定在每年3000万吨的基础上增长。所以理论上,食用油价格应该相对稳定,但为什么在我国的实际市场上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价格波动呢?[2]本文从供、求两个价格波动的根本角度出发,深层次的探讨影响我国食用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探究究竟是怎样的供求变化组合使得我国作为基础消费品的食用油发生这样的价格波动。
1、食用油的需求因素
食用油的需求主要有两个方面:“量”与“质”。“量”可以用人均食用油的消费量(公斤)来表示,“质”主要是人们油品消费的结构。考查这两个维度的变化,可以使我们明晰食用油价格上涨的需求因素。
(1)食用油的消费量
根据表1《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虽然我国对于食用油的人均消费量存在着城乡的差异,但是自2000年以来,农村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基本维持在7公斤上下浮动,城镇则稍多一些,维持在9公斤上下浮动,而由农村人口和城乡人口可计算出全国人均食用油消费量在8公斤上下浮动。所以从人们消费食用油的需求量来看,食用油消费总量持续平稳,未发生刚性需求变化。
(2)油品消费结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健康产品。在食用油的选择上,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玉米胚芽油、茶油、橄榄油、葵花籽油等各种中高端食用油及芝麻油、椰子油、南瓜籽油等营养保健型食用油。加之,现代营销的品牌效应,人们也越来越倾向于金龙鱼、鲁花等品牌食用油。虽然在我国农村地区当下还存在着消费小包装的植物油和散装油,甚至个别地区还有动物油脂的消费存在,但其市场份额已越来越小。因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消费需求,中高端食用油正在快速占领市场。
2、食用油的供给因素
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供应我国消费的食用油主要有两处来源渠道:一是来源于我国本土种植的油料作物,经压榨加工进入消费市场;二是从国外进口油料作物,经国内加工后销售,或是直接进口国外的成品油,在国内市场销售。着眼于国内、国外这两个内外空间维度来分析有利于我们理清影响食用油价格波动的供应因素。[4]
(1)国内生产因素:油料作物产量增长乏力,总产量不足,大量依赖进口
根据表2和表3可看出,自2000年开始,我国油料作物年产量总体在增加,除2006—2008年产量较低以外,2004年起我国油料作物年产量基本维持在3000万吨左右,且每年增长约100万吨。花生、油菜籽、向日葵的总产量虽然每年都在增长,但净增长幅度却相对较小,相反,作为传统食用油的代表生产原料大豆和芝麻却有较大幅度的减少。我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食用油消费大国,每年我国的食用油消费总量大约是2250万吨,所以我国自主种植的油料作物产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大量依赖进口。[5]
(2)国外资本入驻因素:外资占据国内食用油产业链,食用油价格基本被行业垄断
2001年我国加入WTO,全面放开大豆进口,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逐渐成为大豆主要进口国,同时期国内油料加工产能迅速扩大。到2004年,国内食用油压榨行业出现变化:行业竞争加剧、产能过剩、企业开工不足,国外资本开始通过合资、控股、兼并等方式完成对中国民族食用油生产企业的控制,知名民族品牌“金龙鱼”、“鲁花”、“胡姬花”均在在这一时期被外资收购。[6]通过这一时期的运作,外资基本控制了我国食用油产业从油料进口、压榨加工到成品销售的各个环节。而我国反垄断法律体制机制并不健全,某些行业不能有效地防止市场垄断行为和维护正常公平的市场秩序。一般来说,价格由供求决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一旦某个行业出现垄断,价格就偏离正常的轨道。目前,我国食用油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高,中粮系、益海嘉里系几乎两分天下,这两个企业集团下属的福临门、金龙鱼、胡姬花、鲁花四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左右,已经基本形成市场垄断。
3、供求状况对食用油价格波动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国食用油供给以国内原料加工和以进口原料国内压榨为主,成品油进口为辅,并且进口部分集中在中高端食用油。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虽然食用油消费量没有刚性增长,但是我国自身的食用油供给本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通过加大进口来满足供给稳定。然而消费结构的改变,国际贸易的愈加开放,国外资本与民族企业的市场竞争使得我国食用油供给产生对国外进口的依赖,一定程度上给食用油价格增加了波动的风险。
三、政策建议
自2004年起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国家近些年对农业的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食用油产业的发展,同时例如山东、浙江、湖北等部分省市已逐步建立起较为规范的食用油储备制度。根据上文食用油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分析,在宏观、市场、技术三个层面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建立粮油并重发展战略体系,完善食用油储备制度和油料临时收储制度
由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我国耕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国情在相当长的一定时间阶段内,决定粮食、油料、棉花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增减。在我国粮食和油料作物的生产格局上,相对而言重粮轻油的政策倾向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国家应从战略高度扭转重粮轻油的倾向,建立粮油并重发展的战略体系。而与粮食储备相比,我国食用油储备力度和体制机制明显有不足之处。当前可考虑从过渡性的政策措施入手,围绕应急求变的目标,适当引入市场调控机制,弹性化处理油料加工和轮换,即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建立食用油的储备体系。在此基础上,还要重视储备油布局的问题。一般来说,食用油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大都发生在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沿江地区,储备油应尽量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沪等油脂价格敏感地区。
(二)加强反垄断方面的体制机制建设,规范市场运作体系,建立独立自主的油料供应链
相关部门应利用已经制定的《反垄断法》积极作为、有理有据的开展反垄断工作,杜绝食用油行业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操纵价格、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而上述分析中,国内较多大型食用油企业实被外资控制,所以应从国内国外两方面着手,逐步降低、直到打破对国际粮商的依赖。在国内,出台更加优惠的补贴和扶持政策以提高农民种植油料作物的积极性;在有限的工地面积下,提高油料作物单产和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对民族油脂企业的扶持力度,培育油脂生产龙头企业。在国外,积极寻找新的油料货源,鼓励有粮食进口资质的企业到国外油料产区进行收购;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收购跨国粮商,掌握采购权;在充分进行风险评估的情况下鼓励国内企业到东欧、非洲等地广人稀的地区租种土地,从源头上掌握主动权。
(三)对于一些能够提高油料作物产量的新技术新方法,要加快安全风险评估,早日投入到实际生产中去
梳理近九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六次提及转基因技术,且有明确提出过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安全管理、科学普及。转基因技术作为当代生物学“四大工程”之一,在提高油料作物产量特别是大豆产量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转基因大豆在美国、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已经投入了商业化生产,生产出的成品已开始出口到世界各地,甚至一些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我国。而我国批准进口的大量油料作物中,大豆、油菜等大部分也包含转基因成分。转基因技术在国内还存在争议,但是转基因的科学研究不能够停止。一旦社会各届达成共识,转基因技术应该迅速投入到我国油料作物种植中,以进一步加强国内市场供给稳定,确保我国食用油安全。[7]
参考文献:
[1]中国粮油信息网.“油料油脂”专栏[Z].http://www.chinagrain.cn/
[2]邹敏.浅析全国食用油价格上涨原因分析[J].湘潮(下半月)(理论),2008(04): 74
[3]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3
[4]徐雪高,曹慧,刘宏.中国油料作物及食用植物油供需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J]. 农业展望,2012(11):9—15
[5]王汉中.我国食用油供给安全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7(3):347—349
[6]刘家富,周慧秋,李孝忠.国内大豆市场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10—13
[7]钟金传,吴文良,夏友富.转基因大豆发展及中国大豆产业对策[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4):43—50
〔本文系安徽省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近年来我国食用油价格波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项目编号:AH201310357122)阶段性成果〕
(唐磊,1993年生,安徽池州人,安徽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研究方向:数理统计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