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剧《党的女儿》中田玉梅的形象塑造

2015-04-29张鑫

北方音乐 2015年22期
关键词:形象塑造性格戏曲

张鑫

【摘要】《党的女儿》是中国歌剧中的典范作品,具有极为宝贵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歌剧的时代背景和剧情简介入手,深入剖析了歌剧女主人公“田玉梅”的心理活动和音乐形象塑造。

【关键词】性格;戏曲;形象塑造

歌剧《党的女儿》在继承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融入了西洋歌剧的音乐结构,这在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史上是不可小觑的进步,标志着中国歌剧的发展有了全新的方向,也为后来的歌剧创作提供了优秀借鉴。

一、歌剧背景及简介

(一)创作背景

歌剧《党的女儿》改编自电影《党的女儿》,但曲作家们并没有完全在电影版本的基础上进行改动,而是充分按照歌剧的特点进行作曲编排,从语言到旋律,都赋予了《党的女儿》新的含义。

(二)剧情梗概

该剧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杜鹃坡上的一场生死较量。田玉梅和其他七位共产党员被白军抓获,处以枪决,“田玉梅在老支书的掩护下死里逃生,找到了七叔公却被马家辉陷害为叛徒;”玉梅前往好姐妹桂英的家中却发现其已神志不清,两姐妹倚在门前深情回忆往事,终于唤醒了桂英。玉梅、桂英和七叔公组成了战斗小组,准备揭穿马家辉的叛变。为了保护战友,玉梅再次落入敌手,最终怀着对党满腔热情慷慨赴义。《杜鹃花》悠扬的旋律飘荡在杜鹃坡上,充满了无限地希望、光明。

二、“田玉梅”的人物形象塑造

(一)对党的忠诚与深情

与叛徒马家辉“人往高处走”的邪恶嘴脸相对比,田玉梅成功塑造了一个具有顽强信念的共产党员的形象。唱段《血里火里又还魂》选自歌剧第一场,这是一部戏剧性极强且富有表现力的声乐作品,充分表现了田玉梅死里逃生呐喊着报仇雪恨的戏剧感。

谱例一:

这一经典唱段抒发了女主人公发自肺腑的呐喊,尤其是处于高音位置的一个“哪”字充分表现了革命党人坚韧、无畏的英勇气概。这一旋律自第一场后在歌剧中多次出现,成为了女主人公田玉梅的主题音调。

(二)对女儿的深爱与愧疚

身为一名革命者,田玉梅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革命事业上,对女儿娟妹子的关爱显得微乎其微。田玉梅的唱段《万颗钢针心上插》以及《孩子啊,妈妈对不起你》通过悠扬的曲调和朴实的歌词感动了无数观众。这世上没有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而田玉梅在重要的革命任务前却又不得不舍小家顾大家。在整部歌剧中,这种看似细小的生活情节却表现了革命生活的无比艰辛,以及为了革命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而这种情感和精神也恰恰烘托了田玉梅的主题形象。

(三)对革命同志的深切关爱

玉梅和桂英同为杜鹃坡的共产党员,又是幼时一起长大的姐妹,情谊非常深厚。死里逃生的玉梅前往桂英家中时发现好妹妹桂英已神志不清,于是在为桂英梳头发的时候唱起了一段动人的“我那亲亲的小妹妹”,这种感情最终唤醒了桂英。当玉梅再次赶来时,桂英欲上吊自尽,玉梅劝说无果,唱起了姐妹俩儿时的歌谣《杜鹃花》,桂英终于从逃避现实的疯癫中醒来,一起加入了战斗。

谱例二:

《杜鹃花》这首作品属于单二部曲式,采用了南方民歌的曲调,悠扬、甜美。歌词也通过“借物言志”来比拟女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三、“田玉梅”的舞台形象塑造

(一)台词表述

传统戏曲中的语言主要分为“韵白”和“话白”,韵白较夸张,声调起伏大,音乐与节奏感鲜明,“话白”则趋于生活化。“歌剧第一场中《血里火里又还魂》中的念白就是借鉴了韵白的表现特点,每个字拖腔较长,其声调高低起伏,吐字铿锵有力,“老支书!亲人们哪!”在表演这段念白时应充分揣摩玉梅死里逃生后接近崩溃的情感,发声位置较高,气声的合理运用更能充分表现玉梅此时的心理。”这句念白的语调,完美塑造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坚定形象。在歌剧第四场中,玉梅看到桂英想要上吊自杀,于是倚在门前回忆两人儿时在杜鹃坡上的时光,这个时候台词则接近于“话白”,富于生活气息,音色柔和,正是这种语言的魅力将桂英感染,才放弃了轻生的想法。

(二)舞台形体

演员的形体是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手段,舞台之上的每一个动作、眼神都必须经过演员的提炼和拿捏。歌剧与戏剧中的形体也不相同,歌剧演员需要将自己的舞台情绪融入音乐当中,一颦一笑,甚至一个眼神都要与音乐同步。歌剧《党的女儿》中女主人公“田玉梅”是一名农村妇女,这就要求表演者去模仿农村妇女的形态、说话语气。著名歌唱家彭丽媛在饰演田玉梅这一角色时,充分融合了生活中的动作与对话,使得舞台上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实。

中国歌剧较西方歌剧的诞生晚了将近四百余年,但正因这段历史的沉淀,中国歌剧在秧歌剧、歌舞剧的基础之上逐渐成长起来,一经诞生便势不可挡。歌剧中塑造了田玉梅、桂英、马家辉、等多个特点鲜明的形象,在结构、表演等方面也为后来的歌剧创作提供了借鉴,在中国歌剧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参考文献

[1] 张静.民族歌剧《党的女儿》艺术特色探析[J].文艺评论,2007.

[2] 靳晓莉.论歌剧《党的女儿》的中国民族风格[J]. 艺术评论,2011,12(8):75-77.

[3] 王军.戏曲语言在歌剧中的运用——歌剧《党的女儿》的戏曲风格[J].戏剧文学,2009,6:52-54.

猜你喜欢

形象塑造性格戏曲
猫的性格爪知道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论舞蹈表演中舞蹈演员的形象塑造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歌剧《原野》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及表演技巧研究
从剧作角度分析《阿伽门农》中对克吕泰莫斯泰拉形象的塑造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
性格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