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琵琶应当注意什么
2015-04-29梅淼
梅淼
【摘要】学好琵琶并非易事,初始阶段打好基础十分重要本文从兴趣定位、心理准备、习惯养成等方面,谈了几点学练琵琶的体会,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兴趣;自信;习惯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外,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才艺培养方面也加大了投入,各种的培训班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弹琴学画已经成为很多孩子的第二必修科目。在民乐方面比如说琵琶,尽管学习难度高、成才率相对低,但报名学琴的人却是逐年增加,这充分体现了优秀的民族艺术向来都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那么,对于初学或是正打算学琵琶的朋友,该注意些什么事项呢?
首要的问题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如果学习者自身没有多少兴趣,即便迫于某种压力勉强为之,也不会收到多好的效果。其实,有不少家长在计划学琴之前,并没有和孩子认真地交流沟通过,并没有真正了解或者说顾及孩子的兴趣爱好,而是出于一种功利心,觉得只要有了一技之长将来便会如何如何,便草率的做了决定;还有些家长干脆就是出于攀比心理,觉得别家的孩子都在学,自家当然也不能落后,就硬给孩子报上个学习班,至于学啥并不很在意。
其实,通过学习一种乐器进而了解音乐了解艺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培养锻炼想象力和创造力等等,然而这一切的前提还是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本身是艰苦而且长期的,如若没有浓厚的兴趣支撑,没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恐怕只能是一种煎熬。所以,学琴的首要问题,就是学习者的兴趣问题,应当认真慎重地对待。
先天的兴趣同然好,但后天的止确引导也很有效。可以通过及时的鼓励,以及榜样暗示等方法,逐步将孩子的兴趣点转移过来。但同时,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和尺度,否则容易造成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形成,恐怕就很难回头了。
其次,要树立自信,要做好心理准备。有句话叫“千日琵琶百日筝”,传统的民族乐器中,琵琶的艺术表现力丰富独特,但相对于其它乐器,学起来出功要慢得多,尤其是基础阶段的指法练习,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才能坚持下来。有很大一部分初学者,由于对琵琶难度的认识不足,加上也吃不了苦,大都浅尝辄止、半途而废。所以,决定了学习琵琶,就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要保持乐观自信,要耐得住寂寞,熬过基本功阶段,就豁然开朗了。
第三是年龄问题,就是什么年龄学琵琶最为合适。关于这一点众说纷纭,按理说学艺讲究的是童子功,越早越好,五岁多六岁开始学,手指韧性的开发最好。但事实上,这个年龄段正是贪玩好动的时候,孩子基本坐不住,上课鲜有能坚持二十分钟的,所以效果并不理想。
一般来说,九岁多十岁是学琵琶的最佳年龄,都基本懂事了、上课也能够认真地听讲,而且手指灵活度和韧性的开发都不晚,如果之前再学一些基础性的音乐理论知识,是最好不过。当然,话说到底,只要真心喜欢,只有能坚持肯吃苦,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
第四,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琵琶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开始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坐姿、手形、指法的规范和止确,并持之以恒习惯成自然,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养成经常自我检查的习惯,一旦发现有不对的地方,就要及时地纠正过来,因为如果这些错误也成了习惯,则很难根治了;再就是要养成每天都坚持弹琴,并保证足够时问的习惯,时问的长短可视个人情况而定(不得少于40分钟),但每天都动动琴非常重要。
最后说说如何选琴。现在,琵琶的价格越来越高,好一点儿的差不多要七八千到一万元左右。不少初学者认为,刚开始接触琵琶,不需要好的,便宜些能弹就行,这种观点其实并不妥当。乐器讲究的就是音的准与美,琵琶之所以被冠以“民乐之首”,在音色方面就有“尖”“堂”“松”“脆”“爆”等五种效果,而一把上好的琵琶这些功效全都具备。那些便宜的琴,往往音都不准,更谈不上什么音色效果。入门学琴要是连音都拿不准,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即便是初学,也应当选购一把好琴。挑选的时候,音量足、音域宽是一方面,还需要听听看是否有金石之声、穿透力是否强。一般来说,音量洪厚、反应灵敏,同时暗含金石之声、音色坚实的,便是一把好琵琶。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确保学习热情的基础上,只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学好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