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心理护理对直立不耐受患儿疗效的影响
2015-05-08高喜琴尤艳军熊振宇
高喜琴 尤艳军 熊振宇
系统心理护理对直立不耐受患儿疗效的影响
高喜琴 尤艳军 熊振宇
目的 通过对直立不耐受(OI)患儿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后观察其疗效, 以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OI患儿疗效的影响。方法 120例OI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58例), 两组患儿均遵医嘱给予非药物治疗, 如提倡增加水、盐的摄入, 以增加血容量, 直立训练, 物理疗法等, 必要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米多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对研究组患儿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对两组有效率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儿有效率85.5%高于对照组70.7%。两组患儿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 P<0.05)。结论 系统心理护理可以帮助OI患儿缓解心理健康问题, 排除不良刺激因素,增加患儿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可有效改善OI患儿的临床症状, 对OI患儿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直立不耐受;系统心理护理;疗效;儿童
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 OI)是指因直立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 当平卧后症状可以缓解。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分为血管迷走性晕厥、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和体位性低血压。过去称之为直立调节障碍或植物神经调节功能紊乱,一般无器质性心脏病, 是由于血管神经调节障碍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主要表现为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头痛头晕、腹部不适、多汗、面色苍白、有时手足发麻、精神不振等,晨起时症状较明显。有人认为该病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在儿科比较常见, 国内报道发病率为11.2%[1]。一般认为OI与小儿植物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有关, 在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中比较普遍。本文通过对OI患儿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以探讨系统心理护理对OI患儿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对象为本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诊断为OI的120例门诊或住院患儿, 将120例OI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62例, 男26例, 女36例,年龄7~14岁, 平均年龄(10.8±2.3)岁。OI的诊断均符合OI的诊断标准[2](临床症状中至少具备三项症状;直立试验阳性或直立倾斜试验阳性;除外其他可导致自主神经系统症状的疾病);对照组58例, 男25例, 女33例, 年龄8~16岁,平均年龄(11.7±2.8)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患儿均得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将入选的120例OI患儿均遵医嘱给予非药物治疗, 如提倡增加水、盐的摄入, 以增加血容量。直立训练:即脚离墙壁15 cm, 将头靠在墙壁上站立, 2次/d, 训练时间逐渐延长。物理疗法:主要是让患儿家长每天用毛巾搓患儿上肢和下肢内侧, 至少1次/d, 每次至少15 min, 目的是为了刺激神经, 促进神经调节功能的恢复。必要时给予β受体阻滞剂、米多君等药物治疗。停止使用可能引起本病临床症状的某些药物, 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酚噻嗪类药物等, 避免直立不耐受的诱发因素, 并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在症状发生时需立即改变体位,如取仰卧位并抬高双腿或取坐位并将头低于双膝之间等以缓解症状, 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疗程为5~7周。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 研究组患儿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 系统心理护理由护师以上职称、有丰富护理经验且素质良好的护士进行, 主要内容包括:①建立良好愉快的护患关系, 为患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护士行为举止要自然得体, 要经常以鼓励患儿, 培养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这样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愉快的护患关系,而且有利于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②健康教育:向患儿及其家属解释该症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 尤其是学龄期及青春期儿童常见的症状, 与学习紧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 该症状可能逐渐消失, 消除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 精神放松有利于治愈该症, 并向家属讲述养育方式和态度对患儿康复的重要性, 父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 会增加患儿的心理压力, 使其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恐惧情绪;③心理疏导:医务人员尽量通俗易懂的语音, 语气平和、亲切地与患儿交流, 了解其生活环境、性格特点, 寻找发病原因, 做到有的放矢地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和顾虑, 给予患儿心理支持, 培养患儿战胜疾病的信心, 用丰富的医学知识解答患儿对该症的疑问, 减轻患儿的心理疑惑;也可用暗示疗法减轻患儿的症状。
1.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分为有效和无效2个等级。有效: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或部分消失, 不影响或轻度影响学习和生活;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患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疗效比较(n, %)
3 讨论
OI的多数患儿当体位由卧位转为直立时, 出现头晕、视力模糊、心悸、震颤及双下肢无力, 少数患儿出现过度通气、焦虑、胸痛、肢端发冷及头痛, 部分患儿休息时出现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相关的发作性症状, 有些伴随恐惧、幻觉、不适及呼吸困难、头晕、心悸、颤抖、麻木、面色潮红或胸痛、乏力等, 患儿临床症状可持续数年, 多呈自限性。合并晕厥的发生率儿童高于成人, 60%以上的儿童出现胸闷, 其次有头晕、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头痛、恶心、呕吐、胸痛等。有人认为与血管β2受体反应性增强有关[3]。而情绪的内部因素(情绪体验的强度和反应阶段)、个体差异(个性因素和反应性)、心境是否处于应激状态等都与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4], 当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时, 常伴有各种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表现:如心悸、呼吸急促、出汗、恶心、呕吐、腹痛、头晕、头痛、容易疲劳等, 而父母采用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的养育方式, 与儿童焦虑、恐惧症状关系密切, 对儿童的焦虑、恐惧情绪有预测作用。不良养育方式无疑会增加患儿的心理压力, 使其产生紧张、焦虑、甚至是恐惧情绪, 从而出现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临床表现。在关心孩子的过程中, 由于父母对患儿症状过度关注, 反复询问对患儿产生不良刺激, 患儿又会出现过敏倾向及自身症状, 使上述临床表现加重。有研究发现[5]:OI患儿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较多, 如学习焦虑倾向、恐怖倾向、过敏倾向、自身症状等;而父母不良养育方式,如惩罚严厉、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等是导致患儿出现上述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认为[6], 患儿对安全事件的感知存在主观性, 而系统心理护理为患儿排除各种不良刺激因素, 给予患儿适当的安慰和保证及心理支持或用暗示疗法, 减轻患儿的心理疑惑及主观因素, 从而减轻患儿的症状。有研究表明[7], 护士及时给予心理安慰, 稳定患儿情绪, 对促进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本组研究显示, 研究组OI患儿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86, P<0.05)。
综上所述, 系统心理护理可以帮助OI患儿排除心理健康问题, 减少不良刺激因素, 增加患儿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可有效改善OI患儿的临床症状, 对OI患儿的康复治疗有重要意义。
[1] 徐书珍.4559例中小学生直立调节障碍发病调查.中华儿科杂志, 1992, 30(2):107.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晕厥诊断指南.中华儿科杂志, 2009, 47(2):99-100.
[3] 孙学英, 束怀芨, 张日智, 等.4178名中小学生直立性调节障碍发病调查.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1993, 8(1):41.
[4] 李建平, 张平, 封文波, 等, 情绪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5, 13(3):324-326.
[5] 熊振宇, 韩紫岩, 宋晨红.直立调节障碍儿童社会心理因素的临床分析.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27(3):64-66.
[6] 叶旭春, 刘朝杰, 刘晓虹.患者对患者安全感知的质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25):3029-3032.
[7] 万素英, 刘家勇, 于力萍, 等.门诊患者对导医护士人文关怀行为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3, 19(34): 4253-425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5.180
2014-10-15]
475000 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