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麟交响乐中的“中国元素”
2015-04-29郭婧
【摘要】王西麟作为我国当代交响乐创作史上的代表人物,其交响乐作品的创作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中国元素”的融入成为其交响乐作品的显著特点。本研究从“中国元素”概念的界定出发,从戏曲音乐元素的运用、传统音乐复调思维的渗透及变奏原则融入三个方面分析了王西麟交响乐中的“中国元素”,了解王西麟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形成其个性的音乐语言。
【关键词】王西麟;交响乐;中国元素;融入
王西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在国际乐坛上得到过很高的认可和评价。他的作品音乐风格独树一格,作品中蕴含着深刻悲剧性、史诗性与哲理性美学思想,表现出独特的意境和情感,是西方现代音乐技法的“中国化”最成功的作曲家,在中国现代交响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他至今共创作了八部交响乐曲,巧妙的现代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戏曲素材、民间音乐等“中国元素”有效融合并加以创新,体现了作曲家鲜明的创作风格。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古典风格特点和传统音乐韵味,同时又不失现代音乐气息。王西麟多次在座谈和访谈中强调了“中国元素”对现代音乐创造的重要性,强调不能忽视我国民间音乐注意丰富的宝藏而一味追求技法的新颖。本研究结合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对其作品中蕴含的“中国元素”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刻的研究,了解王西麟是如何运用中国元素形成其个性的音乐语言,进而学习、借鉴作曲家的现代音乐创作。
一、音乐作品中的“中国元素”概述
中国元素是近年来音乐理论研究与创作实践中频频提及的概念,虽然不同学者对这一概念做过界定,但目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概念,在分析王西麟交响乐作品之前对贯穿本研究始终的这一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是研究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元素”是“元”、“素”两个单词的复合名词,其近义词是“要素”。根据《新华字典》中的解释,“元”指头、首、始,意思是事物的开始,引申为本根、本源;“素”指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后来被引申构成事物的未被分割的基本成分。元素原为化学术语,是一种物质的类别,是原子序数相同的诸原子的总称,即具有相同原子序数的原子的物质,是一种特殊的原子组成,常见的元素如氢、氮和碳等,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物质。音乐创作中的“中国元素”是指出创作家在音乐创作过程中所借鉴、吸收或融合的所有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包括戏曲音乐元素、中国传统音乐复调思维、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变奏原则等,这些“元素”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能反映中国人文、民俗心理和特殊的审美倾向。也就是说,所有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特色,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文化沉淀、符号或传统创作技法等,均可被视为“中国元素”,包括无形的精神内容(精神文化元素)和有形的物质(物质文化元素),不只是表象符号,更是精神传承。
二、王西麟交响乐中的“中国元素”分析
显然,“中国元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在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中,其“中国元素“的运用主要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王西麟交响乐中的戏曲音乐元素
秦晋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一种典型的音乐形式,主要分布在我国陕、甘、青、宁、山西等西北地区,按照音乐分割可分为秦、晋、陇三个分支。在王西麟的学习和创作生涯中,长期接触与衷爱的秦晋文化为其音乐作品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长期对河南、山西、陕西及宁夏、干部部分地区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等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积累,成为他后期音乐创作的宝贵财富。“中国元素”构成了王西麟音乐创作的语言基础,为其个性音乐语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然,除王西麟之外在中国音乐创作史上运用传统音乐因素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在少数,他们在对传统音乐因素的运用及融合手法上有细微差异。在王西麟的交响乐创作中,其对中国传统音乐因素的运用主要通过对传统音乐中音乐音响、结构、节奏及旋律等局部元素的提取、借鉴,并与西方创作技法有效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此外,他在音乐创作中将中国传统音乐因素转化为一种对音乐思想、内容的认识,侧重于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抽象运用,在西方现代音乐架构下将中国传统音乐因素拆解、重构,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以新的音响、形式出现,他的交响曲既有中国文化特有的意蕴,也有深刻体裁的反思,既有浓烈的民族音乐韵味,也有激烈的矛盾冲突。
