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号召”与“力量”
2015-04-29曹莹莹
【摘要】《黄河大合唱》中八个乐章各自独立却又前后联系,具有内在的条理、逻辑与层次。这部作品采用了民族音乐的素材,具有厚重的民族情怀和人文关怀,再加上作曲家精湛的作曲技法,歌词与乐曲巧妙结合,感情连贯且一气呵成,形成一种回环的音乐美学效果。整部作品,立意高远又大气磅礴,气势豪迈又动人心魄,不失为一个时代的典范之作。
【关键词】《黄河大合唱》;乐章;黄河
在《黄河大合唱》的研究历程中,从早先对关注冼星海的个人研究,逐渐拓展至对《黄河大合唱》这部作品的研究,之后又延伸到相关文化领域与海内外传播情况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时至今日,我们读“黄河”谈“黄河”对黄河仍旧有着很深的母亲情怀,再次重温这部作品,依然给人热血激昂的感觉,其魅力可见一斑。任何一部成功的声乐作品,都离不开歌词与音乐的紧密结合。《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从歌词的角度来看是不朽的,歌词诞生在抗日救亡运动时期,多地人民饱受着侵略者的摧残与奴役,词作者有了这些目睹经历才有了《黄河大合唱》这样感人肺腑的诗词[1]。从作曲角度来看,作曲家的精湛作曲技法加上强烈的民族情怀与人文关怀,使诗词与乐曲巧妙的结合,构成了《黄河大合唱》的精髓。它以民族民间音调作为音乐的基本素材,中国传统的五声音阶调式与西方的大小调式相结合,具有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与鲜明的时代气息。全曲共分为八个乐章,八个乐章各自独立又前后联系,形成统一体,在音乐语言上大多采用民族音乐的作曲手法,语句连贯直下,一气呵成。
一、黄河未见其形先闻其声
《黄河船夫曲》开头引子便是惊天动地的号子声,曲作者通过不协和的二度和声音程、前十六后八分的节奏音型与民间的劳动号子音调等音乐形式形象的塑造出船夫号子的呐喊,给人以听觉上的“黄河气势”,而后 “乌云啊,遮满天,波涛阿,高如山。冷风阿,扑上脸,浪花阿,打进船” ,地势险峻的黄河景象呈现在眼前给人以视觉的“黄河气势”,使人又感慨又赞叹。你如果静心去听,你可发现一幅图画,像几十个船夫在划船,河面上充满斗争的力量[2]。乐曲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二,A部分展现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船夫与暴风雨、惊涛骇浪进行搏斗的生动形象。B部分由主导动机展宽节奏, 用四部合唱来丰满音响, 展现了船夫对搏斗的胜利充满了信心并通过奋勇拼搏船夫们登上了彼岸。两个乐段均为徵调式,所用音型相似,但因为诗词的对比,曲作者在节奏上做了巧妙的变化,A乐段多为三连音节奏型或十六分音符的紧张节奏型,淋漓尽致的体现了紧迫感,在B乐段曲作者多用切分节奏与前八分后十六分音节奏,体现了一种在紧张之后的放松心情,整首歌曲音乐语言表达准确,词与乐的巧妙配合清晰的表现了华夏子孙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和一定能到达胜利彼岸的坚定信念。
二、感叹之后便油然的发出了对黄河母亲对祖国的歌颂--《黄河颂》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你一泻千里,浩浩荡荡”,在这首乐曲中,黄河正是伟大祖国母亲的象征,奔腾的黄河豪放、宏伟喻示着祖国母亲宽厚、博大的胸怀。本乐章开头就让大提琴在C大调上演绎了一个豪迈、雄健而又热情奔放的旋律,这不仅是惊涛拍岸、浊流宛转的黄河,也是有着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的中华民族——一个古老而坚强的民族,一个悠远而智慧的国度,似高大雄奇的巨人,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创造出源远流长的神话,千年不倒,万年不衰。
接着,曲作者又用悠扬的旋律,饱含着奔放、热情的词句,讴歌了中华民族恢弘博大的历史,文中连续三次出现了“啊,黄河!”,力度一次比一次强,使全曲的情愫一次比一个高亢与激昂。这禁不止使人联想到,我们作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也要像黄河一样,奔流不息,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此曲为并列单三曲式结构,男中音演唱。整首歌曲虽然有对黄河险要的惧怕,但是更多是对黄河的爱戴与对哺育了中华民族的黄河的感恩。歌曲中大量使用主三和弦以及变形,给人以明朗的感觉,体现了一种大爱之下的崇敬。这首歌曲的主要创作意象来源于黄河的的地理特征、自然特点以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几个方面。它把黄河奔流不息、一泻千里的雄伟景象很好的展现了出来。
三、接受完华夏儿女的歌颂,随后给黄河冠以神力
