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学业成就的国际视角:PISA2012对教育学的启示

2015-04-27卢乃桂

中国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香港地区差异测试

卢乃桂

由于各个参与国家和地区对PISA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这会影响其成绩,但不等于考试不重要,我们要清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得到什么,并非仅仅是考试成绩。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PISA测试是什么?对教育学有哪些意义与价值?基于对几年来PISA测试的数据进行研究,本文就基础教育体制下的公平问题及教与学的质量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PISA简介

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估项目)是国际上最具影响的两项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计划之一。该研究计划由OECD成员国共同协作制订,其基本目的是测定即将完成义务教育的15岁学童是否能够妥善地掌握社会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建立一套教育指标让各国政府部门及政策制定者得以审视、评估和监察其国家和学校的整体教育成效,并能启发和指导教育改革的方向。

PISA以15岁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全球皆是如此。就2012年的数据而言,有65个国家与地区参与,大概有800万名学生,这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国际评估。其目的并非以测试学生在特定学校课程内容的表现为主,而是用来评估他们掌握未来生活所需的重要知识与技能。PISA考核的领域包括阅读能力、数学能力、科学能力等范畴,是一个人的功能认知,即通过学习,可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知识。PISA每三年考一次,每届会有重点评估范畴,比如2000年和2009年这两届的重点评估范畴是阅读,2003年与2012年的重点评估范畴是数学。

二、2012年PISA研究结果分析

1. 测试数据分析

2012年,全世界有65个国家和地区参加PISA测试,包括OECD国家和非OECD国家、地区的成员。简单地说,OECD开始时是指一些西欧富裕国家的俱乐部,但非OECD成员国家与地区也可通过申请参加PISA。中国有四个地区,即香港、澳门、上海和台北都参加了PISA测试,其中上海市的测试结果远远超过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香港、中国台北和韩国在分数统计上没有明显差距。芬兰在科学中排名第五,阅读中排名第六,数学中没有名次,但其似乎对这一排名并不在意。德国的各项排名更靠后,其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非常大,考试结果并不好。这既有历史上的因素,再加上东德跟西德合并后成为统一的德国,其教育水平并不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所得分数,从而影响其排名。

中国澳门地区,其系统是非常小的,15岁的学生都要参加考试,所以其数据最可靠。从全球考试的数学分数来看,澳门地区很了不起,它在教育制度发展方面花了很多心血,形成很多好的做法,值得敬佩。

在全北美洲的考核中,成绩最好的是加拿大,在一个比较不强调考试的地区,可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值得我们关注。

2012年,PISA测试的重点能力范畴是数学,香港地区的特征是中间中等学生,即第三、第四、第五级考得不错,人数也比较多,但它比较担忧的是第六级,即分数最高的学生人数。可以看出,香港地区缺乏尖子学生,这是香港地区看到数据后可能要处理的问题。

2. 教育公平问题

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我们要看到各个学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从位置抽样数据来看,尽管香港地区各个学校之间的差异呈下降趋势,但总体位置偏高,北欧的国家,如芬兰、挪威的校间差异却不高。而且,校间差异和校内差异对比分析,发现香港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有所下降,但校内差异却有所提高,这种变化和其实施的政策有关。之前,香港学校分为五等,一等最好,五等最差,最好的前20%的学生进入一等学校,最差的进入五等学校。现在将五个等级变成三个等级,按照三个等级划分学生,使得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但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进各个学校,导致学校内的差异增加。现在,教师面对多元的、差异性强的学生很是头痛,要怎么教,而且在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级别划分,所以这也是香港地区需要处理的重要问题。

就一些东亚国家和地区的数据来看,通过韩国、新加坡、中国上海和香港地区的比较,发现香港地区的差距比较小,而在学生成绩差异方面,上海市的差异相当高,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基础教育的均等,第一表现在性别上。男生的数学、科学表现比较好,一直以来都占优势,女生的阅读远远超过男生,这是一种常态,但会影响学生的升学。比如,香港地区的高考实行“4+X”,“4”是指最基本的中文、英文、通识教育和数学,都要及格,英文、中文好就可以进入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下设8个不同的学院,通过其15年中的招生数据,可见有6个学院的女生多于男生,只有科学和工程学院的男生多于女生,因此,高考要看其考查的是学生的什么能力。

此外,另一个有关教育公平的因素是移民,特别是第一代移民,其数学、科学、阅读成绩是比较弱的。

3. 学业成就影响因素

对PISA学业成就有重要影响的方面,常常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有些因素跟学生的考试及其学业成绩相关,即学生的自我效能、自我观和他们的成绩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学生学习数学的焦虑感不一定跟他们的成绩有关,因为有些学生尽管非常焦虑,但并不等于考得不好,他们只是想着要考试。从内在动机来看,他们会想一定要学好数学,学好数学可以考得好,以后找一份更好的工作,这都和成绩正相关,但实际上学生的归属感跟成绩没有正相关关系。

家长资源投放方面表明,家庭背景越好,其考试成绩越好。PISA测试显示,家长资源投放和学生的考试成绩有关。家庭背景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一个事实。家庭背景与学生成绩正相关,与家庭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有关。家长以家庭为本的理念和对家庭生活的参与,如闲谈、一起吃晚饭、谈子女的数学课表现,会对子女的表现产生一定的影响,关键在于家长是否愿意抽出时间回家陪孩子。但也发现,子女的成绩与家长为他们找寻数学教材、讨论数学运用于日常生活的情况及协助他们做作业呈负相关。

在数学的自我观维度,日本、中国台北、韩国、中国香港地区、中国上海市的考试成绩都不错,但学生的自我观不高,排在全球后面,与成绩呈负相关。学生成绩考得好,但其自我观却不高,即“Doing good but feeling bad”。反观美国等一些国家,其学生的自我观非常高,即“Doing bad but feeling good”。

从焦虑感这一维度分析,日本、中国台北、韩国、中国澳门地区都是高焦虑的,香港地区也有偏焦虑感,上海市稍好一些,但也是偏负面的。而且,我们会发现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跟成绩没有正相关关系,即学生认为其是否归属于这个学校,跟PISA没有正相关关系。学生层面的观感,即他们怎么看学校,有正相关关系。东亚国家与地区的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普遍偏低,这是一个问题。

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大家知道为何微软会那么成功吗?我们一打开电脑,不管在世界的哪个地方,都是同一种音乐,有同一种四色小旗飘出来,这是因为我们在用微软,不是因为微软技术最好,用比尔·盖茨的说法是微软的成功在于它的软件具有兼容性,是目前软件中最强的。所谓兼容性,是指一个软件放在不同的硬件中,都能发挥作用。如果一个学校能够培养出兼容性非常强的人,那么公司也好,大学也好,国家也好,就会天下无敌。

由于各个参与国家和地区对PISA考试的重视程度不同,这会影响其成绩,但不等于考试不重要,我们要清楚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得到什么,并非仅仅是考试成绩。如果能够最公平、公正、透明地发现学生到底学了什么,这才是一名教师最重要的能力。

(责任编辑:孙建辉)

猜你喜欢

香港地区差异测试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心理测试
香港地区政党与内地民主党派的发展比较研究
香港STEM教育的推进和支持举措
香港地区公立大学“服务学习”的经验及反思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发展及其启示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