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2015-05-06欧少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
关键词:头位胎头难产

欧少玲

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欧少玲

目的 分析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 并为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方法 头位难产产妇156例, 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78例。参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自然分娩以及助产护理, 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徒手旋转胎头的助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通过不同护理干预方法, 参照组的剖宫产率为30.77%, 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16.67%,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参照组的新生儿发生胎儿窒息及胎儿窘迫现象多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 施以徒手旋转,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 使其变难产为顺产, 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 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 临床价值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徒手旋转;头位难产;助产护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生活水平以及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同时产妇对怀孕期的保健知识也随之增强, 使胎位异常导致的难产率降低, 但头位难产随之增多, 导致胎头难产的主要原因是胎头位置异常, 只有正确防治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才是降低头位难产的关键[1]。本研究将针对头位难产产妇的徒手旋转方法进行分析, 探讨其护理干预的具体方法及其效果, 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6月~2014年9月头位难产的产妇156例, 头位难产产妇选定标准:单胎, 术前检查胎儿状况, 胎心正常, 无宫内窘迫现象等不良反应。对产妇术前骨盆进行评价, 头盆评分≥10分, 除骨盆狭窄、畸形等,经阴道检查可见胎儿方位为横枕位或者枕后位, 且胎儿无颅骨重叠变形等情况。排除已经出现胎膜破裂的产妇;排除患有严重妊娠综合征、心功能异常的产妇。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 各78例。参照组患者年龄22~44岁, 平均年龄(28.12±4.8)岁, 孕周36~40周, 平均孕周(38.1±1.1)周, 枕后位产妇38例, 枕横位产妇28例, 经产妇12例;研究组患者年龄24~46岁, 平均年龄(29.13±4.2)岁, 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1.2)周, 枕后位产妇40例, 枕横位产妇28例,经产妇10例。产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自然分娩, 不对其进行任何的特殊护理。

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徒手旋转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术前需告知产妇排空膀胱, 如有排尿困难的产妇应可使用导尿管, 根据常规产程对其外阴进行消毒, 并对产妇施以阴道检查, 进一步了解产妇的宫颈扩张情况以及产妇有无水肿情况, 同时需要观察骨盆内径, 得以确定胎儿的位置。产妇在其子宫收缩期间的压力最好, 这时候需要护理人员迅速的将其右手伸到阴道内部, 并将其四指和拇指分开进而握住胎头, 在其宫缩时, 缓慢的将头部进行旋转, 根据最小径线将胎头旋转至枕前位, 其中右枕后需顺时针旋转, 旋转度数为45~90°, 左枕后需要再逆时针旋转, 旋转度数为45~90°, 正枕后位的旋转为135°[2]。在转位完成并成功后, 切勿急于将手指拿出, 需要等待其宫缩2次后,将其胎头固定为枕前位时, 鼓励产妇增强宫缩, 并告诉产妇屏气并慢慢的向下用力, 利于其胎头下降, 在其第3次宫缩以后, 需要观察胎头的衔接情况, 如衔接良好, 且其周围没有脐带脱落现象, 并感觉胎头下降, 方可将手指拿出。在20 min后需要对产妇进行常规的消毒, 观察胎儿的位置, 如果胎儿位置异常则认为第一次徒手旋转失败, 需要进行二次旋转, 其方法与第一次徒手旋转方法相同。此外, 在对产妇进行徒手旋转时, 需要与产妇进行沟通, 缓解产妇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 并在其旋转的过程中, 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转移产妇的疼痛感知, 进而提高其徒手旋转的成功率, 降低其剖宫产率[3,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 研究组的剖宫产率为16.67%,参照组的剖宫产率为30.77%, 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的胎儿窘迫率为15.38%, 新生儿窒息率为10.26%, 参照组的胎儿窘迫率为32.05%, 新生儿窒息率为34.62%,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的对比[n(%)]

表2 两组胎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胎头位置的异常是造成产妇难产的关键因素, 在其头位难产中占有85%的比例。头位难产的因素一般与产妇宫缩乏力、胎头俯屈不良以及骨盆狭窄相关, 通常情况下, 胎头在其盆底受压的时间如果过长, 会加大胎儿的缺氧几率, 进而会引发胎儿宫内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的情况[5]。此外, 胎头如果下降受到阻碍, 会增加产妇的产程, 且一般需要剖宫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产妇产后的感染、出血以及母婴损伤的几率, 因此必须重视头位难产, 密切观察产妇的产程, 及时发现其胎头的异常, 进而对其进行徒手旋转, 进而降低新生儿窒息以及剖宫产的几率[6]。根据相关的临床资料表明, 徒手旋转胎头的安全性较高, 且便于控制, 能够有效的将其胎头旋转为枕前位。但是在进行徒手旋转胎头时, 需要注意掌握好其旋转的时间, 并在旋转的过程中注意控制力度, 同时需要给予产妇相应的心理安慰, 转移产妇的注意力,降低其疼痛的程度, 且在其术前需要将产程详细的介绍于产妇, 积极与产妇进行交流, 增强产妇分娩的信心, 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本研究通过对两组产妇施以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可知, 研究组剖宫率、胎儿窘迫以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的低于参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对头位难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时, 施以徒手旋转, 能够减少产妇的痛苦, 使其变难产为顺产, 降低剖功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胎儿窘迫率, 在一定程度上为母婴健康提供了保障, 临床价值显著, 值得推广使用。

[1] 周广菊.徒手旋转在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9):47-48.

[2] 廖贵华.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徒手旋转应用分析.大家健康(中旬版), 2015(2):225-226.

[3] 张劲松, 勾显跃.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方位异常268例分析.海南医学, 2010, 21(15):70-71.

[4] 许淑兰.徒手旋转胎头辅以对侧卧位处理头位难产的临床疗效分析.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4(22):5-6.

[5] 王秋根.28例徒手旋转头位难产患者的临床分析.医学信息, 2013(16):541-542.

[6] 乔亚梅.头位难产682例临床分析.山东医药, 2010, 50(20): 100-10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4.157

2015-04-09]

526040 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产科

猜你喜欢

头位胎头难产
体位及上推胎头时机对胎头深陷骨盆转剖宫产术患者取胎头成功率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先娩后肩法在肩难产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158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分析
用三棱镜改善头位
胎头吸引术对母儿的影响
影响荷斯坦牛产犊难易的原因分析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研究
胎头旋转法治疗枕后位难产的临床效果分析
头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可行性研究
“土管修法”难产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