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2015-05-05关晖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患侧分值脑出血

关晖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关晖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110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双盲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5例。研究组患者入院后3 d给予早期康复护理, 对照组入院后2周给予康复护理。结果 干预6个月后, 研究组Barthel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为其早日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推广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脑出血;日常生活能力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非外伤性的血管破裂性出血, 多数幸存患者可遗留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及语言吞咽障碍等症状,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及生存质量[1]。目前,脑出血患者的康复目的是将其残存的机体功能最大限制的发挥, 以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促使其尽早返回家庭与社会。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对55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收效确切,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10例, 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出血相关诊断标准确诊, 且经MRI及头CT检查证实;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方法及内容知情, 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手术治疗者;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者;严重脏器疾病者;意识不清、认知障碍者。研究组男30例, 女25例;年龄32~84岁, 平均年龄(58.6±5.5)岁。对照组男31例, 女24例;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58.5±5.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调控血压、脱水降颅压处理。对照组入院后2周给予康复护理。研究组在生命体征平稳,且病情无进展的状态下, 于入院后3 d时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具体的康复护理方法如下。

1.2.1 良肢摆放护理 良肢位是指患侧肢体处于抗痉挛的体位。取仰卧位时, 可将枕头放置在患侧肩胛下, 充分前伸肩关节, 然后将一长枕放置于患侧大腿及臀部下方, 使膝关节屈曲, 髋关节内旋。取侧卧位时, 前伸患侧上肢, 健侧上肢置于稍后方或体上, 保证患侧髋关节后伸, 屈曲膝关节,背屈踝关节。取健侧卧位时, 前伸患侧上肢于枕头上, 将患侧下肢稍屈放于枕头上, 健腿自然屈曲。每2小时进行1次翻身。

1.2.2 被动活动护理 急性期患者每天进行2次被动活动.20 min/次, 内容包括:肩并节内旋、外旋、外展、屈曲, 膝关节、肘关节屈伸, 拇指的对掌与外展, 手部及腕部关节伸展,前壁外旋, 踝背屈, 髋关节内旋及伸展等。被动活动时应注意控制力度及范围, 切勿操之过急。

1.2.3 主动运动护理 在患者病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鼓励患者进行床上肢体运动。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变换体位、翻身的方法以及健侧带动患侧的主动运动。运动初期应控制好运动量, 根据病情好转程度逐渐增加幅度与次数。

1.2. 4 生活能力护理 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手部灵活性、技巧性及四肢精细的训练方法, 通过正确的姿势反复进行抓木钉、拔珠算、投球等技术性练习, 以及洗脸、进食、洗澡、洗手、刷牙、穿衣服等日常生活活动, 尽量减少对他人的依赖。

1.3 观察指标 随访6个月, 通过Barthel评估表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内容包括:小便、大便、转移、穿衣、修饰、活动、洗澡、吃饭、上楼梯10个项目, 满分100分, 分值越高说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前Barthel分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 研究组Barthel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分值变化对比(±s, 分)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分值变化对比(±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bP<0.05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研究组5.25.52±6.56a73.54±8.45b对照组5525.53±6.5547.32±6.52 t 0.54513.256 P>0.05<0.05

3 讨论

脑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 受病灶及血肿的影响, 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枢神经损伤及运动神经元损伤, 单纯应用药物治疗已无法取得显著的肢体功能恢复效果。康复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单元, 有效强化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及可塑性。有资料显示, 脑出血前3个月是各项机体功能的最佳恢复时期, 传统的康复护理往往在患者恢复期(脑出血2周后)时才开始;然而, 目前许多观点认为在患者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症状无进展的情况下,尽早开展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2]。

本院对55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收效显著。其中早期良肢摆放能够预防肢体及关节的变形;主动活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保证关节软骨面的正常生理活性,预防关节的退行性变化;被动运动能够强化中枢神经的紧张程度, 避免长期卧床所致的机体生理功能衰退、肌肉废用性萎缩及关节畸形;被动运动突触活化了大脑休眠状态, 使脑功能、再生机制得以重组;生活能力护理是促使患者恢复至病前状态的关键环节。通过反复、认真的体验与训练, 可以帮助患者掌握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 充分伸展肢体, 不仅强化了机体机能, 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有学者对56例脑出血患者在入院后48 h内实施了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发现该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常规对照组[3]。本文研究结果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组患者6个月后Barthel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为其早日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推广应用。

[1] 曾丽媚.早期康复护理在基底节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0(4):152-153.

[2] 陈爱文, 李琦.基底节脑出血偏瘫132例早期康复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2):101-102.

[3] 刘桂梅.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22):90-9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187

2015-06-29]

113001 抚顺市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一病房

猜你喜欢

患侧分值脑出血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芍梅化阴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更 正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模糊学方法在观赏石鉴评权重评估法中的应用》一文的补充说明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