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情感 声音 形象
2015-04-29肖应泽
【摘要】“青歌赛”、“金钟奖”是我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声乐赛事,对声乐教学的歌唱理念、技艺技巧、审美追求等,都具有事实上的引领作用。年轻歌手若能注意以下四点:1、精心挑选适合自己、适合比赛的好歌;2、精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3、精致寻求富有表现力的美好声音;4、精到打造自己的舞台形象。必将有利于自己的全面展示。
【关键词】作品 ;情感;声音;形象
引言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1984年以来,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五届,推出了大批优秀歌手和声乐作品,近些年中国音协举办的“金钟奖”声乐比赛,也因其丰富的形式、权威的内容及良好的推广,让一大批新人新作脱颖而出。两大赛事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国声乐比赛的最高奖,成为青年歌手们歌唱理念、技艺技巧、审美追求等的引领者,为我国声乐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作为一名声乐工作者,我一直关注这两项比赛,从中看到了我国声乐教学水平的突飞猛进,许多才华横溢的青年歌手正茁壮成长。相信他们定将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再绘明媚的春天!但通过长期的观察,我觉得有些问题和不足依然存在,特别是在曲目选择、作品诠释、声音训练及舞台形象塑造等方面,仍有一部分青年朋友重视不够,准备不足,甚至有心浮气躁之嫌。
为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辅导体会,提出几点建议,供广大青年朋友们参考。
一、精心挑选适合自己的好歌。
作为一名歌手,在参加青歌赛、金钟奖等专业性很强的比赛前,一定要富有经验的声乐老师帮助自己精心挑选几首适合自己、适合比赛的好歌,作品的选择尤为重要。
(一)选择适合自己演唱的作品
歌手首先要在教师指导下对自己的声种类型、声音特点、音色、音域、最漂亮声区等有正确详细的了解。人声不仅分男、女,分高、中、低音,每个声种还应有更细致的划分。例如,同样是美声男高音,可分为:戏剧男高音(Dramatic Tenor),抒情男高音(Lyric Tenor),大号抒情男高音(Spinto Tenor),小号抒情男高音(Leggiero Tenor)等,曲目的选择应该符合自己的行当,上述男高音可以对应选择普契尼的《今夜无人入睡》、《冰凉的小手》、《星光灿烂》、莫扎特的《我亲爱的宝贝》等作品,决不能什么类型的歌手都唱《今夜无人入睡》(当然这与国内作品普及面不够有关)。意大利的专家讲过,普契尼晚年的创作不太尊重人声规律,这首作品易获得喉音。对于同一作者的作品,也应慎重选择,比如威尔第《茶花女》中阿尔费雷多与《奥赛罗》中奥赛罗的性格泾渭分明,声音的表现区别很大。同是普契尼的咏叹调,鲁道夫应是诗人的气质,卡拉夫王子则必须具备英雄的气概。托斯卡、巧巧桑、咪咪、图兰朵特等都因人物性格的不同,对声音的造型有严格的考究。
同一部歌剧中,《艺术家的生涯》里的咪咪与米赛塔个性差异很大,《人们叫我咪咪》与《漫步街上》就不应是相似的音色和风格,《图兰朵特》里的公主与柳儿身份悬殊,性格迥异,《很久以前在宫中》与《你那颗冰冷的心啊》就不能是同一声型。民族唱法中,象王宏伟的《西部放歌》,属于轻巧的超高音,而蒋大为、阎维文等演唱的歌曲,适合音色较浓郁、最漂亮音域在小字一组d到小字二组b左右的男高音演唱。歌手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准适合自己的歌曲,以利于方便、充分地表达作品。不能因为出了个王宏伟就人人争当王宏伟,个个飙超高音,这肯定不利于民族声乐的健康发展,老一辈歌唱家吴雁泽先生说得好:出了个王宏伟,“害”了多少人!我想吴老师语重心长告诫后辈的也是量体裁衣、扬长避短的道理,比赛时高音很重要,但绝不仅仅是比音高,一些选秀类娱乐节目的误导,不应影响到我们把歌唱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青年歌手,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二)选择适合比赛的作品
