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支持对NRS2002评估≥3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2015-05-05尹平辉杨炼阳辉杨玉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2期
关键词:吸收率结核病肺结核

尹平辉 杨炼 阳辉 杨玉芳

营养支持对NRS2002评估≥3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尹平辉 杨炼 阳辉 杨玉芳

目的 了解营养支持对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方法 56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8例。两组均接受标准耐多药治疗, 对照组标准饮食不足部分予静脉补充,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肠内营养粉。观察1个月后的营养状况、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1个月末NRS2002 营养风险初筛≥3分病例数分别为8例和17例, 病灶总吸收率为42.9%和17.9%, 总不良反应率为53.6%和89.3%,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支持可改善NRS2002评估≥3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营养状况, 提高疗效, 减少不良反应。

营养支持;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耐多药肺结核

WHO认定我国是27个多重耐药/广泛耐药(MDR/XDR)高负担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1]资料显示, 我国耐多药肺结核(MDR-TB)率6.8%, 新患者5.4%, 复治患者15.4%。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由于新药研发困难, 目前治疗方案主要是增加药物种类, 延长治疗时间,这必然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 患者中断药物治疗, 治愈率下降, 寻求药物以外的新的方法来提高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成为临床医师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本文旨在探讨营养支持对有营养风险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2011年9月~2013年1月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被纳入全球第五轮基金项目的MDR-TB[2]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3]评估≥3分患者5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8例。其中男32例, 女24例;年龄15~61岁, 平均年龄(50±15)岁;参加研究前须签署知情同意书。入选标准: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 经菌种鉴定为分枝杆菌, 药敏试验证实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排除标准: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及摄入障碍等疾病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n,±s)

表1 两组基本情况比较 (n,±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性别年龄(岁)BMI(kg/m2)男女治疗组28181042.6±7.418.7±5.5对照组28141444.1±5.918.4±6.3

1.2 方法

1.2.1 营养状况评估 按照NRS2002营养风险初筛表进行初筛, 符合条件者进入NRS2002复筛并计分, 总评分包.3个部分的总和, 即营养状态评分(0~3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0~3分)、年龄评分(年龄≥70岁加1分)。

1.2.2 治疗方案 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耐多药治疗方法6 Z Am(Cm)Lfx(Mfx)Pto Cs/18 Z Lfx(Mfx)Pto Cs(Z:吡嗪酰胺;Am:阿米卡星;Cm:卷曲霉素;Lfx:左氧氟沙星;Mfx:莫西沙星;Pto:丙硫异烟胺;Cs:环丝氨酸)。用药方法:.1.6 g/d, Am(Cm) 0.75 g/d(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 Lfx 0.75 g/d, Mfx 0.4 g/d, Pto 0.5 g/d(<60 kg)、0.75 g/d(>60 kg)及Cs 0.5 g/d(<60 kg)、0.75 g/d (>60 kg)。治疗期间同时口服维生素B6.30 mg/d。对照组标准饮食不足部分予静脉补充,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肠内营养粉(安素)3次/d, 55 g/次, 两组每周进行NRS2002 营养风险评估直到NRS2002 营养风险初筛≤3分为止。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 连续2个月痰菌阴性且不再复阳为阴转。治疗前痰涂片3次, 痰培养结核菌加药敏试验1次;治疗后1个月末痰涂片3次, 痰培养加药敏试验1次。②X线胸片变化情况: 治疗前摄胸片1次,治疗后1个月末复查胸片1次。每次胸片均记录病灶部位、范围、大小、空洞。评定方法依照1982年全国结核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结核病化疗疗法》[4]中的有关规定:病灶吸收>1/2为显著吸收;病灶吸收<1/2为吸收;病灶无明显变化为无变化。总吸收率=显著吸收率+吸收率。

1.4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①胃肠道反应:观察患者服药后有无恶心、呕吐、食欲下降或厌食等。②肝肾损害及血液检查:每月常规做肝功能及血、尿常规检查。③神经精神系统:患者有无头昏、无头晕、失眠、幻听、耳呜、腱反射增强或减弱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1个月后对照组和治疗组NRS2002营养风险初筛≥3分病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1个月后NRS2002 营养风险初筛≥3分病例数比较(n)

2.2 1个月后两组病灶吸收率比较 治疗1个月末时对照组和治疗组病灶总吸收率分别为17.9%和42.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病灶吸收率比较 [n(%)]

