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治疗58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5-05-05朱戊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快速性钙通道阻滞剂

朱戊冲

朱戊冲

目的 观察评价地尔硫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静脉输注地尔硫治疗, 观察其疗效及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 有效率为84.48%, 有效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心率、射血分数、QT离散度(QT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6个月, 复发7例, 复发率12.07%。结论 地尔硫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 但停药后复发率仍较高, 可作为缓解用药。

心律失常;钙通道阻滞剂;临床疗效

心律失常是指心率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或多项异常的病理表现, 是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可加重心脏疾病, 加速心力衰竭进展, 甚至可引发猝死, 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理类型之一, 可分为期前收缩、心动过速、扑动与颤动等多个类型, 我国每年约有50万人死于心源性猝死, 其中90%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及时纠正、有效纠正快速性心律失常非常必要, 有助于减轻心脏负荷、心肌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本院以地尔硫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58例,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的心律失常患者58例, 其中男23例, 女35例, 年龄18~78岁, 平均年龄(45.4±12.6)岁。频发室性早搏14例, 频发室性早搏伴短阵室速27例, 室性心动过速17例。冠心病34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例, 扩张性心肌病4例, 亢进性心脏病5例, 肺源性心脏病5例, 无器质性心脏病5例。器质性心脏病病程1~14年, 平均病程(5.1±3.1)年。排除标准:①严重低血压、心源性休克;②持续窦性心动过缓、Ⅱ和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或病窦综合征、窦性停搏;③严重心力衰竭;④药物过敏;⑤妊娠或哺乳期女性。

1.2 方法 急性发作治疗:①给予急诊急救.12导联心电图诊断为心律失常;②常规心电监护,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功能, 对于有心力衰竭表现者给予抗心力衰竭治疗, 对于有原发性心脏器质性疾病者, 对症治疗;③给予地尔硫静脉注射.1 μg/kg, 期间同时进行心电监护、生命体征监测, 记录患者血压、心率, 如副作用、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表现, 每隔10 min增加1 μg/kg, 最大达到5 μg/kg。期间血压应≥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据血压与临床症状, 调整用药。24 h后复查超声心动图。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 有效49例(84.48%), 无效9例(15.52%)。有效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心室率、射血分数、QT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1~6个月, 复发7例, 复发率为12.07%。

表1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n=49)

表1 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情况对比(±s, n=49)

注:治疗前后比较, P<0.05

时间舒张压(mm Hg)心室率(次/min)射血分数(%)QTd(ms)治疗前97.2±8.1151.8±7.136.5±2.044.1±2.5治疗后89.5±6.7 91.6±17.244.2±2.435.1±3.4

3 讨论

快速性心律失常病因较复杂, 主要原因包括新陈代谢异常如体内电解质失衡、内分泌失调、情绪激动、心脏病以及咖啡因、尼古丁等化学成分摄入过量。其处理路径基本成熟,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应进行电复律, 对于稳定者, 应鉴别疾病类型, 对症治疗, 对于宽QRS心动过速应做好鉴别诊断, 若为室上速、室速, 应行进一步评价治疗, 若真的不明且心功能较差, 应进行电转复或给予胺碘酮等强效药物治疗[2,3]。药物是终止发作的主要方法。

本次研究中, 以钙通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有效率84.48%, 疗效较好, 患者心脏功能提升。需注意的是, 停药后1~6个月, 复发率高达12.07%, 疗效呈现剂量依赖, 患者病因未祛除, 钙通道阻滞剂仅可作为维持治疗手段, 对于急性发作、病情较重患者, 还应根据患者具体表现, 进行个体化治疗。

[1] 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08-2009.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25-56.

[2] 叶任高.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0-56.

[3]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1):3-21.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diltiazem in the treatment of 58 tachyarrhythmia patients


ZHU Wu-chong. Guangdong Chaoan
Distrcit Guxiang Central Health Hospital, Chaozhou 515647, China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clinical effect by diltiazem in the treatment of tachyarrhythmia. Methods A total of 58 patients with tachyarrhythmia received diltiazem by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treatment. Their curative effects and changes of related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was 84.48%. The difference of diastolic pressure, heart rate, ejection fraction, and QT dispersion (QTd) in effective patient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Follow-up lasted fo.1~6 months, and it showed 7 recurrent cases, with recurrence rate a.12.07%. Conclusion Diltiazem provide good effect in treating tachyarrhythmia. However, it can be used as relief drug due to high recurrence rate after its withdrawal.

Arrhythmia; Calcium channel blockers; Clinical effect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12

2015-05-04]

515647 广东省潮安区古巷中心卫生院

猜你喜欢

快速性钙通道阻滞剂
蝎毒肽作为Kv1.3离子通道阻滞剂研究进展
一种提升三浮陀螺标定快速性的磁悬浮结构优化设计
重磅试验 CLARIFY:稳定心绞痛β受体阻滞剂的长期获益收到质疑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体船快速性仿真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体会
地尔硫卓联合地高辛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快速性房颤的疗效评价
22000kW深水三用工作船快速性分析
T型钙通道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进展
调节灵敏度训练联合M受体阻滞剂控制近视发展60例
豚鼠心肌组织Cav1.2钙通道蛋白的提取与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