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场合古语口译英译过程的语境重构研究
2015-04-29蒋嘉妮谌莉文
蒋嘉妮 谌莉文
摘 要: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理论,以习近平主席在比利时的演讲为研究材料,考察外交场合古语口译英译过程中的语境重构思维表征,构建了包含社会(Society)、文化(Culture)、情感(Emotion)、趋势(Tendency)的古语口译英译语境重构模型(SCET)。研究发现,外交场合古语口译涉及古代到现代、国内到国外双重语境框架运作。英译过程中持续发生语境重构,具体表现为文化调适、历史对接、趋势预设等方式。语境重构机制的运作有助于降低外交场合古语口译的难度。
关键词:框架语义学 外交场合 古语 口译 语境重构
一、引言
语言与语境相伴而生。语境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理论概念,构成语境的各种抽象因素决定了话语的形式、话语的合适性和话语的意义(Lyons,1977:572)。口译中的语境不仅涉及外在客观条件,还与说话者的主观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谌莉文,2010:26)。本文所言语境重构是指译员通过语境推理,重新整理组合两种话语结构所依赖的各种框架,是构造新语言环境的过程,可以使目标语听众准确获悉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古语作为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了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经常引用于外交场合宣传中国形象。由于口译过程涉及古代到现代、国内到国外等多重思维转换,简单的直译或意译并不能准确重现源语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本文旨在探究古语英译过程中复杂的话语环境,剖析外交场合古语口译英译过程的语境重构思维。
二、相关研究
Selevsky(1993)认为口译是一种与情境有关的复杂交际行为;Setton(1999:87-88)则详细讨论了同声传译中的语境化问题;Pochhacker(2004:15)从社会交往功能的角度划分了两个层面的话语环境:个体和机构。在国内,许多学者也做过口译相关的研究:廖开洪(1997:15-17)分析了即席口译过程中的理解障碍,认为这些障碍主要是由于词句的理解错误、情境的忽略、背景知识的缺乏和文化的差异造成的;李锦、廖开洪(2002:45-47)就如何在口译时适应语境进行了初步探讨和分析;宋姝彧(2005)从关联角度证明了口译中语境的重要性;董燕萍、王斌华(2013:19-23)赞成口译过程两阶段解读:源语理解和译语产出;孙鹤瑜(2013)从顺应理论出发,分析了译员如何动态顺应语境的过程;谌莉文(2010:24-26)首次提出了口译双重语境认知构建的思想,认为口译语境概念框架主要涉及在场与不在场两大基本范畴概念。在场具有既定性,包括语言、技术和情景等要素;不在场具有隐蔽性,涉及社会文化、情感和趋势等要素。
文献表明,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口译的研究成果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口译的特点和障碍;二是研究口译的策略和技巧;三是探究口译语境的重要性及其特点。随着研究的进展,口译语境认知构建开始引起关注,但对于口译过程中由于语境变化所必须进行的框架重构尚未得到细化研究。
在20世纪70年代末,Charles J.Fillmore首先在格语法(Case Grammar)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了框架语义学(Frame Semantics)。基本观点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我们必须先有一定的概念结构,它能为我们理解词语的表达提供背景知识,即语义框架知识(Johnson et al,2001)。框架即是概念体系,其中的任何概念之间都相互联系、相互激活。一个概念的理解,必须以它所在的整个体系的理解为前提。(Fillmore,1982)
我们认为,口译双重语境(谌莉文,2010)构建了一个语境动态网络,在古语口译过程中突出体现为不在场范畴运作。下面聚焦古语口译时的不在场范畴,分析社会、文化、情感、趋势等因子作为相对独立的语境框架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窥探外交场合古语口译英译过程的语境重构表征。
三、口译过程的语境重构框架
框架作为人类认知构建的一种手段,将人们的经验知识和言语结构结合在一起,为语言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框架语义学阐述了人类对现实世界的共同认识水平,正是因为拥有共同的概念体系,不同语言的人才能够相互交流。在口译中,影响口译交际的各类语境知识都可以被看成是彼此关联、相融相通、相互激活的概念框架。据此,我们针对外交场合口译英译的具体情况,构建一个语境重构框架模型(SCET)。
本文将源语、目标语和重构过程看作口译语境系统内的三个大概念框架。源语框架含有社会、文化、情感和趋势四个小框架;而目标语框架中也含有社会、文化、情感和趋势四个小框架。它们之间相互对应,内涵意义相同,但表达的语言形式不同。社会框架指话语所在具体社会的发展情况;文化框架指话语所呈现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情感框架指话语本身所依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趋势框架指发言人发言意图的趋势所向,与译员具备的感知话语意图的趋势潜能相关。重构过程具体由文化调适、历史对接、趋势预设三个小框架构建而成。
图示中,椭圆形表示语境重构框架;圆形表示大概念框架;扇形区域表示小概念框架;虚线表示框架之间具有可渗透性,即具有相互影响相互激活的性能,虚线间隔越大,激活性能越强;箭头代表连通方向;白色区域表示该部分具有直接可视性;阴影区域表示具有一定隐蔽性,不直接暴露于外界现场。此外,源语框架、目标语框架与重构过程之間的连通经由了理解分析和协商传承等认知方式。
如习主席在阐述了中欧的友好关系之后,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鼓励欧洲学生多阅读有关中国的书籍,多来中国走走。其中源语社会框架指中国古代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背景,译员通过历史对接进行古语时空转换,得到目标语中社会框架,包括当今中国社会现实和中欧关系情况。文化框架指中国古代科举制相关的文化背景,情感框架指古语呼吁人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译员将两者结合,进行整体文化调适,得到目标语中情感框架指习主席对同学们将学识应用于生活的美好期许。文化框架包括西方的精神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最后,译员发挥主体性,根据自身认知和体验,预设话语趋势,推断出“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的思维趋势,得到话语中期望中欧双方加大交流的趋势框架。
