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方式转型研究
2015-04-29李博左停
李博 左停
摘 要:作为城镇化的一种新模式,就地城镇化的推进为农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的创新之举。在此过程中探究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型将对未来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发挥至为关键的作用。通过对北京市大兴区13个镇就地城镇过程中农民的职业选择、生产方式,居住环境及家庭消费几个方面的问卷调查。指出加强职业农民培育,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是今后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农民;生计方式;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一种类型成为部分地区正在探索的一种推进模式。所谓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可不向大中城市转移,而是农户就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因地制宜,形成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农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在预防和治理“城市病”,解决异地城镇化带来的农村问题和农业转移人口的“半城镇化”问题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最为核心的仍然是人的城镇化,“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其主要表现在人的生计方式的变迁。“人的城镇化”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农民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全方位向市民转变的过程。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实现农民向市民转变的重要内容。对于“就地城镇化”的研究,虽然近年来已有学者对该类型地区(就地城镇化模式)的村庄变迁进行研究,但仍以探讨其形成历程、人口流动及存在问题等描述为主。对于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由于村庄变迁所产生的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型没有引起学界较大的关注,基于此,本研究对北京市大兴区13个镇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型进行了相关调研,以期探究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生计方式转型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今后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生计提供相应的政策参考。
一、调查地点及样本特征
大兴区作为北京市的南大门与前花园,全区辖14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527个行政村,177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63.3万人,常住人口150.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2万,农村人口48.7万。随着2009年北京市“促进城市南部地区加快发展行动计划”与2010年“大兴区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两大战略性举措的实施,大兴区城镇化建设步伐稳步推进。依靠北京市的优势资源,大兴区在全区已逐步探索出一条就地城镇化的新模式。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大兴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也在不断实现转型。为了保证调研数据的代表性和客观性,2014年7月到9月课题组在大兴区除亦庄之外的13个镇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2份,其中有效问卷385份,有效回收率为98%。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2.8%,女性占57.2%。被调查对象中人数最多的集中在40-49岁年龄段,占所有样本的41%,其次是50-59岁年龄段,占总样本的25%;其他年龄段的占到34%。
二、大兴区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方式转型的内在逻辑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民以往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出现了变化,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过程中农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在此过程中,农民如何适应就地城镇化带给自身的转变已经成为农民实现可持续生计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以下笔者分别从农民的职业身份、生产方式、居住方式以及家庭消费四个方面来论述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方式演变的内在逻辑。
(一)从事农业生产家庭的减少与农民职业的分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发展壮大不仅是扩充土地面积将周边乡村纳入城市,还要让原有土地上的农民彻底摒弃落后的“小农”形态,转为新型城市居民。据调查,在大兴区的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西红门等镇,农业户籍已基本消失,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也所剩无几。同时,在保有农业户籍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在减少,特别是青壮年劳力,大多已转移到第二、三产业。
从农业从业者数量来看,29%的农民已成为失地农民,71%的农民仍留有土地,其中20%的人租给他人耕种,14%的人交由集体经营,而自己耕种的仅占37%。由此可以看出,从事农业生产的家庭在当地农村已经大大减少。通过调查主要收入来源也可发现,虽然还有36.4%的被访者主要收入来自于经营农业,但更多的人主要从事职业已经发生改变。其中,在企业上班获得工资性收入的已达到23.1%,一成多(占12.5%)的人在经营商业、零售业或在该行业中上班,还有12.1%的人主要收入来源于房屋租金和存款利息(详见下表)。
在13个镇的实地调查中都有类似现象,以长子营镇为例,在本地打工的人数明显增加,据当地村民介绍,年轻人一般在附近的亦庄或区里的企业上班,岁数较大的村民主要做环卫、保洁,或到大兴区示范园做零工,每月至少可领到2 000元的工资,远远高于从事农业的收入,再加上当前土地大面积流转出去,大部分農民只保有极少部分的自留地用于种植部分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和瓜果,而这些只用来供自身消费,并不用于出售。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需要完成的是自我主体身份建构,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在此过程中,要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或者说要解决“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曾经是谁,我现在不是谁”等问题。而随着农业生产者的减少和农民职业分化的演变,在城镇化推进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农民自我身份的有效认定与归位,从而将此嵌入到农民有效的社会融人中将成为未来就近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民身份和职业转化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
