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5-04-29周兰珍吴建军侯涤
周兰珍 吴建军 侯涤
摘要: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程度将影响社会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存在着基层图书馆布局不均衡、总分馆体制不健全、社图馆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从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完善总分馆运行机制、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快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总分馆制;发展对策;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94(2015)03-0053-07
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立覆盖全社会、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任务,以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公共图书馆是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各地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今年初,在“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常州市围绕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目标,制定了《常州市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启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方面的任务,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是其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为扩大常州市基层图书馆的覆盖面,满足广大居民文化阅读需求,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整体建设。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内涵
(一)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概念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建设构架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它们建立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和区域性服务网络等服务平台。[1]4从层级分布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包括省、市、县(区)所有公共图书馆。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中,主要有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和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两大块。其中的城市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目标是:建成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和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2]
(二)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特征
1.构成的系统性
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作为一个有机体,它首先是一个服务系统。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以系统化方式运作,通过上下层级关系及其横向联系,相互间统一协调,共享设施、设备、资源、技术、人才等,共同致力于文献资源建设与文化阅读服务。同时,通过系统自身的不断创新,延伸基层图书馆服务,促进自身持久地发展。
2.服务的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是民主社会的一项制度,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所以,公益性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最本质、最基本的特征[3],它最直接的表现就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免费服务。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内的所有图书馆都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确立了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具有不可动摇的位置。
3.服务的均等性
均等性是指公共图书馆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要惠及全体人民,为全体人民所普遍享有。[4]图书馆服务的普遍均等和全覆盖,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平享受公共文化资源、实现信息公平获取的主要渠道。只有在一个地区建立起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和保障广大民众的文化阅读权益,才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与和谐。
二、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现状
(一)基本情况
常州市下辖武进、新北、天宁、钟楼、戚墅堰5个行政区(2015年5月31日前),全市(金坛市、溧阳市除外)公共图书馆拥有市级馆1个——常州图书馆(以下简称市馆),3个区级公共图书馆——武进区图书馆、戚区分馆、钟楼分馆,同时,常州图书馆还直接建立了6个分馆(见表1);全市拥有镇/街道文化站(具有图书馆功能)40个、村/社区图书室621个(见表2)。为扩大常州图书馆的借阅服务范围,市馆在没有图书馆(室)的社区、机关、学校、部队和企事业单位设立38个流动服务点和9个流通图书馆服务站点。通过流动服务书车把图书送到读者身边,给广大市民读书、借书、还书提供尽可能多的方便。可见,常州公共图书馆已初步形成了市、区、镇/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四级服务网络。
