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词“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研究
2015-04-29芮丹谌莉文
芮丹 谌莉文
摘 要:颜色隐喻认知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工具。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基本颜色词“白”的非颜色领域词汇进行范畴划分和翻译认知分析。研究发现:1.根据“白”所在的不同领域,主要分为人物品质、情感类,社会生活类,政治类。2.颜色词“白”所在的非颜色领域在英译过程中可以通过隐喻机制进行解读,主要表现为三类隐喻思维:从物质域投射至情感域,从精神、颜色域投射至生活域,从生活、颜色域投射至身份域。3. 根据隐喻认知模式,可采取明喻(加喻底)、意译、改换喻体等不同翻译策略。
关键词:颜色词“白” 认知 隐喻 翻译
一、引言
人类的认知以及语言的发展离不开人类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和经验。颜色词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国外对颜色词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并在那以后取得了一定价值的研究成果(Gladstone,1858;Geiger,1880;Berlin & Kay,1969)。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 and Evolution(Berlin& Kay,1969)一书作为基本颜色认知研究方法的开篇,影响力最为深远。国内对颜色词的研究多从修辞、语义等角度入手分析。王玉英(2004)從修辞的角度对汉语的“白”和英语的“white”进行了国俗语义(“语义反映概念时所增添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的对比。宋伟华(2008)从历时角度追溯颜色词“白”和“white“的语义演变历程。宋伟华(2010)从语义角度归类分析了颜色词“白”和“white”的常见译例。朱志梅,张品(2008)分析了英汉语言中的基本颜色词“白”和 “white”,旨在比较分析不同语言中基本颜色词认知语义结构的共性和个性。
现有研究从认知角度研究颜色词的不多,对英汉基本颜色词进行认知分析的就更少了,且大多从语义对比角度出发,对基本颜色词翻译过程中的隐喻认知机理并没有专门研究。隐喻认知是“白(white)”的词义由颜色域向非颜色域扩展和延伸的主要手段之一,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认知是在认知基础上,通过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结构映射这样的心理运作机制而产生的结果”(赵艳芳,2001:12)。Lakoff and Johnson(1980:6)将隐喻从语言层面提升到人类思维的高度,形成了概念隐喻的理论。概念隐喻的核心是隐喻的映射。一个隐喻通常是通过系统的跨域映射(mapping)而产生的,它由两个概念域组成:源域(source)和目标域(target)。“白”作为基本颜色词,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认知域存在着外在表象和内在特征的联系,当人们把对其的认知投射到其他认知域上,如人物性格、情感等范畴时,颜色词“白”便会与这些抽象范畴之间产生某种相似性,引起人们的联想,形成关于“白”的颜色隐喻认知。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认知观为视角,剖析基本颜色词“白”在英译过程中究竟如何进行认知处理,从而实现从颜色域到非颜色域的投射。首先对“白”在汉语中被投射到的非颜色领域进行范畴分类,在此基础上完成隐喻跨域认知分析,最后总结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二、“白”的非颜色领域范畴分类
根据汉语辞源学词典《说文解字》(现代版)(许慎,2005 ),“白”乃“西方之色也,用以指物色白”。《朗文当代英语辞典》(1995:1633)对“白”的一个基本释义是:指牛奶、盐、雪的颜色。从辞源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可将“白”的意义视为指某种具体物体的颜色,这一语义仍视为“白”的原型意义,仍属颜色域,其他意义是在原型意义基础上经隐喻、转喻认知而形成的,本文称其为“白”的非颜色领域。本文关于颜色词“白”的语料主要来源于《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
下面着重从认知的视角探讨颜色词“白”的隐喻认知,将“白”的非颜色领域范畴大致分为三类:人物品质、情感类,社会生活类,政治生活类。
(一)人物情感、品质类
心理学把情感定义为:“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从这个定义可以了解到:情感是一种主观体验、主观态度或主观反映,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人的品质主要指人的思想、行为习作风所显示的本质。“白”在非颜色领域中关于人物情感类的解释有:
善良、纯洁、纯真(如:白衣天使、白心)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大白于天下)
廉洁、公正(如:白璧青蝇)
无知、失败(如:白痴、白旗)
由上可见,人物情感、品质都是抽象概念,且一般通过“白”加上其他词汇构成一个具体事物来表达这种抽象概念。
(二)社会生活类
