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客家山歌的表演形式创新

2015-04-29邓青

北方音乐 2015年3期
关键词:客家山歌案例研究

邓青

【摘要】解决客家山歌的日渐式微当代困境,最关键在于必须依靠艺术革新以改造、发展客家山歌除二度音乐创作外,表演形式创新也是客家山歌艺术革新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以一个个案例的考察讨论,指出客家山歌表演形式需创新之处,并简略提出自己的创新建议,希望能为客家山歌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客家山歌;表演形式创新;案例研究

导言

面对当今客家山歌濒危的问题,人们展开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讨。从艺术的层面考虑,本人认为,只有依靠艺术革新才是最终出路。而艺术革新的内容是依据传统客家山歌歌曲素材进行二度音乐创作(另有专文讨论之),以及客家山歌表演形式创新,前者是核心,后者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传统客家山歌表演形式比较单一,实质上可说只有“唱”而无“表演”的成份。例如以往的演唱常采用无伴奏的清唱形式,竹板歌只用两片竹板作伴奏,即使用到伴奏,其乐器也仪限于秦琴等两二种乐器;又如客家山歌在演唱时基本没有什么程式、动作,只是单纯站着唱,也不存在什么伴舞之类的东西,更谈不在追求舞美设计、音响效果、人物形象与化妆等元素的优美、吸引。朴素倒是够朴素的,只是朴素到有些惨淡寡味而已。单纯以歌曲取胜是不够的,姑且不论客家山歌歌曲艺术水平的高下,就以吸引年轻人而言,也应切实改进、提高其表演形式的水平;因此,需要展开客家山歌表演形式创新的研究。

为更简明、有力地展开分析,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下面六个具体例子来具体考察,然后在《结语》部分对全文作一系统总结,如下:

一、案例1:-首梅县原生态客家情歌对唱(清唱)

歌词如下:

男:噢嗨!满山竹子啊直溜溜哎,无条做得呀蚊帐钩喂;这只阿妹呀涯中意哎,可惜没人做引头喂。

女:日头一出呀天大光哦嗨,妹子出门呀洗衣裳哦嗨;一格竹篙呀十二节喂,节节无晒郎衣裳哦。

男:砍竹爱吹硬头黄喂,一皮篾青呀一皮囊哎;连妹爱连呀有情个哟,夫妻日夜呀有商量哦。

女:急水滩头呀洗围裙喏嗨,大水打到呀河中心么嗨;瞒人捡得呀围裙转喏嗨,人情交到水恁深么

这首歌属于典型的七言体客家山歌,其中每句加入的语气词并非仪限于装饰,而是具备很重要的音乐(或歌唱)的起承转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坦率地说,这首歌曲在音乐上并没有什么可观之处,一调到底,没有变化、转折、发展、高潮等部分,呈现出的音乐线条单析直,朴素至有点粗陋。歌曲听起来象稍拖长腔的念字,全靠这些语气词的托、带、衬才象首歌。不否认这些原生态歌曲白有其价值,在传统农耕社会的清山绿水中,响起这样的歌声,的确也不错,既调了男女爱慕的口味,又得到娱乐放松,真的给平淡、艰苦的劳动生活增添了些色彩与念想。但这些歌在今天偶尔听听,图个新鲜倒可以,要进入日常的欣赏、娱乐,实在让人敬而远之;原因不外乎:音乐不吸引人、歌词的内容无法引起共鸣、歌唱的场景基本消失而显隔膜、无舞蹈配合、无伴奏、不大适合摹仿跟唱、歌唱的声音不华丽优美或炫技等。这些都是吸引观(听)众的各种因素,不要求样样俱备,但至少要有一两样来打动人。比如说歌唱的声音不华丽优美或炫技,曾经有位歌唱家在演唱歌曲《春之声网舞曲》,没有使用歌词,全部用语气词“啦”来代替,也没有任何伴奏、舞蹈,借助原曲音乐旋律的优美,用华丽、炫技的花腔女高音的演唱形式,打动了观(听)众,让这次演唱成为了一种经典,受到热烈的赞美。