《黄河之水天上来》,歌曲绘制了黄河泛滥时的威严,与人民对黄河的依赖最后转引到对侵略者的控诉,继而有对黄河之神的祈祷之意。该乐章为配乐诗朗诵乐章,配乐乐器为三弦,后也有加入琵琶的版本,中国弦乐的特点细腻,多变,这种由中国传统民族乐器配乐的方式在当时还是第一次尝试。
“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但你从没有看见……”血淋林的事实摆在黄河面前,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作者运用了民族弦乐来描写,能充分体现黄河的波涛、柔情与朗诵者的愤怒,为后面的描写做了预示。乐曲为徵调式,音乐吸收了《 义勇军进行曲》 和《 满江红》 的音调材料, 作曲家运用变奏手法巧妙地将这两首当时广为传唱的歌曲的各个音符, 依次散布在有关小节的强音位, 音乐个性鲜明, 且赋予变化发展也有激起世人昂扬勃发之力[3]。该乐章运用了大量的四度跳进音程,在音乐语言中纯四度为有力又不失庄重的号召音程,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所以再对黄河敬畏与控诉的背后,大量纯四度音程加入背景音乐,给人以起来奋勇抵抗的鼓舞。
四、过度篇章
《黄水谣》,是一首抒情歌曲,由歌谣式的三部曲式而来,曲式结构为ABA'结构,本曲色彩反差强烈 ,虽然第一段和第三段的旋律基本相同 ,却用了对比的速度 ,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4]。这三部分分别为三种情绪的对比,描绘了日寇入侵前后,黄河儿女“喜、悲、恨”三个不同的情感场面。A部分歌颂黄河,这一段是亲切的抒情段,对奔流不息的黄河进行了描述,在美丽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的画面展现在人们眼前,一副黄河边安居乐业的景象,非常明朗与自豪,但是歌曲是人民大众在苦难中对美丽家园的回忆,所以在回顾的同时又带有沉重得气氛。直接转入B,侵略者使老百姓家破人亡,音乐风格与形式采用比较痛苦的、沉重的,愤恨而激动得混声合唱。这种强有力的控诉,与第一部分的美好景象形成对比,最后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痛在最后一声哭诉的呐喊后进入A'部分,这一部分虽然是A的简化再现,但是繁荣场景已不复存在,黄河虽依旧奔腾不息,但是人民的生活由于遭到破坏,呈现出凄惨的景象,而黄河作为见证者把历史随着时间一起淹没在滚滚河水中。曲作者通过音型合并,乐句拉长,速度变慢等改变再现的手法,使同样的曲调展示出了不同的意境。这部大合唱从这里开始转折。所以这首歌曲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由之前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环境转到了描绘侵略者遍地奸淫烧杀的强盗行为下遭到严重迫害的群众的悲惨景象。
五、两个老乡讲述亲身经历的流离失所与家破人亡
第五乐章《河边对口唱》,通过两个山西老乡的亲身遭遇作为佐证展现了日寇铁蹄下中华儿女的苦难。歌曲采用对唱形式,素材吸取中国说唱音乐与山西民歌音调,并加入锣鼓节奏,形象的叙述了流亡群众的悲惨遭遇,意在通过民歌的曲调与老乡朴实的话语感染观众。曲作者对中国民间音乐的深厚积淀在这首歌曲中充分的得到了运用,歌曲的对唱旋律出现了同音不同调的音乐特点,歌曲上句的问句为G宫的D徵调式,其调式特征是在第四小节当G出现以后才被加以确定;下句的答句是以D为宫的D宫调式,两个乐句之间采用了不同音高的宫音----相差四度,有着不同的色彩与韵味。歌曲的曲式结构为三部分的变奏曲式,第一部分为两个演唱者的单旋律对唱形式,两个乐句加一个过门,把说话的语调与氛围烘托得清晰准确,对话的场景在音乐中活灵活现。第二部分变奏1调式与之前一致,但是形式上出现了变奏。曲作者用二胡和三弦来模仿人声对唱,在经历第一段清晰的场景后,第二段更加凸显了民族音乐的创作源泉,运用无穷。第三段变奏2为对唱加合唱为之前的音乐对话画龙点睛,赋予艺术魅力,词与乐的搭配在这首歌曲中达到了运用自如的最高点,有着最贴近生活场景最口语化的效果,歌曲中作者利用对个体感情的描述激起人们对国家沦陷家破人亡的深切体会,用两个老百姓最普通的对话的形式,清晰地展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每个中国人都会在民族危亡的关头挺身而出,勇斗侵略的精神
六、一个柔弱妇女的哭诉
《黄河怨》,社会的最弱阶层妇女与孩子。侵略者的残酷行径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境地,在此处,是一个铺垫的高潮,也是整部大合唱的又一转折点。歌曲描述的是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情,还是最柔弱的阶层---妇女、儿童。作为听众,如果恰巧也妻离子散,则很容易引起情感共鸣,如果还没有,身边人都已经惨遭罹难,你还远吗?为后面的保卫黄河做了最真实的情感动员。音乐采用连体乐段“通谱歌”一气呵成,女声独唱加伴唱演唱形式。作为一首具有强烈悲剧性的歌曲,这一乐章兼有西方“悲剧”与“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义。音乐中的拖腔与旋律走向极似一个柔弱又充满怨恨的女人在哭诉。代表妇女被压迫的声音,被侮辱的声音。曲作者冼星海在札记中说“此曲音调悲惨缠绵,是含着眼泪来唱的一首悲歌”。