表1显示,常州图书馆建立的分馆,都由其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并且定期更新。分馆提供的图书外借、室内阅览和网上电子资源检索服务,共享市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在几个分馆中,上书房分馆的年外借图书量最多。现有的分馆是由市图书馆与区政府、学校、企业联合共建,是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组成部分,企业分馆成为一大特色。
表1常州图书馆的分馆服务网络情况
分馆名称功能年借还册次管理人员分馆文献和电子资源情况
运河五号分馆免证阅览分馆图书、报纸、杂志只提供阅览1人6 800册艺术及创意类图书、常州地方人文资料、港台原版书以及馆藏艺术类珍品
戚区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因管理员自身原因,手工借还1人在戚区文化馆原有图书的基础上,市馆提供8 000册图书
天合分馆仅对公司员工开放1.6万册1人+志愿者天合光能公司出资采购1.2万册新书,市馆提供8 000册图书
文艺学校分馆仅对校内学生、教职员工开放手工借还常州艺术学校图书馆员在学校图书馆原有文献基础上,市馆提供8万册图书
上书房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7.6万册2人开馆时上书房公司购买各类图书7 000册
钟楼分馆免证阅览分馆图书只提供阅览1人市馆提供3 000册图书
中国南车戚墅堰公司分馆凭证借阅图书3万册1人+2名志愿者开馆时,市馆提供2万册社科类书籍
三井分馆免证阅览报纸、杂志;凭证借阅图书1.1万册兼职1人+2名志愿者市馆提供6 000册图书
由表2可知,武进区拥有街道/乡镇图书馆15座,社区/村图书馆(室)327个,平均每0.48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新北区有街道/镇图书馆9座,社区/村图书馆(室)137个,平均每0.31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天宁区有街道/镇图书馆5座,社区/村图书馆(室)73个,平均每0.52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钟楼区有街道/镇图书馆4座,社区/村图书馆(室)70个,平均每0.71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戚墅堰区有街道/镇图书馆3座,社区/村图书馆(室)14个,平均每0.56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全市则平均每0.52万人拥有一个社区/村图书馆(室)。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层图书馆布局不均衡
由于现行管理体制局限,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以行政色彩为主导的布局体系,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服务网络。按行政区划设置的基层图书馆虽然得到市区两级财政的支持,每个街道/乡镇都建有一座图书馆,多个居委会设有社区图书馆(室)。但基层网点数量不足、布局极不合理。基层图书馆的总体布局没有充分考虑社区的面积和人口密度差异,难以保证人人就近阅读,无法做到图书馆服务的全覆盖和文化阅读的普遍性、均等化。
2.总分馆体制尚未形成
从上述表1、表2可知,目前,常州公共图书馆推行的是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但整个服务网络组织松散,总分馆服务网络不健全。主要原因在于全市缺乏统一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规划和协调机制,加之市、区两级财政分级管理,导致各个图书馆定位和层级设置障碍多。市辖区中的天宁区、新北区、戚墅堰区还没建立区级图书馆,导致众多的街道/镇、社区图书馆(室)独立发展,根本得不到上层机构的协调和指导,相互间无资源共享关系和书刊资源、信息交换机制。尽管武进区图书馆及其下辖乡镇、社区图书馆(室)已发展为比较好的服务网络,但其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封闭的网络,与市中心馆、其它区级馆、分馆无服务对接(电子资源共享除外)。常州图书馆直接建立的分馆过多地依赖中心馆,导致市中心馆压力大,其龙头作用严重受到影响。
3.社区馆服务能力较低
社区图书馆是当前常州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最末梢——第四级,这一级图书馆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服务,普遍存在着服务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欠缺的问题。[5]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馆藏借阅率低。由于经费来源问题,大部分社区图书馆(室)的图书更新少,难以满足居民阅读需求。(2)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大部分社区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由社区干部兼职管理。兼职人员缺乏图书馆专业知识和技能,无法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难以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也导致开放时间不足,造成资源浪费。(3)民办图书室缺少政府支持。在常州一些社区出现了居民(或企业)自发建立的读书屋(图书馆室),虽然规模小,但吸引了周边群众。可是,这些民间图书馆室很少得到政府或社区的关心,更谈不上经费的支持。
三、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对策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
1.建设主体适当上移
常州公共图书馆现行的格局基本上是按“各级政府分级设置图书馆(室)”的制度模式形成的,按此体制建设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已出现设备闲置、资源浪费和服务低效等问题,乡镇/街道、社区图书馆(室)的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建设必须建立在政府主管部门与图书馆形成共识的基础上,从服务普遍均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来审视和确立建设主体。这一主体是负责设置图书馆并维护其运行的责任主体,是图书馆初建及后期运行所需各项经费的基本来源。在常州现行的政府行政体制中,常州市政府及其下辖区政府是比较适合的建设主体和直接责任者。我们可以将现有基层(街道、乡镇、社区)图书馆的建设责任全部或部分上移至市政府或区政府[1]147,这有利于统一规划,集中管理,节省成本,持久发展。
2.整体规划服务网络