(二)农户生产方式的多向度发展
有学者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总结成了六个层面,即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空间城镇化、生态环境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土地作为空间城镇化的载体,是城镇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变量。课题组在调查中也涉及到了大兴农民在土地经营方式和对待土地的态度方面的变化,以此来反映大兴城镇化的程度和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一直以来,中国农民都把土地看成是生计的来源和养老的保障。如前所述,在参与调查的农民中,有近三成的农民已经成为失地农民。在还拥有土地的被调查者中,32%的人不想再种地,而是计划将土地出租或流转从而获得租金,39.3%的农民希望通过农转非来获得补偿款,从而抛弃土地,只有20%的人依然希望保留土地自己耕种,认为土地是命根子,即使加上14.7%打算合伙或合股经营的人,也只有三成多的被调查者自己耕种土地,当然,这种现象并不只存在于大兴一个地方。由于人类始终无法有效控制和避免自然环境的变化及自然灾害的发生,造成农业具有很大的自然风险。加之农业经营劳动力投入大,产量受自然条件影响大、风险高,农资价格高、农产品售价相对低等原因,只要有其他选择,大部分农民都不愿意从事农业。但是,民以食为天,农业又是国计民生不可或缺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不再依恋土地的现象,不能不引起重视。在对庞各庄镇李家巷村村民的访谈中我们发现,虽然该村属于农业种植为主的村庄,但该村部分村民却并不愿意以耕作为生。
笔者发现,伴随着就地城镇化的推进,大兴农民农业经营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在传统的大田作物、瓜果、养殖生产中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如引进新的品种、应用高水平的园艺设施等;其次,从单一的农产品生产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种经营的成功对接,有效延长了农业的生产链;最后,依托地理位置优势,发展观光、休闲农业。这些探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让大兴农民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通过向此种经营方式的转变,充分体现出了部分学者所总结的农业经营方式内容综合性、层次系统性,方式灵活性等特点。在土地处置方面,有61%的农民主张从事多样化的休闲旅游农业。此外,还有16%的人希望村集体共同经营,14%的农民主张发展与大公司挂钩的订单农业,9%农民建议发展设施农业。在对13个镇的调查中,课题组发现多样化的休闲农业已经逐渐在大兴区的土地经营方式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如青云店镇的东辛屯村、北臧村镇的巴园子村,长子营镇的朱庄均开办了观光采摘园,农家乐等休闲农业载体。
(三)传统院落式住宅与小城镇成为农民主要的生计场域
城镇化给农村居民带来多方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居住方式的改变。笔者发现,在问卷调查的所有样本中,大部分人(占72%)还是住在传统农家院,但也有20%的人住在回迁新楼中(主要集中在瀛海、黄村等镇),另有8%的人目前住在拆迁周转房中。值得关注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并没有受到农民的普遍欢迎。有近半数(占45%)的被调查者表示并不希望住楼,传统农家院依然是他们最喜欢的居住形式,另外,共有42%的被调查者愿意住在联排别墅样的楼房或低层楼房中,只有13%的人喜欢高层楼房。
农家院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农家院比较宽敞,活动空间较大,便于从事各种农业活动;其次是在农家院可以建立较为亲密的邻里关系,人与人之间可以形成有效的社会互动。农家院所形成的“熟人社会”的承载主体将更有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传统村落农民的居住空间兼具生产和生活的双重功能以及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双重性质,这种居住模式有利于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交往,加深情感联系,形成情感认同的意义共同体。但在大兴区调研时我们发现,目前几乎所有新建小区都是高层住宅。政府有关部门在进行建设规划时,在可能的前提下也有必要考虑到农民的居住偏好。但是,无论是住传统农家平房还是住新建高层住宅的被访者,绝大部分都对近些年居住条件的改善持肯定态度。近80%的被访者认为居住条件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理想的居住环境,55.7%被调查者表示最喜欢住在方便的小城镇,30.9%的人希望家乡像大城市,13.4%人希望家乡保持传统农村的摸样。由此看来,农民已将小城镇作为最为理想的生活场所。小城镇对上作为城市和农村间的过度地带,对下则是作为联系广大农村的一个枢纽,可谓“承城启乡”,将成为未来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很多农村地区所追求的生计场域。
(四)教育及保障性开支仍是农民主要的消费内容
不断优化农村消费环境,对于充分释放农村消费潜能,进一步扩大农民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大兴农民的日常消费情况的调查,课题组发现有37%的人将饮食开支列为第一多的开支,28%人的将子女教育的支出列为第一多的开支,17%的人将家庭看病列为第一多的开支。这除了跟调查样本总体年龄偏大有关,也反映出农民的消费现在仍主要集中基本饮食保障,教育和医疗方面。针对目前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竟有5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收入太低,入不敷出,赡养老人压力大占到15%、孩子上学、入托难占到30%,家有病人,照料困难和自己身体原因无法正常工作占到5%。
城镇化无疑会造成传统的乡村的巨变,但很多国家的发展实践都证明,现代化、城市化的影响不一定都是积极的,更不是必然都给民众带来福利(例如东南亚某些国家的城市化就造成大量城市贫民和贫民窟)。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课题组将大兴农民对于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设置了10个方面变量,为了便于统计,笔者分别用越来越好、越来越差、有好有坏、没有变化和我不知道几个选项让被调查农民对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相关要素进行了评价。从统计数据来看,所有10个方面都有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越来越好,其中获得好评比例最高的前三项是饮食营养、居住条件和学校教育。获得差评比例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自然环境、道路交通和农业生产。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农民在饮食、教育和医疗保障方面的消费开支较大,但是却为农民提供了较高质量的社会保障水平,与此同时也反映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以及基礎设施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三、讨论与建议