那么,如何对这些原生态客家山歌进行改进呢?当然,音乐的改进是基础;除此之外,在表演形式上,我们可以:演唱时更加重视发挥语气词的作用,可以用语气词形成交缠、回声、和应等效果,丰富音乐线条;增加必要的简洁的伴奏,中西乐器皆可,在增添音乐色彩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其纯净、素雅的艺术效果;注意到歌唱场合已从山野转到舞台,要认真做好舞美设计,运用好灯光与背景,要以抽象的或自然山水情趣的舞台效果呈现,渲染出空朦、高远、沉思的艺术气氛;考虑加入一点舞蹈,其风格应是客家舞蹈的抽象化、诗意化,采取男女歌舞交错的做法;可加入问奏部分,适当延长原曲的时长,营造更流畅或缠绵回环的效果。这些方面改进,可以参考歌曲《在东山之上》的做法。

二、案例2:客家山歌对唱《割鲁妹子恋情哥》

由于此曲歌词过长,这里不作引用。歌曲全部是22首七言四句体组成,可分为二段,全曲时长15分40秒,采用女、男交替歌唱的对唱方式,具体如下:

A段4分30秒,6首七言四句体,分3组对唱;

B段9分钟,12首七言四句体,分6组对唱;

C段2分10秒,4首七言四句体,分两组对唱。

这首歌曲音乐、歌词、伴奏等都较好,从其系统、条理性以及伴奏运用等情况看,应属于当代根据传统歌曲的二度创作作品。其表演形式的改进设想如下:

(一)调整结构

全曲近16分钟的时长,实在太长了!过度的一咏二叹、复沓回环反而变得很冗长拖沓,让人感到疲劳、厌烦,很不符合审美习惯。结构变为:一曲变为二首歌曲,每首新歌曲约5分钟长,仍然是ABC三段结构,当然编曲、歌词需作一定的调整,道白、引子、问奏、尾声都可视情况加入,按需要长短伸缩。新歌曲的结构:A段——女唱4句+男接4句、后4句由女男各唱2句;B段——女唱4句+男接4句、后4句rh女一男一女一男交错接唱;C段——先同B段结构,最后两人合唱重复末句以收结全曲。

(二)变化小型情景歌舞剧

上述经过拆分调整后的二首新歌曲,除可独立演唱外,还可变为小型情景歌舞剧,变单纯的歌唱为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时长控制在30-40分钟;

(三)改进舞美设计

舞美设计包括背景布置、灯光、音响、道具、服饰等,又根据室外、室内演出场所的不同而变化。

三、案例3:新创编的传统客家山歌《买梨莫买蜂叼梨》 这首歌曲的曲阋是依据传统歌曲进行二度创编而成,而歌词实际是将黄遵献采录的两首客家山歌的组合,前半阙是:买梨莫买蜂叼梨,心中有病无人知;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后半阙是: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总体而言,此歌曲无论歌词、曲凋都好反应出传统客家山歌的艺术水平与特色,还有许多地方可以提升,具体如下:

(一)这首歌曲的音乐只能算中等水平,不够优美

问奏(或称过渡)音乐既不优美,处理得也很不好,反而因过长(1分30秒)而有拖沓、散漫的负作用。改进措施主要针对以上两点着手:增强旋律的色彩感,拉长音乐线条,将旋律变得更为优美、细腻、婉转;模仿现代歌曲的一些编曲手法(如李键版本的《在水一方》的问奏就插入了《叶寨尼业》的音乐,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插入经典的、感伤怀旧式的问奏音乐,增加音乐的可欣赏性,

(二)唱法唱腔

此歌曲的中国古典戏曲唱法味道过浓,不太符合现代欣赏口味。从吸引观众的角度看,最好不用古典地形式去演绎客家山歌,而代之以新奇的、符合现代审美情趣的形式。李叔同作词、奥德韦作曲的《送别》应成为客家山歌改进、提升的一个重要范本。

(三)艺术与美学水平

此歌曲整体气氛有点悲切、压抑之感,且又有点失之太露,没有达到“哀而不伤”的美学水平;其伴奏也是戏曲式的,还有人声的和应,设想是好的,但略显嘈杂,没有营造出疏朗却又哀婉的艺术效果;这方面也应仿效《送别》的做法,努力营造出感伤、唯美、怀旧的艺术气氛。