所谓社会生活,在广义上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上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白”在非颜色领域中关于社会生活类的解释有:
丧事(如:红白喜事)
错误(如:白字先生)
朴素的(如:白开水)
无用的(如:白费力气)
与晚上相对的(如:白班)
空、无(如:白卷)
年久、年老(如:白头到老)
由上可见,关于社会生活类的词汇与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习俗、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三)政治生活类
政治生活在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包括政治机关、政治任务、实践活动、政治身份等。“白”在非颜色领域中关于政治生活类的解释有:
官方、警方(如:黑白两道)
政治反动的(如:白色恐怖)
合法的、正大光明的(如:白色收入)
没有官职的(如:白丁)
由上可见,关于政治生活类的的词汇,反映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政治生活,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沿革。
三、“白”在英译过程中的隐喻认知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本质是认知,隐喻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应以认知为取向,它不仅是语言形式的转换,更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是译者作为翻译主体的积极思维认知活动,是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理解原语文本,确定隐喻翻译策略,译成目的语文本,传递文化信息的过程(张广林、薛亚红,2009)。因此,当译者发现源域的某些实体与目标域的实体蕴涵不一致时,要努力做到发现源域的本体和目标域的喻体之间的相似性和联想性,从而进行思维投射。
(一)从物质域到品质域
人物的情感和品质属于抽象范畴,在中文里一般都会通过某一和“白”相关的具体意象来表示。关于这一类的词汇,需要发挥联想。首先理解“白”在这一具体意象中的含义,再结合整体认知,将该词汇从具体的物质域映射到抽象的人物情感、品质域中,完成跨域理解。
(1)五岁的孩童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
(2)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在隐喻认知模式下,例(1)中的“洁白无瑕的纸”是整句话凸显的部分。白色是雪花、白云、白玉等的颜色,这些白色的事物都有着纯洁的特性,就好比一张光洁的纯白纸张,令我们想到社会生活中身着白衣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救死扶伤的行為中包含着善良、纯洁的义项。句子的“洁白无瑕的纸”说明孩童性格单纯善良,没有污点。我们在翻译时,把“洁白无瑕的纸”从物质域映射到“单纯”这一抽象的人物品质域中,既完成了隐喻认知,实现了跨域理解,同时也能够为英汉民族所共同理解,使得译文信息的传递更加准确。
例(2)中的句子,出自唐·陈子昂《胡楚真禁所》的诗,“白璧”顾名思义指洁白的玉。白玉质感通透,让人联想到一汪清透的池水,在日光下泛出点点磷光,因而可以和“透明、光明”等词联系起来。当人们想到正大光明时,总会联想到人的处事作风,因而“白璧”又可以指官员具有廉洁、公正等美好的品行。同样的,句子中的“青蝇”可做相似联想。我们在翻译时,把“白璧”这一具体的物质认知域映射到抽象的人物品质域中,旨在表达人物品行清廉,从而在人物品质域内进行英译,使得句子脱离汉文化的束缚,为英民族所理解。
以上两个例子,均是通过具体意象所代表的含义进行联想,然后同生活中其他相似的事物相联系,从而引申出人物品质域的隐藏含义,顺利完成了跨域认知,为接下来的英译打下了基础。
(二)从精神、颜色域到生活域
社会生活类的词汇与人类生活发展的历史、习俗、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因而理解这一类的词汇就需要结合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社会经验等进行联想。
(3)他是一个白字先生。
(4)自古以来,我国对红白喜事就十分注重。
在例(3)中,白色的东西,往往因其近乎透明的性质,容易被人们在观察万物时忽视。在这种认知表现的基础上,“白”被赋予了“空、无”的性质,人会因缺少知识而表现的无知,这种缺少与“白”的“空”又有了隐喻的基点,衍生出无知的义项。在此借用隐喻认知,把精神域里的内容“无知”映射到了生活域,这样就能把“白字先生”在汉语文化中代表错误、无知的义项翻译成相应的英语词汇,完成跨域翻译。
例(4)中的句子,在英文中,“white”为喜庆之色,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是一个禁忌词。在古代,国君死了,天下缟素;长辈去世,举家戴孝,身着白衣。在这种认知下,将“白”从颜色域映射到了生活域,赋予其“死亡、丧事”的义项,避免了因中英文化差异而造成西方读者对“白”的错误理解。
以上两个例子分别结合了“人会因缺少知识而表现得无知”这一社会经验,以及“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死亡”的背景作为基础,然后再在这一基础上进行认知分析。
(三)从生活、颜色域到政治身份域
政治生活类的词汇,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政治生活,体现一个民族的历史沿革。理解这一类的词汇,需要依据国家的政治背景,将“白”的本义同形容政治类的词进行联想,同时需注意不同国家间政治背景的差异。
(5)黑白两道实在是很难分辨,尤其是在中国!