在秦腔素材的使用中,王西麟通过秦腔唱腔旋律形态的创造性运用、对秦腔念白夹吟诵音调的吸取等操作将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秦腔魂”融入到其交响乐作品中。一方面,秦腔苦音腔音乐旋律具有典型的“先扬后抑”特征,从而形成了苦音腔级进下行的旋律形态。王西麟的交响乐作品继承并发展了秦腔唱腔音乐旋法,如《第五交响曲》第8-18小节(第一大提琴声部),继承了传统苦音腔下行旋律表现凄楚情感同时,通过半音化处理使加强了音乐的紧张心;为了凸显旋律进行中激越的力量,插入了三全音,从而提高了大跳音程对于下行旋律的冲击力。另一方面,王西麟在交响乐创作中吸取了秦腔念白夹吟诵音调。例如在第八交响曲《喜剧的对话》,王西麟设置了两个矛盾的主题(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其中第13-15小节通过借鉴“秦腔滚白”的韵白唱法,引出凄婉旋律;16-22小节与“秦腔滚白”表达人物呐喊、激愤的情感渲染方式相同,表现为长音处重音强化节奏的动力作用。通过对秦腔念白夹吟诵音调的吸取成功的塑造了“被压迫者”主题。
(二)王西麟交响乐中传统音乐复调思维的渗透
在戏曲音乐作品中,“唱腔”不仅包括人声演唱的部分,还包含了伴奏,二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王西麟先生在进行音乐创作时,非常善于将交响性思维和戏曲唱腔、伴奏的复调思维融合在一起,使作品在具有传统音乐神韵的同时,又能够表现出强烈的矛盾冲突。如《第五交响曲》第二部分,通过对比复调的“紧拉慢唱”手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唱简伴繁”的戏曲音乐唱腔气息,同时采用西方创作技法对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形成节奏对位。
此外,在戏曲音乐中,打击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由于打击乐能够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因此可以用来渲染气氛与音乐情绪。在音乐创作时,王西麟借助打击乐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特点,将其不断运用到自己的音乐作品中。“锣鼓经”,即各种打法所呈现的规律性谱式。简单来说,“锣鼓经”具有如下特点:(1)多种音色有机配置。(2)节奏具有一定的程式性。“锣鼓经”的节奏和音色之间具有强烈的冲突性与对比性,这为展现作品中的人物情感以及性格之间的矛盾奠定了基础。例如王西麟先生在《第四交响曲》中采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在第二部分127-168小节,通过锣鼓经的层层递进方式,使乐队与打击乐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127-134 小节,节奏为由疏至密。在710-718小节,强烈突出了钹声部,节奏密度具有明显的弧形态势。
(三)王西麟交响乐中传统音乐的变奏原则
一方面,王西麟在其交响乐创作中借鉴了板腔体音乐的“摇板”、“垛板”板式特点。所谓板腔体音乐,是指唱腔采用板式变化的体式的音乐结构,又称板式变化体,其结构原理是变奏原则,这种变化主要集中在节奏、节拍变化等方面,同时辅之以节奏变化。不同板式所表达的音乐情绪有显著差异,通常情况下紧张、急切的场面多采用快板,叙事性较强的唱腔多采用速度中度的中板,而抒情性较强的唱腔多采用速度较慢的慢板。在音乐创作中,要通过丰富的板式变化、不同板式的衔接组合来表现戏剧内容,完成戏剧发展。在王西麟八部交响乐中,有很多作品的结构构思和音乐发展都体现了板腔体音乐的板式变化特点,如《第八交响曲》第 44-61 小节(部分声部),可以划分为8+10 的两个大乐句,曲调单纯,节奏丰富,与板式变化体的音乐特点高度契合。此外,第46 小-60小节中,该部分“垛板”短促紧凑的特点(第46、49、52-53小节)、慢板的性格(第54-59小节)等凸显出半吟半白的唱腔,并与之后的紧凑节奏(第60-61小节)等有效衔接,表现出戏曲综合板式结构的特点,从而使得王西麟交响乐作品的音乐表现更加丰富。
另一方面,我国传统音乐的变奏手法,迭奏和变奏是中国民间音乐、传统音乐乐思发展中两种重要的音乐发展手法。王西麟在创作中将西方交响乐思维与中国传统音乐变奏原则结合来发展旋律性主题,在第八交响曲《喜剧的对话》中,最初的构思源于中国传统音乐材料因素中的“告状”,作者讲述了两种对立命运的“对话”过程,塑造了两个矛盾的主体。为了使两个主题充分展开,使矛盾主题在激烈矛盾冲突中取得成功,作者运用交响乐思维对这两个矛盾主题进行双主题变奏处理。即借鉴中国传统音乐变奏原则中的加花变奏、即兴变奏等变奏手法,通过主题材料的纵横交叉,立体状的织体思维,非规律化节奏街拍的动力推进等交响乐思维,形成了鲜明的戏剧性和交响性。
此外,王西麟在交响乐作品创作中还积极吸收了传统音乐结构的边走原则,从而使其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音乐的结构思维。中国传统音乐思维强调统一,在统一基础上逐渐边线,通过渐变方式展开乐思。如《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是一个并列的二部曲式,是在单一旋律性主题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在这一乐章中,作者在8小节的旋律中融入了旋律加花、合头异尾、展衍等手法,在音乐结构上结合音响推进、旋律力度变化等手法,从而使整个机构呈现出渐变的过程。
三、结语
王西麟交响乐作品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中国元素”的融入可能是其作品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在交响乐作品创作中,王西麟将秦晋地区的地方戏曲、民间音乐等中国传统音乐素材与交响性思维结合,通过对秦腔唱腔音乐旋法的继承发展和对秦腔念白夹吟诵音调的吸取,将中国元素与西方现代音乐创作技法有效融合,实现了中国与西方的融合,传统与现代的交织,通过铸造了交响曲的交响性。在他交响乐作品中,中国元素作为一种民族性元素贯穿在每一部作品中,体现了作曲家特殊的音乐承载思想和创作理念,形成了独特个性的音乐语言和有别于他人音乐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沙林.王西麟——中国最悲愤的音乐家[J].艺术评论,2006(4):
12-14.
[2]杨静.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王西麟交响曲创作中的运用[J].乐府新声,2015,33(1):97-101.
[3]朱婧燕.王西麟交响组曲《太谷秧歌》之音高语言研究[J].中国音乐,2015(1):123-133.
[4]檀革胜.王西麟《钢琴协奏曲》中传统戏曲因素研究——兼论“戏曲音乐交响化”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3(2):105-116.
[5]周河清.文化断层后的继续探索——王西麟《第五交响曲》价值探析[J].人民音乐,2013,(11):8-10.
作者简介:郭婧(1987—) ,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南,学历:硕士 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音乐与舞蹈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