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研究

2015-04-29施瑜

成才之路 2015年33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

施瑜

摘 要:文章以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意义及当前勤工俭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勤工俭学

中图分类号:G52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3-0016-02

在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这些年就读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人数急速上涨,教师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而作为教学辅助部门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人员的数量并没有和读者的数量一样增长,这就使得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变得更加繁重。为了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许多高职院校图书馆广泛采用引进勤工俭学大学生参与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这一途径,来解决馆内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同时也使大学生多一个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还能为贫困大学生解决一些经济困难。

结合这几年来大学生在我院图书馆勤工俭学工作的情况,本文对高职院校图书馆大学生勤工俭学工作、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的意义

(1)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图书馆总共有十二层,设有一室三部;综合办公室、资源建设部、流通部、技术咨询部。分别设有9个开架阅览区(普通阅览区、开架阅览区、报刊阅览区、工具书阅览区、闭架阅览区等),4个提存库,1个自修区。每个楼层每个岗位每天均配备有一名工作人员,图书馆周末不闭馆,全天开放。随着学院扩招后大学生人数的增加,进图书馆阅读的人员数量也不断加大,这使得图书馆文献资料的购置量和借阅量随之增长,开架阅览区从原来的二层变为四层。由于书库多、图书上架、排架任务繁重、图书馆开放时间长,单靠现有数量的工作人员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无法充分地为广大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勤工俭学大学生参与图书的排架、借还,书籍编目、录入,解决一些计算机常见问题等工作,既方便了读者,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同时勤工俭学大学生均来自于普通在校大学生,最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既能把读者的需求和信息更加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图书馆,又能随时随地在读者之间宣传图书馆,使读者能方便有效地了解和使用图书馆,加强图书馆与读者的交流沟通,从而不断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2)大学生的需要。勤工俭学是指大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情况下,通过参加合法劳动赚取报酬的活动。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虽然会占用一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但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丰富阅历,学会与人相处沟通,还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更好地帮助自己完成学业。1)目前大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般工薪阶层要支付这些费用不是很轻松,更不用说来自山区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了。图书馆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不但能让这些大学生用自己的劳动所得维持日常开销,缓解家庭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还能使他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书本上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2)虽然大部分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困难,但独生子女居多,较少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实践,而且这些大学生往往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对人际关系较敏感。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在图书馆通过对读者提供服务、帮助、与读者的沟通这些工作,能逐步改正自身的缺点,建立自强自信的信念,提高沟通、理解和接受事物的能力,降低孤独感和交流障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必须通过图书分类法、图书编目方法等图书馆文献管理知识的学习培训才能胜任图书馆的书、报上架排架工作,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只有在图书馆才能深入地学习和锻炼;在电子阅览室、采编室工作的大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诸如:计算机系统重装、Windows 7、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以及妙思文献管理集成系统V6.5等专用软件),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以后社会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勤工俭学大学生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工作时间难得到保障。由于勤工俭学大学生都是在校大学生,工作时间会受到课程设置的限制,大学生一般会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要求图书馆某一部门安排工作,特别是遇到课程变动、考试临近或外出实习等,有些大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安排工作时间,不能及时到岗,以至于不能及时完成安排给他们的工作任务。甚至有些大学生不能到岗也没有事先请假,需要临时找人顶替,这种不确定性给部门管理造成了困难。