以上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论阐述,论述了语境重构框架。为进一步揭示语境重构框架中心的重构过程,下面结合具体口译现场,根据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构过程的内部运作和它与不在场框架之间的连接。
四、外交場合古语口译的语境重构方式
(一)文化调适
由于不同的语言使用者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了思维方式和语言习惯的差异,因此不在场框架需重构。鉴于情感融入文化,文化体现情感,本文将情感框架与文化框架整合进行文化调适,形成准确的目标语框架。
(1)原文:这个时候需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译文:What we need is the courage to move the reform forward,to use a Chinese saying,we must get ready to going to the mountain,being fully aware at there might be tigers to encounter.
原文中“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感情色彩较强,习主席讲话时的眼神和表情更是表达了他坚定不移的强烈情感,表明我们国家将不断推进改革的决心。“老虎”在中华文化中是威猛和勇敢的象征,也是凶恶残暴的代名词。但老虎主要产地在亚洲,在西方国家影响力非常小,中西方对同一事物的情感文化不同,需要文化调适以达到情感文化呼应。译文中译员将“虎”译成“tiger”,没有进行必要的文化调适,结合词语负载情感文化来看考虑欠周全。西方人没有畏惧老虎凶猛的情感和传统文化,狮子才是威猛勇敢的象征,不经过文化调适会对目标语听众产生困扰。听众不明白老虎所负载的深层文化含义,就无法理解“明知山有虎”的凶险情况下“偏向虎山行”举动背后所表达的是我们国家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勇气。
(2)原文:“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
译文:One needs to not only read 10,000 books,but also travel 10,000 miles to know the world around us.
习主席引用这句古语意在呼吁欧洲朋友们多了解中国文化,多来中国本土看看。“万卷”“万里”并不代表具体数量,是表示数量多程度深的夸张说法,发言人呼吁多读书多实践的情感由此体现。由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目的语受众没有用“万”表示不计其数的语言习惯,对此也缺少数量之多的情感负载,无法进一步体会古语的真正含义是鼓励人们通过实践多了解未知的事物。在口译现场,译员迅速进行中西文化调适,在直译的基础上补充了古语独有的隐喻含义,以达到源语与目标语中情感框架、文化框架的顺利衔接,使目的语听众直接获悉发言人情感意图。
(二)历史对接
由于源语与目的语的社会背景差异,译员在口译古语时,往往疑惑如何将古语的表达形式与英语的语境情景相匹配。匹配错误会造成目的语表达不清晰,因此须重视口译过程中古、今、中、外的历史对接过程。
(3)原文:第五,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Our ancestors told us that as heaven maintains vigor through movement,a gentleman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for self perfection.And that if one can make things better for one day,he should make them better every day.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下句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习主席作为国家领导人,引用这句古语表明中华民族自古就有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勤劳勇敢的高尚品质。古语中的“天”,不仅仅是广义的大自然,它是中国古代社会信仰体系的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独有的精髓之一。由于历史驱动、社会发展,这句古语所处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要历史对接。在现场,通过对古今、中外的历史对接,译员将它翻译成了“heaven”。纵览西方历史,发现“heaven”始终是整个西方社会信仰体系的核心,指天堂、上帝,象征着令人向往的极乐世界,该词符合西方社会的认知,适应西方文化的发展。
此外,原句中“君子”是中国古代历史中较完美的人格典型,在西方历史中没有直接对应的名词框架。对“君子”的产生盛行背景,即提倡以和为贵、以仁为美的中国古代社会框架进行解读,“君子”代表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好的人。由于历史不断发展,古语所处社会框架发生改变,中国现代社会提倡的是民主、自由、富强、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对古、今社会框架进行历史对接,发现“君子”这一名词所指人物类型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在中国现代社会中仍可代表为人正直、善良谦和的形象。对中、外社会框架进行历史对接后,发现西方现代社会中,“gentleman”的意思是“绅士”,指言谈举止都符合礼节的人,纵览西方历史文化,它与“君子”概念最贴近。因此译员秉承着内涵传承的思想,将“君子”译成“gentleman”,方便目的语听众理解和接收信息。
(三)趋势预设
在正式外交场合,发言人的发言趋势是演讲的导向性旗帜。译员是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间的动态平衡点,负责缓和语境冲突、明确语义。译员发挥主体性,通过对发言趋势的预设,衔接源语与目的语的趋势框架,明确发言意图,使目标语听众准确获悉语言信息。
(4)原文: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前行,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译文:Being faced with fierc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this like sailing against the current,when either forges ahead or falls behind.