2.3 1个月后两组痰菌阴转率比较 观察治疗组和对照组1个月末痰菌阴转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1个月末痰菌阴转总有效率比较[n(%)]

2.4 1个月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发生药物不良总反应率分别为53.6%和89.3%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有1例患者因较严重神经及精神症状表现为抽搐、抑郁和自杀倾向, 考虑与环丝氨酸有关, 予停用环丝氨酸, 静脉滴注维生素B6后症状消失, 其他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在予对症处理后都完成了抗结核治疗。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 讨论

结核病的发病是人体的防御功能与结核杆菌斗争的结果。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 容易发生结核感染、结核灶恶化扩散以及结核的重新活动。结核病是一种与营养不良相关的传染性疾病, 结核病高发人群多伴随贫穷落后和低收入, 肺结核患者合并营养不良高达88.6%[5], 营养不良一方面可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 增加结核病的易感率和发病率[6]。营养不良对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影响, 细胞免疫是宿主抵御肺结核的关键, 营养不良是肺结核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导致结核病灶迁延不愈。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前必需对患者的营养现状作出正确判断, 以便合理地进行临床营养治疗。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是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ESPEN)于2002年推荐使用的新的营养筛查工具, 它结合了四方面的内容:人体测量(使用了BMI), 疾病结局和营养支持的关系, 近期体重变化, 近期营养摄入变化, NRS2002评分方法有以下优点:简单易行, 有利于医患沟通, 医师、营养师和护士均可操作[7].2005年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常委会推荐NRS2002作为国内营养风险筛查工具[8]。研究表明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3分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在进行营养干预后, 治疗组和对照组1个月后NRS2002评估≥3分的病例数分别为8例和17例,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营养支持对NRS2002评估≥3分耐多药肺结核患者有效;1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总吸收率和药物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谭守勇等[8]观察到的肺结核的疗效与营养状况改善有明显相关性相一致, 两组痰菌1个月总阴转率无统计学差异, 可能是观察时间太短。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与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后, 白蛋白升高, 药物与蛋白结合量增加, 游离药物减少有关, 药物不良反应降低能提高患者抗结核药物的依从性减少中断治疗机会。因此, 在耐多药肺结核病治疗中, 要注意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估, 及时补充足够营养, 增强免疫功能, 减少负氮平衡, 有利于机体的修复,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提高治愈率。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观察时间较短, 病例数太少, 研究结果还有待以后更多的样本数, 更长的观察时间来验证。

[1]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技术指导组, 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办公室 .2010年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中国防痨杂志.2012.34(8):485-508.

[2] 中国防痨协会.耐药结核病化学治疗指南(2009).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7):485-497.

[3] Kondrup J, Allison SP, Elia M, et al. 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2002. Clinical Nutrition.2003.22(4):415-421.[4]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会.肺结核化学疗法.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2, 5(6):381-385.

[5] 谭守勇, 谢茂灿.营养不良与结核病的发病和治疗.中国防痨杂志.2004.26(2):110-113.

[6] Macallan DC. Malnutrition in tuberculosis.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1999.34(2):153-157.

[7] 陈伟, 蒋朱明, 张永梅, 等. 欧洲营养不良风险调查方法在中国住院患者的临床可行性研究.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5.13(3):137-141.

[8] 谭守勇, 陈洪光, 关玉华, 等.营养辅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临床肺科杂志.2005.10(2):147-150.

Influence b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NRS2002.3 points

YIN Ping-hui, YANG Lian, YANG Hui,
et al. Ward Nine, Hengyang City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Hengyang 421001, 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influence by nutritional support on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NRS2002.3 points. Methods A total of 56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NRS2002.3 poi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28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standard multi-drug resistant treatment.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supplement for standard diet,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enteral nutritional powder. Nutrition status, 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1 month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contained 8 cases an.17 cases of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NRS2002.3 points at the end o.1 month. Their lesions total absorption rates were 42.9% an.17.9%, and their total adverse reactions rates were respectively 53.6% and 89.3%.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Nutritional support can raise nutrition status, improve curative effect, and reduce adverse reactions in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patients with NRS2002.3 points.

Nutritional support;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NRS2002; Multi-drug resistant tuberculosis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2.008

2015-05-15]

421001 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九病区

猜你喜欢

吸收率结核病肺结核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LF冶炼低碳铝镇静钢钙处理吸收率影响因素研究
T-SPOT.TB在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效果的监测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72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