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窦结核并发眼眶结核1例报告
2015-05-06董金鑫韩雪立韩津梁郭俊男金龙海
董金鑫,韩雪立,韩津梁,郭俊男,金龙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41)
额窦结核并发眼眶结核1例报告
董金鑫,韩雪立,韩津梁,郭俊男,金龙海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放射线科,吉林长春130041)
眼眶结核(orbital tuberculosis)及鼻窦结核(tuberculosis of nasal sinuses)是少见的结核肺外表现形式,眼眶结核多为鼻窦结核病变蔓延至眼眶或原发灶结核经血行播散至眼眶,本例病例即为左侧额窦结核局部浸润并发左眼眶结核,随着结核全球发病率增高,鼻窦结核、眼眶结核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1岁,左眼无明显诱因疼痛伴眼球突出三周,伴头痛一个月,于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查体:左侧眼睑红肿、压痛,左侧眼睑水肿、结膜充血,双眼视力1.0,眼压:右眼:13mmHg,左眼:15mmHg。左眼向前下方突出,左眼转动受限。双眼MRI平扫加增强:左眼眶上区肌锥外可见梭形T1WI为稍高信号,T2WI为高信号,大小约为3.5cm×2.6cm×1.8cm,病变信号不均,左眼上直肌及左眼视神经受压,左眼上直肌增粗,动态增强扫描病变呈环状明显强化,左眼上直肌呈环形强化。左侧额窦内可见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信号不均,周围脂肪间隙模糊,病变与左眼眶内病变相通(图1A、B、C、D)。MRI影像提示:左眼眶内占位,鼻窦炎症。X线胸片:两肺纹理清晰,两肺未见活动性病变。行全麻下鼻内镜联合鼻外侧进路鼻窦开放术及眶内引流术。病理诊断:大体呈灰白组织团块,左侧额窦黏膜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并见肉芽肿性炎及较多坏死,病变形态符合结核。抗酸染色(+)、PAS(-)、六胺银(-)。
图1 左侧额窦结核并左眼眶结核轴位T1WI(A),轴位T2WI(B),冠状位T1WI(C),动态增强扫描(D)
2 讨论
最近几年,结核的全球发病率逐年升高,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造成了鼻窦结核及眼眶结核发病率的提高。眼眶结核可发生于眼眶任何部位,且多好发于中年女性,通常无其他系统性疾病,文献报道框内结核60%-80%为鼻窦源性,本例病例无肺结核症状,为左侧额窦直接感染结核并发左侧眼眶结核。眼眶结核临床症状多起病急,多以单侧眼眶受累,病变区眼睑红肿,伴有压痛,球结膜水肿、结膜充血,病变随之呈慢性进行性病变,迁延时间长,累及眼内肌及视神经可造成眼球运动障碍及视力下降。眼眶结核可造成骨质破坏,严重者可见死骨形成,易被误诊为眼眶恶性肿瘤。
眼眶结核在MRI上常表现为肿块影,边缘欠清晰,T1WI上表现为稍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眶脂体常受累,动态增强扫描为不均匀强化,眼肌受累时可引起眼肌增粗,增强扫描可见环行强化信号,鼻窦源性可见相邻鼻窦内异常信号,病变多与眼眶内病变相同。由于眼眶结核发病率低,误诊率较高,影像学特征不典型,但随着结核发病率的逐年增加,鼻窦结核及眼眶结核的发病率随之增加,对本病应给予重视,原发结核病灶有助于疾病诊断。本病应与急性鼻窦炎眶内播散、眶内炎性假瘤、眼眶急性蜂窝织炎相鉴别,本例鉴别困难,主要依靠病理诊断,当常规激素及抗生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怀疑本病。经手术治疗及全身系统抗结核治疗,病人预后良好。
[1]李昌林,夏瑞南,姚先莹.眼眶结核-附1例报告[J].华西医大学报,1996,27(4):438.
[2]王秋梅,李冀文,刘淑贞.鼻窦结核并发框内结核一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4):256.
201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