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康复治疗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5-06李俊宁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1期
关键词: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李俊宁

肺康复治疗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俊宁

目的探讨肺康复治疗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0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接受肺康复治疗)和对照组(不接受肺康复治疗), 各4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次研究认为社区综合干预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 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

肺康复;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常见的以气道慢性炎症和气流受阻为主要特征的慢性渐进性疾病, 可引发全身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有学者指出社区的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的症状。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市各大医院诊治好转后转为本社区医疗中心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 探讨肺康复治疗对提高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本市各大医院诊治好转后转为本社区医疗中心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年龄50~70周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符合第14版《实用内科学》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研究对象自愿参加试验。排除标准:纳入研究时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 活动性感染, 恶性肿瘤、恶性心律失常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40例。研究组平均年龄(59.6±12.5)岁, 男25例, 女15例, 平均病程(15.3±6.5)年;对照组平均年龄(65.8±10.3)岁, 男25例,女15例, 平均病程(14.9±7.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社区医生首先对患者进行编号, 将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疾病种类、肺功能等数据录入电脑,建立慢性阻塞性肺部患者的社区档案, 然后进行以下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

1.2.1 家庭氧疗 医生向患者讲解氧疗的目的、方法及作用。患者购买制氧机, 氧流量控制在2 L/min , 吸入时间>12 h/d。

1.2.2 运动指导及肺功能训练 缩唇呼吸:以鼻吸气, 缩唇呼气;呼吸肌训练:患者仰卧位, 吸气时闭嘴用鼻深吸气,呼气时缩回腹部略张口呼气;增加膈肌力量练习:平静呼吸,立位吸气, 前倾呼气; 平举上肢吸气, 双臂下垂呼气。

1.2.3 戒烟 包括主动戒烟和被动戒烟。使患者意识到戒烟的重要性, 减少患者与吸烟者的相处时间, 对于家庭中存在其他吸烟者, 必须告诉家属配合患者治疗。

1.2.4 营养指导 社区成立专门小组, 由医生、护士、营养师作为主要负责人, 根据患者日常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 制定饮食干预方法。要保证患者每次摄入足够的蛋白、热量、必需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冒的发生。

1.2.5 健康教育 社区医生要向患者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方法, 对患者的疑惑进行耐心解答。告知患者家庭成员共同帮助患者, 不仅对患者提供经济支持, 还要予精神安慰, 使患者得到足够的关心、安慰和支持, 让患者每日呼吸、运动训练得到坚持。

1.3 观察指标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采用加权平均方法, 即每一个问题根据以往的调查研究、经验和统计学处理得出不同的权重,对生活影响越严重, 权重越高, 分值越大, 3个部分分别得出其分值, 经过处理得出最后分值, 波动范围是0~100分。对生活完全没有影响是0分, 对生活极度影响是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肺功能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结果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肺功能情况比较

注:治疗前两组比较, 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 P<0.05;FEV1:1秒钟呼气容积, FVC:用力肺活量, MVV:最大通气量

时间组别例数FEV1(V/L)FEV1/FVC(%)FVC(V/L)MVV(L/min)治疗前对照组401.48±0.120.58±0.221.89±0.2857.58±12.54研究组401.49±0.110.57±0.211.90±0.2457.21±12.67 P>0.05>0.05>0.05>0.05治疗后对照组401.54±0.150.60±0.111.96±0.3660.39±15.24研究组401.88±0.250.72±0.152.87±0.6375.69±16.54 P<0.05<0.05<0.05<0.05

表2 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比较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次数(次)治疗后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分)对照组402556.2±12.8研究组40636.5±14.2 P<0.05<0.05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不仅在医院内, 也要延伸到社区。社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教育和治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可以成为患者的交流平台, 有利于患者间互通信息, 互相支持, 共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1]。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在接受社区综合干预后, 明显减少了慢性阻塞性肺部的急性发作次数, 气道症状获得改善。

首先饮食治疗应该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的基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消耗性疾病, 患者体内不同程度的代谢紊乱, 其中以氨基酸和蛋白质失调最明显。高蛋白饮食可增加蛋白质代谢产物的合成, 尤其适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补充支链氨基酸有助于患者纠正体内氨基酸、蛋白质代谢的失衡。此外患者也要补充微量元素, 干果、蔬菜、禽肉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高脂肪、高热量饮食, 戒烟戒酒。健康教育目的是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知识。通过呼吸功能训练, 可以增加膈肌的收缩能力, 改变患者肺的力学特性, 使气道阻塞情况好转[2,3]。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 因此在药物选择上要尽量避免昂贵药物, 提供有效、可行、经济的治疗方案, 医生要采取简化的治疗方案, 使方案简单、实施方便, 有利于患者药物服用的依从性[4]。

综上所述, 本次研究认为社区综合干预改善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 减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次数, 提高生活质量。

[1]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 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7, 30(1):8-17.

[2] 周甲东, 赵芝焕, 万崇华, 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客观指标及其关系的研究.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20):3362-3364.

[3] 林娜, 王晓芬.呼吸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 2011, 46(11):1082-1084.

[4] 王亚勤, 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中华老年病杂志, 2012, 47(1):25-27.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65

2015-05-21]

514300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人民医院内一科

猜你喜欢

阻塞性研究组急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症状与CAT评分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缬沙坦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