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哥特诗歌《克丽丝特贝尔》中的性别政治探讨
2015-05-09祁春燕
祁春燕
摘要:《克丽丝德蓓》的创作者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是英国的浪漫主义作家,且作品创作内容存在着隐性的社会评论。作者往往会将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定位于柔弱的少女。随着“性别政治”概念被提出来,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已经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认为这种权利结构是社会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必然的社会现象。本论文着重研究女性哥特诗歌《克丽丝特贝尔》,探究该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性别政治。
关键词:《克丽丝特贝尔》;女性主义:性别政治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4-078-01
“性别政治”的概念源自于《性别政治》,这是一部由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凯特·米利特(Kate Millet)所创作的作品。在该作品的内容中,对于男性和女性的关系进行重构,从权利的角度将男性设置在统治,女性则处于被统治地位。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所创作的诗歌《克丽丝特贝尔》更具有评论色彩,对于社会现象以浪漫的诗歌形成呈现出来。克丽丝特贝尔是一名柔弱的女子,其善良而纯洁,柔弱使其突出的特点,也是诗人对于女性的审美定位。作为男性诗人的柯尔律治对于克丽丝特贝尔的描绘,即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定位。克丽丝特贝尔的柔弱,意味着当时以男性为主的政党所拥有的权力,是基于性别地位而确定的。这种权利结构在作品中形成,难以规避诗人自身的男性角色,诗歌的表达中,无意识地将自己主观性地对社会的评价显露出来。
一、男性视角中的女性形象
(一)诗歌中所描述的兩种女性形象
柯尔律治所塑造的女主人公克丽丝特贝尔是完美的,这种完美是善良的化身,即便是对素不相识的吉若丁也会伸出援助之于。与克丽丝特贝尔对比鲜明的魔鬼一般的女性则是吉若丁。诗歌中对吉若丁的美的描述更倾向于妩媚而极具诱惑力。
月光下,
这白袍闪烁幽光,
而她的脖子却更白更亮。
在这竟会瞧见这女郎
——这么样娇媚。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美是为了对男性产生诱惑力。吉若丁的美对于男性所产生的杀伤力是极具迷惑性的。诗人将这种女性的美定位于邪恶,甚至于能够明察秋毫的利奥林爵士都会被这种魅力所迷倒,可见其破坏力。
(二)极具魅惑力的吉若丁
克丽丝特贝尔发现吉若丁以美貌引诱父亲,以花言巧语哄骗父亲,使得父亲对吉若丁言听计从。克丽丝特贝尔的阻止导致父亲的误解,尽管如此,她依然劝说父亲离开那个魔鬼一般的女人,不要被女人的表象所蒙骗。
“她一从迷离恍惚中清醒
喘口气,便默默祷告神明
凭我母亲的在天之灵
我求您把这女人赶走!”
利奥林爵士是英明的,但是却被妖女所迷惑而忘记了妻子的临终嘱托。女儿的好心劝阻,他并没有放在心上,而足以家长的权威占据着家庭的统治地位。处于男权社会中,男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克丽丝特贝尔与父亲之间的关系虽然在家庭名义上是女儿和父亲的关系,但事实上是不对等的统治关系。
(三)无力自救的克丽丝特贝尔
克丽丝特贝尔与吉若丁相比,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是弱势的,但是在诗人的情感深处,这样的女性却是完美的。但是,这种善良在统治社会中很容易被控制,使人对于角色的安排则将其放置在无需自救的位置,以其柔弱而反衬男性的强大,这就意味着克丽丝特贝尔需要一位强大的绅士来挽救她。克丽丝特贝尔也曾经试图挽救过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向父亲述说,希望父亲能听从劝告。但是,父亲以专制家长式态度应对,导致克丽丝特贝尔自救失败,甚至险些被嫁给由给吉若丁所假扮的未婚夫。克丽丝特贝尔既没有自我拯救的机会,又缺乏独立能力,就必然总是处于被动地生存着。诗人之所以在情境描述中没有为克丽丝特贝尔创造机会,是基于诗人是男性,其性别意识决定了对女主人公的情节安排。
(四)男性缺席下的女性情感
在诗歌中还具有最具颠覆性的情节,男性缺席的情况下,吉若丁替代了男性角色。吉若丁假扮克丽丝特贝尔的未婚夫,诱惑她,与其同寝。克丽丝特贝尔由于母亲早亡,未婚夫又不在身边,心理上的孤单寂寞,使其将情感转移到吉若丁身上,内心却因这一举动而担负着愧疚感。在男权社会中,由于男性的缺席,使得妖媚的吉若丁获得了取代克丽丝特贝尔的机会。
二、男性对女性的态度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各种互救、自救都显得无力。克丽丝特贝尔早年丧母,其母亲的灵魂守护着她。吉若丁对于克丽丝特贝尔的威胁,母亲以风翻倒烛台等等幽灵的方式暗示,都没有有效地提醒女儿。克丽丝特贝尔处于自救无效的情况下,还试图挽救父亲,也是由于男性的权威而失败。
当克丽丝特贝尔感觉到吉若丁的威胁之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父亲,但是,贵族家庭的男权意识更为浓重,导致了男性家长在性格上存在缺陷。在米利特的《性别政治》中,就提出男性获得统治特权后,就会因权利和财富而变得自私。在极具诱惑力的吉若丁面前,利奥林爵士是自信的,却由于过于自信而在自己的女儿而前呈现出自负情绪。虽然克丽丝特贝尔知道父亲已经被妖女所迷惑的,但是当意识到自己处于危险重重的境地的时候,依然想到的是与父亲沟通。
已经陷入到危险境地的克丽丝特贝尔父女二人正处于生存的无奈的时候,远方回来的未婚夫将二人拯救出来。直到诗歌的结尾,依然是男性出现完成了拯救。男权统治社会中,虽然男性存在着诸多的弱点,但是,依然是可以依赖的对象,而女性虽然存在着救助意识,但是并没有救助成功的条件,甚至被划归到超越本分的行为,因此失败是必然的。
结论:
综上所述,《克丽丝特贝尔》是柯尔律治所创作的杰作,以诗歌的形式对于要表达的故事情节赋予了浪漫主义色彩。在《克丽丝特贝尔》中,人物角色鲜明,故事背景为典型的男权社会。从诗歌创作意图来看,是对于善与恶的探讨,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男权意识就渗透出来。柯尔律治作为男性诗人,对于女性的描写必然会从男性意识角度发挥,必然无法摆脱性别政治文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