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发展及其启示

2016-03-02侯君洁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香港地区少儿读书会

侯君洁

摘要 通过文献分析、网站访问、邮件询问等方法,了解香港地区的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高校读书会、民间读书会等各种读书会的发展情况。根据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发展经验,大陆的读书会可从4个方面得到启示:官方机构在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注重读书会“阅读带领人”团队的培养;读书会的内容与包装需要精耕细作;读书会的发展要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 香港地区 读书会 少儿 高校 民间

分类号 G252.17

DOI

10.16603/j. issn 1002-1027.2015.06.009

读书会是阅读推广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香港的公共图书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办青少年和儿童的读书会,香港的大学读书会大多从2000年之后开始举办。虽然香港地区读书会的历史不长,但卓有成效。下面从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高校读书会、民间读书会这三个方面考察香港地区的读书会。

1 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

在儿童及青少年阅读引导方面,香港的公共机构扮演着重要角色。倡导儿童及青少年阅读的主体主要是香港公共图书馆、“香港教育城”和各种类型中小学校。

1.1 公共图书馆读书会

香港公共图书馆根据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儿童,举办了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鼓励青少年持续阅读。如表1所示。

表1表明,公共图书馆的读书会的参与者的年龄覆盖到了大部分的适龄儿童,活动形式也比较多样化,有定期的聚会活动,也有讲座、作家见面会等活动,还提供网上讨论区供家长和小读者们交流。香港公共图书馆系统共有67个固定图书馆,举办青少年读书会的图书馆比例达到了接近50%,而举办家庭读书会的图书馆仅有7个,可能是因为参加家庭读书会的读者比较年幼,导致两种类型读书会的效果比较悬殊。

公共图书馆为鼓励读书会发展,对学校和读者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和优惠政策。(1)对学校的奖励。年度借阅总量最高的学校,可获得“最积极推动阅读学校”奖;年度内成功推荐最多新会员的学校,可获“最积极推动参与学校”奖。(2)对读者的奖励。会员阅读6本书以上,可颁发证书,标明年度阅书量。年度阅读不同题材书籍数量最多的少年可获得颁发“杰出表现奖”,能获此奖的小读者的年阅读量一般能达到几千本之多。小读者撰写“我的阅读分享”,由图书馆馆长推荐可参与评选“每月之星”,年度“每月之星”中最出色的三位,可获得“阅读超新星”奖状及奖牌。每年香港都会有100多位青少年儿童获得香港公共图书馆颁发的奖项。(3)作家见面会的优先参与权。香港公共图书馆每年都会邀请20位左右的作家到公共图书馆举办作家见面会,读书会的会员可比普通读者提前一个星期预约参加见面会,见面会名额有限,但优先照顾读书会成员的需要。

1.2 学校读书会

营造阅读风气浓厚的校园是推广阅读最基本、也最具成效的策略。香港官方教育平台——香港教育城是香港中小学读书会的最大推动者。从2004年开始,香港教育城与香港语文教育及研究常务委员会携手在学校推进“阅读大使计划”,通过招募和培训阅读大使,使他们具备组织、带领校园读书会的才能。截止2011年,在全港650多所中小学及特殊学校内培训了超过1.7万名阅读大使,成功建立读书会文化。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阅读环境,香港官方教育平台“教育城”建立专门的阅读推广品牌——“阅读城”。“阅读城”为推动校园读书会开设了以下服务。

(1)常年开设赠书奖励。参与读书会的学校可从香港阅读城的“计划书单”中自选1套或者10册图书,用来在本校开展读书会活动,在学年结束前,只需将读书会活动的设计方案及花絮照片,以电子邮件形式提交到香港阅读城,该学校就可以拥有该套图书。

(2)网上交流平台。开展读书会的学校可以以学年为单位,申请到本校专属的网上讨论区,资讯发布、资源分享和交流讨论等活动都可以在讨论区进行。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网上读书会平台展示校内阅读活动的成果。自2007年网络读书会设立以来,全港已有超过160所学校使用阅读平台进行阅读交流和讨论,并展示本校读书会的成果。

(3)阅读大使网络培训。教育城把培训内容录成视频放到网上,学校通过网络视频对各类型的阅读大使进行培训,视频也可以供阅读大使们自学。网络学习节省了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又达到教育的效果。教育城还鼓励学校将积累的读书会经验拍成视频上传到阅读城平台,继续训练新一代的阅读大使,使读书会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

