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

2015-04-29王爽李思怡

北方音乐 2015年13期
关键词:浪漫主义贝多芬

王爽 李思怡

【摘要】在维也纳的音乐史上,贝多芬拥有双重身份,他既代表着古典乐派,也是浪漫乐派的开山鼻祖。他众多作品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成为了最闪亮的地方。本文从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对每一篇乐章中的浪漫主义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将这部协奏曲具有的深刻精神内涵和浪漫主义因素生动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关键词】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创造背景;浪漫主义

贝多芬,这一伟大的音乐家广为世人传颂不仅仅是因为他音乐上具有的天赋和拥有的才华,更是感动于他扼住命运咽喉的坚强精神。贝多芬一生在音乐上所获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他在前人钢琴协奏曲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独特的风格创作出了独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钢琴协奏曲。在贝多芬短暂的一生中共创作出了五部钢琴协奏曲和一部小提琴协奏曲,这些音乐作品同样真实地反映出了贝多芬音乐生涯的跌宕起伏。在五部钢琴协奏曲中当属《第五钢琴协奏曲》的造诣最为高深、获得的成就最为巨大,通过这部协奏曲的尊称——“协奏曲中的皇帝”,便可以看出。贝多芬和以往时期其他音乐家的最大区别在于他在前人古典主义的基础上融入了一定的浪漫主义因素,对后世浪漫乐派的作曲家们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了他们创作音乐的基调。

一、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一)什么是钢琴协奏曲

协奏曲是在众多音乐形式中最富有表演力的一种音乐演奏形式,它以独奏乐器为主导,辅之以乐队演奏,在二者的共同演奏中达到一种完美的境界。而钢琴协奏曲,顾名思义,是以钢琴作为独奏主导,辅之以管弦乐队或者交响乐队,这几种演奏类型在共同表演中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状态。

(二)《第五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

《第五钢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创作的钢琴协奏曲中的最后一部,该作品也充分体现了贝多芬在音乐创作上拥有的辉煌。该协奏曲创作于1810年,同时也处于维也纳的战乱之中。在法国和维也纳军队的混战中,贝多芬一方面憎恨法国侵略者对自己国家的践踏和蹂躏,另一方面也对法国大革命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而表示出赞同之意。这些复杂的情感对贝多芬创作《第五钢琴协奏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其也是通过这部协奏曲来表达作者那种英雄气概。

贝多芬在创作《第五钢琴协奏曲》这部作品时,已经承受着巨大的耳疾带来的痛苦与不便,但他却坚持将这部旷世之作推向了演奏的舞台,从而使世人了解到这部作品恢宏的风格、丰富的内涵、饱含的人道主义情怀、浪漫主义精神以及勇往直前的英雄形象。

二、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

《第五钢琴协奏曲》主要是由三个乐章组成的,三个乐章通过对钢琴、管弦乐队的共同演绎,充分展现出了贝多芬对浪漫主义因素的熟练运用,由此也成为最吸引人和值得传颂的地方。

(一)引子及第一乐章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

古典协奏曲对引子部分不是很重视,但贝多芬却另辟蹊跷,将乐曲引子的规模逐渐扩大,并使之在整部乐曲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第五钢琴协奏曲》一开始便凝聚了整部乐曲的恢弘气势,管弦乐队开幕,随后钢琴声流出,抢先抓住了听者的听觉。这种对引子的改进和创新使得这部协奏曲在古典主义的基础上更加具有了浪漫主义的韵味。

在整部协奏曲中占据重要位置的便是第一乐章。从内容上来说,第一乐章将庄严的、英雄的斗争气势呈现出来。从结构上来说,该乐章属于双呈示部奏鸣曲形式,这样便使得整篇乐章演奏起来既规模庞大又气势恢宏,在该首协奏曲中,其主要部分和副要部分之间虽然进行了明显的对比,但是这种对比却没有表现出一定的冲突和矛盾,这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使整篇乐章的结构更加自由化,这也是贝多芬在古典主义严谨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了其自身对自由、平等、博爱等诸多浪漫主义因素的追寻和向往。从调性上来说,始终采用了bE大调的形式,从而使整篇乐章的色彩更加明亮、节奏更加明快,通过大小调的并置、转换等方法,运用富有创新性的手法,使该乐章听起来既大胆又简单。从运用和声上来说,主要采用了功能性和声的方式,从而产生了朴素、简练、崇高等音乐效果。该篇乐章在对古典乐章进行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上融入了浪漫主义的因素,从而使《第五钢琴协奏曲》在浪漫主义时期攀爬到了音乐的最高峰,使之为世人瞩目。

(二)第二乐章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

与第一乐章的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第二乐章,该乐章主要以缓慢作为整体基调。为了从灵魂深处唤醒人类对美好事物的真实感受,将人道主义浪漫情怀充斥其中,该乐章以慢节奏来引领听者的情绪,温暖人们的心灵,提供给人们一种独特的感受。乐章弹奏的B大调烘托出一种静谧的氛围,随后巧妙引入钢琴,于无声处展现夜幕降临的情景,最后整篇乐章仿佛是创造了一种梦境,在这种梦境中向人们展示出了来自远方的呼唤,同时也为最后一个乐章做好了铺垫。

(三)第三乐章对浪漫主义因素的运用

在进行第二乐章的演奏后紧接着开始了对第三乐章的演奏,第二乐章主要是对静谧的环境进行呈现,而第三乐章则表现出了英雄在经过片刻沉思之后,爆发出的那种力量,在力量的引导和召唤下,跃身飞到马前,开始了属于他自己的征程。该篇乐章主要采用回旋奏鸣曲的形式,由钢琴来演奏出A部分的主题,整个旋律呈现出一种不断向上攀升的节奏趋势,又通过切分音加强了节奏上的动感,可以使听者感受到一种惊心动魄。随后这种动感的节奏仍旧没有消失,而是通过小提琴和圆号的交替演奏来继续呈现。在接近乐章尾声时,钢琴声慢慢减弱直至到柔弱的状态,而乐队则利用定音鼓将这种弱感延续下来,就好像音乐声在激烈的动荡之后慢慢消逝在远方一般,在刹那间,钢琴出其不意演奏出了一个坚强有力的乐句,从而使整部钢琴协奏曲在激昂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三、结语

从《第五钢琴协奏曲》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将近二百年的时间。虽然时间在慢慢地消逝,但是这部协奏曲获得的成就和作者贝多芬本人具有的魅力却没有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反而愈久弥新。这部协奏曲也成为了后人争相学习的典范代表,成为了音乐史上永不坠落的一颗明星。

参考文献

[1]周铭孙.钢琴协奏曲的狂欢节[J].钢琴艺术,2007.

[2]卡尔·海因茨·克勒.贝多芬的最后十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3]张方编著.贝多芬[M].东方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王爽,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李思怡(1991—),女,辽宁锦州人,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硕士研究生在读。

猜你喜欢

浪漫主义贝多芬
AI:像贝多芬一样去作曲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
亦远亦近贝多芬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对《双城记》中对立特点所体现的浪漫主义色彩进行再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