七、《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讲述了当时的抗日形势,人民群众蓄势待发,体现了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奋勇保卫家乡的气势。乐曲为进行曲体裁,多乐句结构的单一部曲式,曲作者用民歌音调与分解和弦相结合;民间锣鼓点与现代进行曲相结合;齐唱与轮唱相结合;歌词与衬字相结合的手法,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音乐塑造[5]。轮唱从两部起至四部轮唱,到三部至四部轮唱,整个歌曲非常有力和雄伟,体现了大家前前后后加入战斗,不同地方的群众都在蓄势待发。以民间打击乐的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的旋律为素材,从而使歌曲明快、豪放,旋律一起一伏,变化无穷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民间曲艺音乐中的锣鼓点“龙格龙”作为衬词在最后一次变奏中出现,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增加紧迫感。
八、《怒吼吧黄河》
“黄河”怒吼吧,向我们发号施令,我们将追随你,保卫我们的家园。
这首歌曲作为大合唱的终曲,集中概括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再次回顾了历史。这次回顾和《黄水谣》的凄凉回顾不一样,而是“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痛受不了”的深沉的回顾和深重的仇恨。歌曲是一首四部的大合唱,里面有二、三、四部不同声部的组合。歌曲曲式结构为并列单三部曲式,曲调诚恳和雄厚其走向充满了热血与鼓励,开头处四度音程跳进随后级进下行紧跟六度音程跳进随后级进下行,又紧跟八度音程跳进随后向上二度然后平稳进行。清晰的诠释了人们心中的呐喊,为整部大合唱做了强有力的总结,歌曲最后的结束处,强有力的三连音连续同音进行,预示着觉醒的中华民族,必将战胜一切走向和平。整首歌曲多采用向上跳进然后级进下行的作曲特点,给全曲以自然的动力感,在激奋人心的旋律中完成黄河大合唱的尾声,它的怒吼启发着全世界的受难大众和劳动人民,给整部《黄河大合唱》的叙述与激发反侵略斗争的动员做了圆满的收尾。
《黄河大合唱》的创作开创了抗日救亡歌曲的新篇章,它的歌词虽略显文雅但是不会影响他的大众亲和力。他有伟大的气魄,有技巧,有热情和真实尤其是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它直接配合当时的环境,指出“保卫黄河”的重要意义。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使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渡过黄河的人都能清晰理解生出同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她滋养着劳苦大众,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国人对黄河的感情无以言表。近代的中国多灾多难,外部饱受西方国家的侵略与凌辱,内部统治腐朽,国事日蹙,民不聊生。这与九曲十八弯的黄河具有某种契合,作为母亲河,黄河的九曲回肠恰映衬着中华儿女自进来以后所深受的苦难。但黄河的咆哮,奔腾到海不复还,又预示着中华儿女坚贞不屈的意志力与士拔山兮的气概,与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冼星海借黄河之口,多层次多角度抒写了当时中国人民经历的苦难,饱受的厄运,并在其基础上着重凸显了中华儿女的抗争精神,传达出一种荡气回肠,振奋激扬的意气。这是抗战时期,中华儿女的心声,也是民族精神与意志的体现,这种精神与意志一直传唱至今,绵延不绝。
参考文献
[1]杨传红.《黄河大合唱》的音乐文学审美价值[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4(10):35.
[2]冼星海. 《黄河大合唱》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1
[3]龙玉兰、赖成.黄河大合唱的艺术审美[J].四川戏剧,2008(05):23.
[4]严良堃 .《黄河入海流》音乐研究 [J].2000.6(2):3
[5]杨捷.论《黄河大合唱》中主要人物形象的音乐塑造[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4.
作者简介:曹莹莹(1984—)河北沧州人,音乐学硕士,北京市京源学校中教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