城镇化不仅意味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农民身份与职业的转变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必要一环,与此相伴随的是农民社会关系网络、生活方式等的转换。就地城镇化的推进有效实现了农民生计方式的多样性,对农民实现可持续性生计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生计方式的变迁,折射出生计主体在生计策略选择中的取舍原则,以及新生计策略构建的决定性因素。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方式的变迁与国家城镇化的相关政策是密切相关的。如何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转变,保持生计的可持续性,并全方位促进新“市民”的可行能力的发展,成为未来城镇化发展战略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实现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农民生计在转型中的可持续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第一,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提高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的竞争力
就地城镇化并非是要消灭农民,而是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素养、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未来现代农业经营的主导力量,新型职业农民的突出特点在于其具有较高的市场主体地位,职业的稳定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要求。农业从业者的减少与农民职业的分化将对国家的粮食安全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要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教育力度,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民的科技素养,使农民真正成为推动和传播先进农业技术的主要力量,从而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其次,进一步提升和转变农民观念,引导农民逐渐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观念,即农业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向农民宣传农业的多功能性,即农业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休闲功能等,使农民对于农业的整个发展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解。最后,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有效途径,如通过有计划的定期授课,观摩与交流的形式,逐步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
第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助推就地城镇化
首先,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各个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中要不断引进和开发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在无土栽培、节水灌溉、品种改良、配方施肥、间作套种、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无公害农业等方面有所突破。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农业和生物技术高科技园,展示农业生态系统、循环经济和农业科学技术。以当地的农业特色为基础,重视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以区域农业为单位进行品牌创意与包装,提升区域农业的整体形象。最后,在部分具备良好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公园式农业”,在农业的生产中加入公园元素,使农业不仅提供一定的农产品供给而且成为人们观光、休闲与体验的重要载体。游客可以通过“公园式农业”农业,了解农业种植技术,体验农家生活,感受乡土文化知识。从而依托现代农业来吸引外来资源来助推就地城镇化,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又实现农业的转型。使农业发展与城镇化同步推进,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第三,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农民有效的社会融入
农民素质的提升是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农民有效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的关键问题是人的城镇化,农民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败,加强对农民素质的培育是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首先,政府要加大思想文化方面的宣传力度,从意识形态方面使农民对新事物有较为科学的认识。其次,循序渐进地引导农民不断适应新的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与生活环境,不断提高农民的社会融入能力。最后,基层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城镇化的具体情况,通过举办相应的培训和集体性活动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职业素质、身体素质,从而为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的生计提供一定的政策诱导。
第四,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医疗与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实现农民生计发展的可持续性
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改善农村地区的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是实现农民可持续生计的基础性工作,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切身利益。首先,不断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如道路、饮水、环境治理等,为农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发展空间。其次,国家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缩小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社会保障水平的差异,逐步使农民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福利。最后,继续加大户籍方面的改革,放款农民落户小城镇的条件,提高小城镇自身的城镇魅力和对农民的吸纳能力,从而突出小城镇的包容能力。
總之,农民如何适应就地城镇化所带来的生计方式的转变将成为未来城镇化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也是今后建成包容、可持续性城镇化所要涉及的基础性工作。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与各地区城镇化不断推进,各级政府要继续将重点放在人的城镇化层面,尤其是人的生计的城镇化,唯如此,新型城镇化才能实现长效化与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