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模式探究及构建探索
2015-04-29邱毅
【摘要】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模式探索要立足于教学现状,以打造优质课程资源、提升学生舞蹈艺术素养为目标构建新教学模式与舞蹈学习网络,促进高校舞蹈类课程建设。本文分析了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探讨了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探索与构建,希望能为教学进步服务。
【关键词】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舞蹈类课程作为高校艺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在高等教育中广泛普及,舞蹈类课程的开设与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形体艺术素养、舞蹈素养,对满足学生个人艺术发展与追求有重要价值。当前我国舞蹈类课程虽然得到广泛开展与普及,但是在教学方面还处于摸索阶段,合理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作为重要课题,是高校教育亟需解决的发展瓶颈。
一、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影响因素
高校舞蹈类教学课程的开设与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舞蹈类课程之所以在高校教学领域处于弱势地位,缺乏强势影响力,一是与课程开设、普及、发展时间过短有关,舞蹈类课程的外部影响力不够大,二是当前社会环境下舞蹈类人才始终并未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主流,导致相关人才的招收与培养相较其他类别课程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应试教育主导的人才培养模式压制了这类人才的招收与培养,三是舞蹈类课程由于起步晚,本身师资力量、教学资源、教学创新性犹有不足,同其他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门类相比,自身基础较为薄弱。以当前高校舞蹈类课程的开设现状来看,教学缺乏深厚且充足的理论支持,实践研究深度、广度不够,都致使这类课程教学模式出现相对落后的现状。
(二)教学现状
高校舞蹈类课程目前在国内高校中的普及度尚待提升,从而造成了教学现状堪忧的情状。从2006年我国教育部倡导高校开展舞蹈教育课程到现在,仅仅十余年的时间对于该类课程而言,发展后劲尚且不足,还有许多地区的高校并未开设舞蹈类课程,即使有些院校开设了专门课程,同专门的艺术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也较为缺乏。高校在舞蹈类课程的安排设计方面,课时安排不合理、课时安排少、缺乏课外补充与延伸,制约了舞蹈类课程功效的发挥。舞蹈类课程本身对艺术实践有较高要求,高校受限于自身课程资源与发展历史,导致艺术实践机会相对较少,学生们缺乏相应锻炼机会,不仅制约了自身舞蹈技能的实践与锻炼,也制约了综合舞蹈水平的提升。
二、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探索与构建
(一)加强理论构建与探索
高校要准确把握当前舞蹈类课程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以加强专业建设与发展等为目标开展各类专业讨论活动与实践探索,通过深刻探讨舞蹈类课程专业教学现状,结合高校课程尴尬现状、舞蹈类人才培养目标、市场人才需求等进行理论方面的探索,构建可用的理论体系服务教学的合理化探索,为满足国家素质教育大力推进背景下舞蹈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高校要结合近年来舞蹈类人才就业需求与发展优势,明晰当前舞蹈类课程人才培养近期、远期目标,从市场人才需求入手优化课程资源建设,结合教学现状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构建优质舞蹈教学资源。
高校要注重艺术教育中舞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立足艺术教育大格局,不断完善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利用自身优势向社会输出先进文化,打造高校艺术教育舞蹈人才培养重地,要联合其他高校、艺术机构、企业、社会单位等进行协同合作,进一步探索舞蹈教育的内涵发展与教学规律,探究高校舞蹈课程教学合理化新模式的实践效果与价值,为舞蹈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就业服务。
(二)构建立体舞蹈教学网络
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中问题多多,比如教法简单、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实践机会缺乏等,合理化教学模式的探索要立足于这一尴尬现状,从阻碍高校舞蹈课程发展的瓶颈入手,探索构建立体舞蹈教学网络的路径,突破瓶颈,营造优良教学环境,满足学生舞蹈发展需求。
立体舞蹈教学网络的构建要着重激发学生兴趣与参与性,从学生实际发展需求出发营造优良的艺术氛围,对学生进行全面舞蹈熏陶,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舞蹈学习,为立体教学网络的构建、实践提供支持。立体舞蹈教学网络要走出传统线性教学的窠臼,以舞蹈选修课、舞蹈艺术团为基础打造优质实践平台,以舞蹈欣赏、舞蹈表演、舞蹈组合打造核心学习模块,让学生在感受舞蹈魅力的基础上,多方位、近距离感受舞蹈艺术魅力,通过积极参与舞蹈艺术实践活动激发兴趣、锻炼技能、提升舞蹈水准。教师进行舞蹈教学时要坚持循序渐进原则,以高校现有舞蹈教学资源为基础,构建金字塔般的教学模式,比如舞蹈欣赏面向全体学生,从欣赏国内外注明歌舞剧目、舞蹈表演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并从中选拔有兴趣做深入学习的优秀人才,通过舞蹈组合、舞蹈表演进行人才的进一步培养,提升学生舞蹈素养与技能水平。
(三)探索多种教学创新方式
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创新方式服务教学,比如举办舞蹈研讨会探讨如何发展、继承优秀舞蹈学习传统,如何将国外舞蹈艺术、原生态舞蹈融入课堂搬上舞台,如何应用舞蹈元素更好的表达艺术情感,如何提升学生的舞蹈舞台艺术表演水准,如何举办不同水准的舞蹈艺术比赛,如何设计不同题材的舞蹈表演,如何加强与各类电视音乐节目的合作实践等。通过这些主题的探讨、实践与创新,为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搭建良好的展示平台,以便创作出更多优秀且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开展目前还存在不少问题,要结合舞蹈类课程的发展趋势与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教学合理化模式,构建优质的舞蹈教学立体网络,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艺术素养,打造优质高校舞蹈课程资源,为高校课程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冯宇.普通高校有氧舞蹈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3(5):93-94.
[2]王蓓蓓,顾肖帅.普通高校舞蹈专业技能课分层次教学的改革研究与探索[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3(3):219-220.
[3]鲁霏飞.高校舞蹈类课程教学的合理化模式探究及构建[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6):225-225.
作者简介:邱毅,女,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舞蹈系,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