(6)往来无白丁。
例(5)中的句子,“白道”从字面看很难联系到政治层面。在隐喻认知模式下,“白”是一种亮度很强的颜色,使人联想到“明亮、光明”,从而进一步联想到“正义、合法”等义项,继而想到代表正义的职业——警察。同样的,“黑道”指犯罪团伙,通过相似联想,想到具体的犯罪组织“黑手党”,两者喻义对等,实现了从生活域到身份域的映射,巧妙地避免了因中西文化内涵不对等而引发语义表达不明确的麻烦。
在例(6)中,白色的特点是没有色相,它缺少任何事物的点缀。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白色是“平民之色”。在中国古代,皇帝有明黄色的龙袍,各级官员身着不同颜色、图案的官服,有着严格的等级划分,普通老百姓则多穿一些粗布织成的衣服,没有任何图案。衣物上的无图案与“白”的“无色相”又有了隐喻的基点,在这种认知下,“白丁”衍生出“无官职,地位低下的平民百姓”的义项,将“白”从颜色域投射到了身份域,使得译文更容易为英民族接受。
以上两个例子,结合了英汉国家的政治文化背景,再进行相似联想,实现了跨域认知。
四、颜色词“白”的隐喻认知翻译策略
(一)隐喻—明喻(加喻底)
由于文化背景、思维习惯和认知环境等不同,非本民族读者可能很难理解其中的隐喻,把原文隐喻转换成明喻的一个最突出的优点是能保留和原文一样的形象概念,还能避免突然出现的隐喻对读者造成的冲击,因此达到逼真的效果。(黄丽媛、孙芳琴,2011)
(7)五岁的孩童是一张洁白无瑕的纸。
译文:Five-year-old child is as naive as a piece of white paper.
若直接按照中文的表层意思翻译,英语国家的读者很难理解其中隐含的“纯真”比喻。这里将孩童的“纯真”明喻成“洁白无瑕的纸”,既有效地表达了句中隐含的含义,又能令读者深入了解汉民族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意译
在翻译某些具有文化特色的隐喻表达时,译者有时需要舍弃喻体形象,采用意译的方法,以利于读者理解。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熟悉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深谙其喻义,才能为目的语作者所接受。
(8)他是一个白字先生。
译文:He is the person who always wrongly write a character.
原文“白字先生”在英文中找不到直接对应的译文。译者首先须对“白字先生”在汉民族中所代表的的文化意义进行认知,从而得到“无知”这一义项,再采取意译的翻译策略,用相对应的英文进行跨域翻译。
(三)改换喻体
不同民族所依存的自然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等存在着诸多差异,从而造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念。同一事物相同的概念隐喻反映在语言中也是不同的,英汉语在表达同一概念时常常会选择不同的源域,采用不同的喻体。在处理这种不对应现象时,译者可采取改换喻体的方法,译为与目的语中喻义对等的表达。
(9)黑白两道实在是很难分辨,尤其是在中国!
译文: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mafia and police especially in China!
在汉民族文化中,根据隐喻认知,“黑白两道”分别指的是正义和犯罪的组织,用“黑白”两个喻体指代这两类组织。然而在英民族文化中并没有此类用法,翻译时,需要采取改换喻体的策略,将其转化成英民族能理解并接受的“police(警察)”和“mafia(黑手黨)”这两个常见喻体,实现两者喻义对等。
五、结语
颜色词“白”的各种隐喻用法与人类对世界的认知方法和认知思维密不可分,都可以用隐喻认知机制进行解读,从而在此基础上完成互译。本文对“白”所在的非颜色领域范畴进行了语料整理和分类,并以此进行了隐喻认知分析,发现“白”英译过程的隐喻认知模式涉及三种类型:第一,从物质域投射至情感域;第二,从精神、颜色域投射至生活域;第三,从生活、颜色域投射至身份域。根据隐喻认知模式,翻译时可分别使用明喻(加喻底)、意译、改换喻体等翻译策略。同时,译者需深入了解英汉民族之间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才能更好地进行认知转换,使译文更准确、生动。
参考文献:
[1]Berlin R.& P.Kay.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ityand Evolution[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2]Lakoff,G.&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关长平,文倩.中英颜色隐喻“白/white”的对比[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4]韩凯华.从认知角度看颜色词“白/white”的隐喻用法[J].语文建设,2012,(4).
[5]黄海军,马可云.隐喻认识观照下的颜色隐喻及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9,(5).
[6]宋伟华.汉英颜色词“白”和“WHITE“的语义演变及用法比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宋伟华.汉英颜色词“白”与“white”之语义韵比较及翻译[J].中国科技翻译,2010,(3).
[8]王玉英.汉英颜色词“白”之国俗语义探析[J].修辞学习,2004,(5).
[9]肖坤学.论隐喻的认知性质与隐喻翻译的认知取向[J].外语学刊,2005,(5).
[10]张广林,薛亚红.隐喻的认知观与隐喻翻译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11]张祝祥,杜凤兰.英汉基本颜色词“黑”“白”的认知语义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5).
[1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13]朱志梅,张品.从认知角度分析英汉基本颜色词“白”的语义[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3).
(芮丹 谌莉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