四、案例4:梅州山歌剧《花心丈夫》 这是当代创作的具有时代背景的山歌剧,情节故事老套,无非是男人有钱就变坏,最后又遭到报应的俗滥故事。其实,就音乐艺术而言,不在于你讲什么,关键在于你如何讲。也就是说艺术的形式可以超越内容。但遗憾的是,此剧在曲调、歌词、伴奏、演唱、人物形象、舞蹈、舞美等方面,格调水平也都不高。有关表演形式方面的改进措施如下:

(一)人物形象夸张化、脸谱化

化实为虚,化具体人物为符号;在故事平淡、背景烂熟的情况下,太具体真实的人物形象已没有作用,反而极易引起审美疲劳。采用夸张化脸谱化的人物形象,将艺术从真实生活中推远,大大缓解现实对艺术的逼仄,令观众从现实中疏离出去,尽可能忘记功利的考虑与价值的判断,转而关注艺术本身,投入艺术的审美巾去。

(二)人物行动抽象化、慢动作化

这同样是为了化实为虚而设计,将现实生活巾一些粗陋甚至丑恶的行为举止抽象化,避免沦为真实生活的模仿;又以慢动作化帮助观众理解,避免误解,且收到喜剧的效果。例如表现剧中男主人公与二奶的奸情热炽的情节,常规处理很容易堕入俗艳不堪的套路巾;但运用这种处理方法,在不妨碍观众理解的前提下,人物就变为小丑式角色,生动、准确地传递了其丑态,又拉开r与现实的距离,不致于沦为现实生活的拙劣的模仿品。

(三)撷取客家民间艺术中的喜庆元素

例如客家采茶戏中,男角舞蹈巾的“矮步走”动作,既极具客家特色,又很有戏谑、滑稽的效果;又如客家山歌中有一类“虚玄歌”,本身就是玩闹式东西,歌词中极尽吹嘘、离奇怪涎之能事,很适合表现一些场景、人物性格与行为。这类东西,因其具备的喜庆元素,增强了山歌剧的可塑性、表现力、可观赏性与娱乐性,同时淡化了故事具有的悲情成份,值得在客家山歌剧中大量运用。

五、案例5:客家歌舞作品《盘花》

这部作品由广东省南方歌舞团创作、演出,很好表现了客家采茶歌舞生动活泼、富有客家特色与艺术吸引力的特点,其载歌载舞的演出形式又深受人们的喜爱。该作品对传统歌词作了改动,用普通话代替了一些不易理解的客家方言字词,句式不拘泥于七言体,也采用了五言体,歌曲用客家方言演唱。作为一个专业歌舞团的作品,其艺术水准自然不用质疑。事实上,作品《盘花》不汁创作、策划人员、幕后配唱人员,单纯专业舞蹈演员就动用了十八名,服饰、人物形象、舞美设计都达到比较高的水平。

由这部作品,引发了一些思考:

1.可以邀请这类专业团体创作一些经典的客家山歌剧、歌舞剧、情景表演剧、文娱客家山歌表演等作品,并形式的学习与演I出的范例。

2.请专业团体与大学机构专业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表演程式或动作套路。

3.对于处于小众、弱势的客家山歌而言,无论财力、专业人员都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要研究如何在保持表演形式吸引力的前提下,将这些经典的作品轻量化、简略化。

六、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的分析,我们对客家山歌的表演形式创新作出如下总结:

(一)总的方向

博采众长,吸纳各种艺术形式的优点,摸索如何实现传统客家山歌由“唱”向“歌唱表演”的转变。

(二)总的要求

音乐舞蹈的编排优美兼具客家山歌风韵;表演形式新颖,综合灵活地运作歌、舞、诗、戏等艺术形式;以受过正规音乐训练的青少年为演出主体力量,用朝气蓬勃的生命为古老的客家山歌注入新鲜的活力。

(三)具体研究内容

表演队伍、舞美设计、室内室外的表演舞台、表演程式、表演组合形式、优秀歌舞作品的变化形式、音乐舞蹈的编排、人物形象设计等。

本文的观点,仅仅是一种初步、粗略的构想,错谬在所难免,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更止、提高。

猜你喜欢

客家山歌案例研究
客家山歌与交响乐融合带来的创新启示
浅析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高层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案例研究
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器材“一物多用”的案例研究
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的几点思考
江西客家山歌演唱艺术之探究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教师干预的案例研究
梅县客家山歌的历史及其发展现状探究
关于梅州市客家山歌当代传承方式的思考
客家山歌在校园的传承与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