首先,确立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是一个以总分馆体系为主兼顾区域性图书馆服务网络的服务体系,这一体系的主管部门是常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简称市文广新局)。市文广新局代表市政府会同辖区政府的文化教育管理部门、常州图书馆、地方高校,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基层图书馆布局。在现有四级服务网络的基础上,理顺体系结构,强化“总馆(市馆)—分馆(区馆、街道馆)”的两级紧密型服务网络。按照目前市区常住人口393.62万(含金坛区)计算,每5万人拥有一座具有规模的图书馆,可规划设立街道以上的各类图书馆70-80个。将武进区、金坛区图书馆及其服务网络纳入全市的服务网络之中,同时,增设其他区级馆,发挥区级馆的桥梁作用,以推动街道图书馆服务上台阶,扩大社区图书馆覆盖面;将高校图书馆、部分中小学图书馆规划到服务网络之中。(2)馆舍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选址新建或合作共建等方式,解决区、街道、社区图书馆的馆舍问题。比如根据整个服务网络的布点,选择一些文化馆(站)、社区活动中心、学校作为合作对象,利用现有的建筑空间设立分馆,增加服务功能。(3)规划的实施步骤。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明确建设主体的前提下,由各建设主体按既定方案具体实施建设任务。
3.切实保障经费投入
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仅需要大量的建设经费,而且需要大量的运行经费,各项投入由市政府主导,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府共同投资。具体可采取以下方案:每新建一个分馆,开办费(购书经费、网络设备费)由市财政承担;分馆建成正常运营后的每年运行费由市、区、街道(乡镇)三级政府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所有经费由总馆统一安排,由市文广新局负责监督实施;区级馆后期运行费则由区财政承担;分馆人员工资待遇由区财政支付。市、区两级政府也要加大社会服务的购买力度,对于企业、学校合办的图书馆,每年支付一定比列的费用,支持它们为社会提供借阅服务。各项经费投入必须以政府文件将三级财政投入制度化,确保对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的长期投入。
(二)完善总分馆制的运行机制
1.确立总分馆制体系模式
今年1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6]根据国家的要求,常州市应尽快出台《常州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实施办法》,确立“总馆——分馆”的运行模式,以制度来保障总分馆制的建设与常规运行。在常州行政区划调整后,结合新的行政区划,常州总分馆制体系可实行以下模式(见图1):常州图书馆作为总馆(一级中心馆),总馆下设6个区级分馆(武进区、新北区、天宁区、钟楼区、金坛区、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区图书馆既是总分馆体系的分馆又是二级中心,同时,总馆下设企业分馆(10个左右)以及其他类型的分馆;区级馆之下设街道/镇分馆(50个左右),街道、乡镇提供场地;街道/镇分馆下设多个社区图书馆(室),其设置要打破居民区的地理界限,在同一街道/镇(同时,考虑交叉地带)所辖区域内按服务半径,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社区作为网点。
图1常州市总分馆制体系模式
2.解决基层馆的运行管理问题
首先明确各级馆的职责。区级馆作为非常重要的基层图书馆,其管理质量与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总分馆制的上下衔接问题。在全市6个区级馆都建成后,各馆应在常州图书馆的统一管理、协调下,与总馆分工协作,相互独立开展日常服务工作,并负责街道/镇图书馆的建设与管理服务工作。具体地说,总馆负责分馆的人事管理权,各区政府将分馆人员编制和预算一并委托给市馆,总馆集中采购、加工文献资源和设备,统一调配和更新,其余各项业务管理工作均由区和街道/镇等分馆负责。其次,完善计算机网络化管理。总馆与所有基层图书馆采用统一的图书馆业务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服务网络内分馆与总馆、各馆之间数据交换,总分馆之间实现“一卡通”管理,开展通借通还服务。
3.提升社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
目前,常州本地区的社区图书馆(室)主要由乡镇、街道的文体站负责设置或由居委会、村委会或社会力量自主设置,其建设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乡镇/街道财政。社区图书馆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它们属于政府间接公共服务范畴,具有自治性。我们可以按照国家提出的“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市民自我管理,市场运作发展”的思路,改变社区图书馆的运行机制,以政府的经费补助奖励、集体经济收入、居民共同集资、社会捐赠等多元化为基础,实事求是,重质不重量,稳妥有序地走出一条社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之路。时下,市政府应授权市图书馆,并给予一笔经费,建立社区图书馆计算机管理子系统,把其所有文献资源进行编目数据加工,并纳入到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社区图书馆(室)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它们的借阅服务能力。同时,区图书馆利用流动服务书车,定期为它们更换书刊,使进入社区图书馆(室)的居民有书可读。
(三)推进区域性服务网络建设
总分馆制是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较好形式,但不是唯一的形式,实践中的模式创新还会继续出现。[8]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要坚持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建设多样化的基层图书馆,充分发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职能,发展个性化的图书馆(室)。
1.继续推进企业分馆建设
在区域性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建设中,常州在江苏省首创了企业引入“社区图书馆”概念的模式,像天合分馆、南车戚墅堰公司分馆、运河五号分馆、上书房分馆等企业型社区图书馆,深受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的一致称赞。常州图书馆作为城市中心馆,需要不断总结企业分馆建设的经验,主动与“一核八园”、大型房地产开发商联系,争取更多企业的赞助,建立一定数量的工业园区、新建住宅区图书馆。通过这些分馆,延伸图书馆的文化服务,扩大传统与数字阅读的服务范围、对象,促进常州地方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服务。
2.尝试建立书店图书馆