声乐比赛往往要求在几首作品中充分展示演唱者的综合实力,因此,选择的作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应该能使歌手的歌唱能力与综合修养得以全面展示。不过绝不是作品越大越好,而是力所能及,游刃有余。作品过大,驾驭不了,即便凑合着乱喊乱叫下来,整个歌唱状态被破坏了,失败不可避免。也不能选择难度系数过小的作品(这类歌曲演出时可能很受欢迎),让“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些歌手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什么歌流行就选什么歌,更欠妥。拿中国作品来说吧,前些年印青作曲的《西部放歌》、《西部情歌》传唱度很高,于是一场比赛下来,一半民族组男高音都唱;吊诡的是,到了2013年,类似风格的《红红的太阳升起来》还像流行歌曲一样,被很多民族男高音选唱,结果状态七扭八歪的大有人在。我想我们不妨看看近几届成功歌手的经验:总政文工团三位歌手中,王宏伟的声音高亢明亮、西北民歌味儿浓;雷佳的声音明亮甜美、婉转晶莹;吴娜的声音抒情大气、富于戏剧性张力。空政文工团的两位歌手,刘和刚的声音轻柔细腻、充满激情;王莉的声音美通结合、声线优美。这五位歌手,在青歌赛上都拿到了金奖,是与《西部放歌》、《芦花》、《飘动的篝火》、《父亲》、《蓝色爱情海》等好作品分不开:这些歌曲都是词、曲作者根据歌手的特长和优势量身定做的,让他们的演唱水平发挥得淋漓尽致,再作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歌曲尤其适合比赛演唱:有一定的技巧和难度,词曲写得有生活,有真情实感,好听耐听,能打动人。所以,选择一首好作品,真是非常重要。
二、精确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表达。
画家吴冠中也说过:艺术的本质是真性情。作为最善于表达情感的音乐艺术,我们应认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理解作品的层次和词、曲语气,合理充分表达作品的情感,用歌声触及听众的心灵,这是诠释作品的首要任务和关键因素,绝不仅仅是炫耀声音,因为声音只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与载体。在准备作品时,我们要多查阅资料,多请教老师,勤练多想,认真体会,不能仅仅依靠翻译过来的歌词去片面理解作品。记得有一年的青歌赛选拔,有位选手演唱《我亲爱的爸爸》时,唱得痛苦万分,死去活来。我想是她仅仅看着中文译词来理解的,可能不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咏叹调出自普契尼的喜剧《贾尼·斯基基》女儿劳蕾塔对父亲是半撒娇半威胁的心态,因而对作品的情感基调把握不准。对于歌剧咏叹调,我们一定要理解整个故事内容,熟悉角色性格特点,体会所唱咏叹调在歌剧中对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所起的作用,才能用较准确的声音和情感来诠释作品。
去年的“金钟奖”比赛,来自周小燕歌剧中心的一位男高音在演唱《玛尔塔》( Martha)中的《宛若一梦》时,我觉得他对作品中人物把握准确,对剧情也十分清楚,把伯爵之子莱欧奈尔惊讶发现所雇用并相恋的女佣原来是贵妇人后,倾吐对玛尔塔的思慕之情表达得很到位,语言较准确、表演很老到。来自中国音乐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也是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的选手,她演唱的《玛依拉变奏曲》音色通透明亮,花腔段落驾轻就熟,颗粒性强,情感表达到位,情绪控制自如。随后演唱的《春江花月夜》则古色古香,音色富于变化,有时似陶埙在低吟,有时如竹笛在悠扬,恰当的朦胧暗淡,适时的清澈皎洁,如诗如画,韵味十足。在十多分钟内,她将两首风格大相径庭的作品表达得细腻准确,展现了良好的艺术品位、悟性和造诣,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三、精致寻求富有表现力的美好声音。
