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探讨
2015-04-29王喜平
王喜平
摘 要:从学生的教育背景、调动学生积极性所用的方法两方面探讨有效教学的相关策略与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自信;积极性;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39-01
一、学生的教育背景
(1)许多人可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虽然很清楚学习有机会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但是在学校呆一段时间后,就会对学习有所倦怠。而回到家里帮父母干些活,劳动两天,不必有父母好好学习的唠叨,也不必有老师的谆谆告诫,到了学校学习的动力就又恢复了。(2)校长曾经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让一个农牧民的子女考上大学,就意味着这个家庭脱贫了。”这句话道出了在西藏作为教育者的沉甸甸责任。(3)带完高三再循环到高一教学,往往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要从高一开始在教学上多下功夫,三年后让所带班级的学生取得好的成绩。
二、学生情况简介
(1)大都来自拉萨市七县一区,到拉萨市来上学,很多课上表现很羞涩,有的很自卑,课上表现积极的只有有限的几个学生。(2)大多是住校生,生活大多三点一线很单调,表现在写作上写作内容很单调。(3)汉语对藏族学生来说,作为第二语言,只有在课上使用,课下学生间相互交流用藏语。汉语运用少,汉语文阅读理解及作文中语言不够丰富,有的语言表达能力差。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所用的方法
要想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主要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信。(1)举身边的鲜活事例,用现实中人的生活来教育学生。不要以为花时间教育学生只是班主任的专利,汉语课堂同样需要。通过现实中的人和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讲大道理更有说服力,学生也更易于接受,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好。如过年回家,遇上堂姐,觉得她的事例很有代表性,所以就在课堂上选择适宜的氛围、适宜的时机向学生们讲述:堂姐曾是县面粉厂的职工,十几年前下岗了,好强的她为了自己交养老保险和医保,曾在服装厂缝过扣子,又到市里劳务市场经过培训,给人当过保姆,伺候过老人。靠自己的诚实劳动赚钱本无可厚非,但是,有一次雇主及她的朋友,幽幽地问你家有几口人,为什么出来当保姆之类的话,明显带有鄙夷的神情。当时堂姐很不快,回答说我家其实没穷到那地步,我只不过想通过自己的劳动交养老保险,再补贴点家用罢了。讲到这儿我趁机启发学生们,堂姐生活在县城,家境还好,出去打工尚且如此,何况大家大多数是农牧民的子女,许多家庭情况还不如她好,你想一下出去打工会是什么境遇。现实中的很多情况不是说你通过你的努力来赚钱就可以,你靠体力来赚钱本就很辛苦,但还会遭到许多世俗的白眼,这个时候除了赚钱,你还需要尊严,还需要尊重,所以你要想以后生活得好一些,必须现在提升你的价值。我又举了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总结的一句话来告诫学生们:“你没有文化出去打工,最脏最累的活儿绝对是你的,而且挣得也不多,有时还被人看不起。”(2)精选励志的文章来激励学生。如课下精选吃墨水的故事、高尔基救书、侯宝林抄书等励志的文章用PPT投影,或在讲课文前、或在讲完课文后播放,既使课堂不那么沉闷,又能给学生经常加加油,避免他们学习的懈怠。同时经常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他们听课的效果也很好。(3)注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资料扩充。如讲第4课《樱桃的滋味》时,因该文与父爱有关,所以为学生找了金翔的《父爱在我的名字里》的文章,该文以情动人,让学生再一次受到了父爱的教育,为学生写父爱的作文提供了范例。(4)教学中穿插视频、电影等。教学中穿插视频、电影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深受学生欢迎,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夏天时,学生上下午的课,容易打瞌睡,所以先用一个小视频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再进行授课,这样往往会提高教学的效率。如筷子兄弟的歌曲《父亲》,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王刚讲故事中的“最美乞丐”,让学生们更加热爱生活;“校园里的打工女王”,让学生们体会生活的不易;《十二岁的报答》,让学生们从心底为这个十二岁的小男子汉点赞,从而还告诫他们要珍惜父母健在的幸福生活,懂得报答他们的恩情等。(5)及时表扬鼓励学生,传递正能量。把学生看作一个个优秀的个体,平等公正,甚至宽容地对待他们。对于一上课就睡觉的学生,如偶有一次他上课没睡且专心听讲,就应抓住时机,当即表扬。这样你和上课表现不佳的学生在心理上就会没有隔阂,他们反而更尊重你。宽松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如有一次同组的一位教师来听课,在讲一道选择题的时候,一位学生很积极地回答问题,结果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分析的是对的,其余三项全错,这位同行大摇其头,说这是什么学生,差成这样,还敢回答问题。但我却不这样看,只要学生有这份自信,基础差点没关系,他只要有这份积极参与之心,经过三年的学习,高中的知识他一定会掌握好的。事实也是这样,期末考试该班在高一的十五个班中成绩排名第一,虽然他们的基础并不好。高中学生,首先是社会中的人,有些道理虽表面看来与教学无关,但运用好了,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有些内容表面看与上课内容无关,但运用得好,会让学生对你的课有所期待,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
四、结束语
总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途径之一。以上只是初步探索,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不够系统和完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朱绍禹.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周海超.高中语文合作学习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