新华书店是各类爱读书学习的人群密集地,在书店能够了解和掌握社会公众的阅读需求,如果在书店建立分馆,那么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则更接近读者,更能彰显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人性化和公益性。图书馆与新华书店合作建立书店图书馆,可采取两种模式:一是,新华书店提供一定的空间给常州图书馆,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来新华书店的读者就可以浏览新书并购买,也可以把购买的新书目录推荐给图书馆,或者通过一定合作渠道,直接把个人欲购买而又未买的书转成图书馆的馆藏。同时,广大顾客(读者)又可以在书店图书馆借阅图书,查询数字资源,获取各种信息服务。二是,采用“你选书我买单”的模式。图书馆与书店合作,搭建互助双赢的服务平台,读者可以直接从书店“借”书。这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种全新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内蒙古图书馆和江苏省苏州图书馆已采用此模式,深受社会公众的称赞,也得到业内专家的认可。[8]
3.探索开办城市综合体图书馆
城市综合体(Shopping mall,商业中心)是房地产转型发展的产物,是城市地产、商业、居住的新处所。近3年来,常州市区的各类城市综合体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投入使用、在建和拟建的城市综合体有20个。这些城市综合体集多种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具有文化服务的内涵因素,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一站式”服务,如常州市延陵西路上的吾悦国际广场。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推进,城市综合体必将成为图书馆文化服务延伸的新对象。欧美、澳洲和亚洲的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中心图书馆,已在多个城市综合体开办分馆,其服务的受众面和效益远远高于其它类型分馆。在常州,市、区两级政府应尽快规划和建设以城市综合体为主的新型商业社区图书馆,选择1-2家作为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在政府主导下,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9],通过三方(政府、市中心馆、开发商)合作,开办综合体分馆。将所设置的分馆纳入到全市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共享体系中,作为“总分馆制”的补充,既为商业消费吸引人气,又促进居民文化消费,进而实现文化惠民项目建设与群众文化阅读需求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于良芝等.公共图书馆建设主体研究——全覆盖目标下的选择[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
[2]霍瑞娟.在“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研讨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EB/OL].[2015-04-26].http://www.lsc.org.cn/c/cn/news/2013-10/15/news_6651.html.
[3]姚杰.公共图书馆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0(1):36-38.
[4]王聪聪.从标准化走向均等化——对推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化的若干思考[J].图书馆建设,2010(1):56-58.
[5]凃贤平.常州多数社区图书室借阅率不足10%几成摆设[EB/OL].[2015-05-06].http://js.people.com.cn/html/2012/08/06/141791.html.
[6]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2015-05-09].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
[7]李国新.“总分馆”建设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J].图书馆建设,2008(9):1-3.
[8]巴菊媛.“彩云服务”创造公共图书馆服务 提升“中国经验”.[EB/OL].[2015-05-18].http://inews.nmgnews.com.cn/system/2015/01/17/011613127.shtml.
[9]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EB/OL].[2015-05-12].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1/content_9723.htm.
Research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of Changzhou and Its Development Strategy
ZHOU Lan-zhen1,WU Jian-jun2,HOU Di3
(1.Jiangs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1,China;2. Changzhou Bureau of Culture,Changzhou 213022,China;3. Changzhou Library,Changz hou 213003,China)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degree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will affect the coverage of social public cultural service.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in Changzhou city,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main problems of the service system at present,such as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grassroots libraries,unsound main-branch library system,and low capacity of community library service.Developing strategies to accelerate the system should be explored from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government-led management system,improving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main-branch library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regional service system.
Key words:public library;service system;main-branch library system;development strategy;Changzhou
责任编辑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