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开展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2015-04-29秦萍
秦萍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给小学班级合唱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突破。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成为相关教育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文章立足于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教学策略;合唱意识;情境教学
所谓班级合唱,主要是指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全班集体根据音乐教材共同合唱和训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展合唱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对各种音色和旋律加以结合和润色,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陶冶情操,获得美的音乐体验。因此,为了适应当代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采取科学的教学手段强化班级合唱训练,从而提升音乐合唱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树立科学的班级合唱意识和观念
音乐课程的学习离不开聆听、开口和思考等多种感官的配合,首先必须对音乐旋律进行仔细聆听,细细品味,以便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忱和兴趣。但是很多小学生反映他们普遍害怕进行班级合唱,究其原因主要是部分学生对班级合唱的内涵和性质缺乏了解和认识,感觉合唱主要就是共同齐唱,没有合唱意识。因此,为了从根源上打消学生的畏惧心态,重新认识班级合唱的意义所在,教师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学观念,寻找合适的教学模式。首先,课间时间可以播放一些好听合唱旋律或者MV视频,题材课内课外均可,在缓解学生压力的同时还能够充分震撼学生的视听感官,有着强烈的音乐体验和情感宣泄,被合唱的魅力和艺术感所吸引。学生在安静聆听的氛围中小声哼唱和模仿旋律,充分意识到音色协调和合唱方法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合唱意识。优秀的合唱作品更加需要团队配合和高超的歌唱技巧,需要能够对音色进行巧妙结合和处理,发挥出自身最好的歌唱状态。在这种熏陶和刺激下,学生参与班级合唱的兴趣和热忱便会大大提高。
二、科学选择合唱教材和曲目
小学生年龄小,身心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普遍喜欢好玩好动,深层严肃的音乐不符合小学生心理和喜好,科学恰当的合唱教材和曲目是班级合唱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其嗓音条件、喜好以及年龄综合选择曲目,调动学生合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小学一到三年级期间主要是以《小红帽》、《粉刷匠》和《小螺号》等儿歌为合唱曲目,鼓励他们能够积极开口轻松唱歌即可,甚至可以结合游戏和舞蹈加以辅助。而到了四五年级,则可以相对向学生讲解一些歌唱技巧,对他们的发声方式和音调进行合理调整,选择优秀的曲目进行针对性合唱训练。
三、合理创设班级合唱教学情境
与其他主科目相比,音乐充满了艺术感,不仅是感情的流露,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没有教师的合理指导和情境烘托,学生对于音乐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往往认识甚浅,难以从更高的层面去理解音乐的内涵和本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合理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对音乐旋律进行聆听和思考,以便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打动学生,引起共鸣。例如,以《叮铃铃》这一曲目为例,这是一首苗族民歌,音乐背景和环境与学生的生活大不相同,教师在播放这首曲目之前可以营造一种白云高山下牧童放羊的场景,吆喝声、鸣叫声、铃铛声交错,使学生感受到苗族的民族特色,在活泼、亲切的环境中感受苗族音乐的独特性。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铃铛声来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跟着教师的节拍进行合音和歌唱,顺其自然的引入所学内容。在安排学生进行班级合唱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让学生体会到双重合唱的精髓所在,准备把握其音准,音形充分结合,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深受合唱的感染,强化学生的合唱体验。
四、准确理解合唱曲目的精神内涵
音乐是有生命的,不同曲目所表达的内涵和精神不同,需要听众认真聆听和用心感悟,理解各种音符跳动所体现的生命活力。没有活力和精神内容的歌曲枯燥无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触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感染力。因此,在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活动时,除了加强对学生合唱技术的培养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使学生对曲目的精神实质加以认识和理解。例如著名的爱国诗歌《七子之歌》,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出国家分割领土“七子”想要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强烈期盼和渴望。经过著名音乐作家对诗歌加以谱曲润色之后,《七子之歌》广泛流传到祖国各地,被人民传唱。尽管简单的旋律使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并完整的唱下来,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学会了这首歌的内涵,歌唱也没有情感表达。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可以事先对《七子之歌》的创作背景向学生讲解,通过地图和史实的描绘,使学生全面理解《七子之歌》所面临的困难和七子想回到祖国的那种迫切愿望,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精神,对歌曲能够带着感情去歌唱,丰富合唱内容和爱国情感,提升班级合唱效果。歌曲开始几句可以用模唱进行,当到了“母亲啊母亲”这一节拍时应该妥善处理吸气,保证均匀呼吸。并且应该仔细划分乐句,使每个乐句都能够用一口气息唱出来,带着爱国情感去完整演绎歌曲第一部分旋律。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情感始终是班级合唱教学的主要成分,值得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五、合理使用乐器加以辅助教学
在合唱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烘托氛围和提升合唱效果,教师可以合理使用乐器加以辅助教学,并鼓励具有乐器功底的学生进行密切配合,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学习和识别乐谱,对音准能够进行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另外,教师必须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乐感情况,合理组织和安排班级合唱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有所收获和成长。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合唱教学中,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合唱技巧,才能从整体上提高班级合唱质量和效果。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和阻碍,能否进一步强化班级合唱力度,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冯敏.合唱教学:促进“点”“面”结合——兼谈班级合唱与校级合唱的共同发展[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11)
[2] 陈小丽.唱出最美童声——浅谈小学合唱教学的四个意识[J].音乐大观. 2013(10)
[3] 王明珠.小学班级合唱排练教学的意义与策略[A]. 《网友世界》(2014)[C].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