(2)工作质量参差不齐。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与工作人员的素质密切相关。大部分勤工俭学的大学生都很珍惜难得的工作机会,分配给他们的任务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小部分大学生由于对图书馆工作认识上存在误区,刚到图书馆时认为图书馆工作只是借还书那么轻松,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才认识到图书馆工作的艰苦(特别是流通部)。比如,我院图书馆期刊阅览室有一项工作内容是:当期期刊和当天报纸的上架。没有亲身体验过这项工作的大学生都认为很简单,不就是把当天的期刊和报纸摆到架子上吗?殊不知期刊送到期刊阅览室后,需要先在每期刊物的目录页上加盖本学院图书馆的藏书章,再按编码分类,最后才能上架。上架时每本期刊的位置与书架上的编码必须一致,不可错位,并且要先把前一期的刊物下架才能把当期的刊物上架。而当天的报纸送到后,也必须先分类、记录,然后才能上架。同样要先把前一天的报纸下架后才能把当天的报纸上架。上架时每份报纸的位置和报架上的名称必须一致,不可错位。学院图书馆期刊室一共有一千四百多种期刊,二百多份报纸,每天只有一名工作人员外加一名勤工俭学的大学生,特别是每个学期刚开始时,需要整理的放假期间积压的期刊和报纸数量就特别多,任务更加繁重。有些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初到图书馆时,工作热情很高,上岗一段时间后,由于吃不了苦,就中途离开了。这种现象在我院图书馆期刊阅览室勤工俭学的大学生中比较明显。也有部分大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以为勤工俭学是一个补贴性的岗位,工作一段时间后,认为工资太少,与辛苦的劳动不成比例,就在工作中偷工减料,胡乱应付,缺乏责任意识,经常出现迟到早退、工作做错等不好的现象,影响了本部门的服务质量。

三、图书馆加强对勤工俭学大学生管理的建议

(1)科学、合理安排上岗时间。勤工俭学是以工助学的一种途径,不能妨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所以一般要根据大学生的课程表来安排他们的工作时间。以我院图书馆期刊阅览室为例,一般有三个时段比较繁忙。为了更充足地利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和更充分地发挥勤工俭学岗位的作用,期刊阅览室勤工俭学大学生的上岗时间分为三个时段:12:00~14:00,中午午休时间,很多大学生会到图书馆看书乘凉,大部分勤工俭学大学生也没有课程,都可安排上岗;16:30~17:30,这个时段读者较多,可安排没有课程的勤工俭学大学生上岗;18:30~21:00,这个时段读者比下午少一些,可安排不上晚自习的勤工俭学大学生上岗。我院图书馆每个部门都设有一个勤工俭学大学生的QQ群,群中的管理员为勤工俭学大学生的组长和副组长,大家可随意交流勤工俭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看法。若有大学生因临时有事或课程变化不能按时到岗,也可在群中留言,组长或副组长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他们来馆的时间。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大学生不能及时到岗的现象明显减少。

(2)做好岗前培训。要让勤工俭学的大学生充分踏实地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就必须先搞好岗前培训。大学生岗前培训的内容有两个:一是让大学生充分知晓图书馆的职业道德和图书馆工作的艰苦。从一开始就打消大学生轻松混日子的念头,培养大学生不怕艰苦的精神,自立自强的信念,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思想观念。让大学生爱岗敬业,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和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起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服务水平。二是普及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图书馆工作流程。要使大学生熟悉图书馆的基本业务,明白在什么岗位该做什么,要怎样做,这样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3)加强对勤工俭学大学生考核制度的管理。要加强对勤工俭学大学生的管理,安排专人对大学生进行考核与评定,做到奖惩并用。如我院图书馆要求勤工俭学大学生上岗时要有一份详细的签到表,此表由大学生自己填写,带班工作人员签字,每月凭此表结算大学生的工资,而图书馆也能从此表中清楚地知道每个大学生具体的到馆时间和工作时间。同时,每个月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本部门勤工俭学大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评选,表现好的大学生加以一定的工作时间表扬,表现不好的大学生扣除一定的工作时间表示惩罚,以此来解除大学生及时到岗与不及时到岗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思想,增加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大学生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图书馆开展勤工俭学这一活动,不仅给图书馆解决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还加强了图书馆与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也使贫困大学生在经济上得到了一定的帮助。高职院校图书馆只要找到相应的好对策,就能解决勤工俭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勤工俭学这一举措更好地为大学生和图书馆带来互惠双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丽.大学生参与图书馆工作之我见[J].中国电力教育,2010(08).

[2]李琳.高校图书馆关于勤工俭学的调研报告[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6).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飞跃图书馆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