多年来,尤其是各省、市的选拔赛,我觉得很多选手都有一流的嗓音条件,可惜很毛糙,有的基本功不扎实,有的发声方法明显有缺陷,对声音概念认识有误。比如有些美声男高音,拼命追求的是所谓Dramatic Tenor效果,结果唱得很累,撑喉,缺乏高泛音,甚至一年比一年唱得差,我觉得很危险,很容易丢失美妙的嗓音。欧洲有种普遍的说法是,无论何种男高音都应从抒情开始,他们的声乐比赛也很忌讳歌手演唱不适合自己年龄段的作品。我想,歌唱家首先应是个思想者、聪明人,舞台表演的规律就是扬长避短,任何声乐行当都需要,都可以成为不朽的大师!Dramatic Tenor全球稀缺,一百年才出了一个莫纳科,中国更绝无仅有!我们的年轻后生不顾自身条件和成长规律,苦心孤诣追求的所谓“过瘾”,其实是CD中经过电声处理的声音效果。我听过多明戈等的现场演唱,根本达不到碟片那种辉煌感,盲目追求大、狠、亮是十分毁嗓子的!有的女高音( Soprano),气息支持不好,喉头不稳,连美声技巧中最重要的强弱变化控制与连音唱法都把握不好(或不甚理解),语言又不过关,共鸣位置不统一,喉咙打开不够,声音僵死,音色、力度不能变化,缺乏活力和表现力。民族组选手也是问题较多,有拼声音本钱的,有急功近利的,有不注意咬字、吐字的,声音和音乐都力不从心,缺乏美感。
好的声音应该是松弛柔和、明亮集中、通畅统一、共鸣充分、穿透力强、位置高、有支持的声音。文学家有千言万语来表情达意,画家有七彩画笔描绘绚丽的线条和图画,歌唱家只能用一张嗓子表达丰富的情感。
所以,好的声音在自然状态中应该富于变化与表现力,要能强能弱、能明能暗、能连能断、能真能假、能全能半。声音训练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苦的,每位歌手都必须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不断实践,日积月累方可水到渠成,必须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刻苦磨砺,让声音、音乐、心理都渐渐成熟起来,形成自己声音特点,找准自己的路子,积累适合自己的作品,力争最精细的的演唱质量,最美好的声音品质。这样,既是良性循环,又能永葆嗓音的青春活力。
四、精到打造自己的舞台形象。
当下的受众对视觉要求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兴趣与挑剔。舞台人物是观众情感的寄托、理想的化身,精到打造自己的舞台形象,十分重要。
首先,歌手要控制自己的体重,“越胖唱得越好”纯属误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自信的微笑,优雅的举止,丰富的表情是任何一位优秀歌手必备的。歌手要多做表演、形体的训练,这对舞台表演大有裨益,还可以请人将自己的演出录像,再不断研究、改善、提高。
其次,演员要重视舞台表演的完整性,着装、饰件、化妆、发型,都要符合角色要求,与作品内容相一致,不能矫揉造作。此外,歌手要注意:当你一踏上舞台时,你就开始表演了,而不是等到开口唱的那一刻;当你下了舞台后,才结束了表演,而不是闭口的那一刻;在引子或间奏时,你还应该沉浸在曲目的剧情和意象中。
第三,歌手要做好与乐队或钢琴的默契配合,协同完成作品的演绎,还要提出灯光、舞美要求,为演唱增光添色。
结语
声乐比赛只是展示、检验、推介歌手的平台和路径,而非学习声乐的根本目的。机遇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青年歌手必须潜心学习,认真训练,根据自己的修养、条件、个性等精心挑选作品,用与之要求相一致的声音和舞台视觉效果,精致深刻地诠释作品,充分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从而为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及比赛成绩夯实基础。
作者简介:肖应泽,安徽省芜湖市音协主席,副研究馆员,第十届“青歌赛”美声唱法铜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