习主席引用的古语“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它的本义指逆着水流行船,不前进的话就会顺着水流后退。此前,习主席已经表明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译员在翻译时,需要传承在激烈競争中也要保持昂头前进的语言意义。原文中“进”和“退”之间的选择,习主席的情感趋势偏向于“进”,强调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如果中国不努力前进、不积极进步,就会被他国趁机赶超落在后面。译文译成“forge ahead or fall behind”(前进或者后退)反映了古语的字面意思,但译者忽略了趋势预设这一重构环节,导致译文情感模糊,发言趋势不明确,没有将“一定要前进”的气势表达出来。经过“中国必须不断进行改革”的趋势预设后,我们认为译成“If it doesnt forge ahead,it will fall behind”更好,目的语趋势框架更清晰,目的语听众更能准确获悉发言人的情感意图和发言趋势。
(2)原文:第五,中国是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我们的先人早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强调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译文:Our ancestors told us that as heaven maintains vigor through movement,a gentleman should constantly strive for self perfection.And that if one can make things better for one day,he should make them better every day.
原句中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儒家经典《大学》,本义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新”,寓意是用动态的角度强调要不断革新。习主席在描述了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经历了深重苦难,推行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家后,话语趋势转为介绍中国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这一特点。在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框架和提倡革新的情感框架的基础之上,综合古语本身的寓意和习主席演讲时的语气,话语被赋予了想象空间和可预测性。据此,译员发挥其感知话语趋势的能力,连通社会、文化、情感框架,构建出中国自力更生、不断革新的言外之意,推断出改革带来美好的思维决策,预设出中国今后发展将离不开改革的话语趋势,为目的语听众构建清晰的趋势框架,传达明确的话语意图。
五、结语
本文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理论阐述,重点讨论了不在场概念范畴,构建了一个包含社会、文化、情感、趋势的古语口译英译语境重构模型(SCET),分析了社会、文化、情感、趋势等不在场因子作为相对独立的框架时,在口译过程中分别通过文化调适、历史对接、趋势预设的方式进行语境重构。古语口译框架分析有利于译员重新构建语境,降低外交场合古语口译难度,有利于推动口译过程的整体发展。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以汉语为母语的口译学员概念框架构建障碍研究”[项目编号:12BYY022]。)
参考文献:
[1]Fillmore,C.& B.Atkins.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A].In A.Lehrer & E.Kittay(eds.).Frames,Fields,and Contrasts:New Essays in Semantic and Lexical Organization[C].Hillsd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1992:75-10.
[2]Lyons,J.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77.
[3]Pochhacker,F.Introducing interpreting Studies[M]. London:Routledge,2004.
[4]Seleskovitch,D.& M.Lederer,A Systematic Approach toTeaching Interpretation[M].Alexandria:The Registry of Interpreters for the Deaf,1995.
[5]Setton,R.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A Cognitive-Pragmatic Analysis[M].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1999.
[6]谌莉文.论口译双重语境的认知构建:在场概念与不在场概念——以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使用的古训口译为例[J].中国翻译,2010,(6).
[7]董燕萍,王斌华.口译过程的两阶段解读——以一般语言理解和产出为参照[J].中国翻译,2013,(1).
[8]李锦,廖开洪.浅析语境在口译中的适应性[J].语言与翻译,2002,(4).
[9]廖开洪.浅析即席口译过程中理解的障碍[J].中国翻译,1997,(4).
[10]宋姝彧.关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1]孙鹤瑜.口译语境的动态顺应性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蒋嘉妮 谌莉文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315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