2 香港高校读书会

相对于公共馆的读书会,学校读书会的覆盖面更广,香港阅读城提供的培训资料也更加详实和具有可操作性。我们调查了香港6所大学的读书会的开展情况,其中有学院、系部或者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也有学生团体举办的读书会,见表2。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香港高校读书会具有以下特点:

2.1 英文普及程度高

英语基本上是香港高校读书会的通用语言,其普及程度大大高于内地高校。各读书会经常会邀请用英语主讲的专家来作讲座,更有读书会就是为提高英文阅读能力而设立,如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香港理工大学读书会由英文中心举办,参加读书会的学生被分成不同的小组。除了常规的每学期5次的读书会活动外,还有形式多样的其他内容,例如:讨论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分享有效的阅读策略、讨论阅读与人生的关系等。到一年终结,还会把一年中所有读书会成员读过的书列成书单发给每一个读书会的成员。读书会的活动过程都是用英语进行,列出的书单也可以作为下一年读书会要读的参考书目。

2.2 虚实结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在调查的香港高校中,几乎所有的读书会都设有网上讨论区或者博客,把每期读书会的主题和信息公布在网络上,少数读书会会把部分读书会拍成视频并上传到网络上。例如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西城书话”,依靠香港大学出版社的优势,在讨论某一本书的时候,往往可以邀请到作者本人,每次的读书会都有专人拍成视频,版权归图书馆所有,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可以找到以往的读书会视频,提供给更多的读者观看。这种方式使读书会的参与者摆脱时间以及地点的限制,此外,视频资源也可以成为图书馆特色馆藏的一部分。endprint

2.3 内容形式多样,旨在建立知识交流性的社交圈

香港高校读书会的主办主体不同,内容形式也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香港大学图书馆主办的读书会的内容比较庄重正式,一般是数十人集中在一起听资深人士分享。学生会主办的读书会不拘泥于形式,内容更加丰富,如香港科技大学的清水湾读书会和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生读书会都有这样的特点。香港科技大学读书会在本校内地生校友会平台上成立,其目的就是聚集一群喜欢读书的朋友一起分享好书、交流思想,形成一个知识交流的社交圈。读书会的形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阅读和分享。

3 香港民间读书会

香港的民间读书会从主办方来分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企业主办的读书会、书店主办的读书会和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

3.1 企业主办的读书会是回馈社会的一种行为

在香港,企业可以是读书会的主办主体,如新鸿基地产的“新阅会”,该读书会并不是企业内部员工自我提升和培训的读书会,而是带有慈善性质的服务社会的组织。新鸿基地产于2013年成立的“新阅会”,将企业所办的与阅读相关的活动都呈现在这个平台。新鸿基地产一直致力于阅读推广,深信阅读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生阅历,推动社会进步,为下一代建设更美好的香港。“新阅会”的服务对象面向所有年龄层,除了常设读书会活动、名人讲座活动,还资助青少年进行阅读和出版,此外,还有独立的调查报告和出版物,其活动的多样性大大丰富了读书会的内容。如表3所示。

3.2 书店主办读书会为实体书店销售带来新的生机

网络书店的飞速发展和人们购买习惯的改变,使实体书店的运营面临困境,书店举办读书会是书店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具有高附加值的书店服务,既为实体书店聚集了人气,又通过读书会增加了图书销量。香港商务印书馆的Blooming Club(盛放俱乐部),成立于2005年,是针对儿童的英文读书会,定期邀请专业人士来门市进行读书会活动,并给读书会的会员更优惠的购书折扣。在书店既可以买书、看书、还可以参加读书会活动,对于注重培养少儿阅读习惯的家长来说,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服务。书店通过举办读书会,提高了书的销量,也提高了书店的服务品质。

3.3 民间个人或集体发起的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

个人或集体发起的小型读书会带有社会交往性质,香港是一个中西方文化碰撞交流的城市,很多外国人旅居在香港,很多读书会由外国人发起,不管长期还是短期居住在香港的人士,都可以通过读书会的活动来充实工作之外的生活。例如:The GirlyBook Club(女性读书会)只招募女性成员,一月一次,会员以外国人居多;Hong Kong Book Club(香港读书会)也是由在香港生活的外国人发起和经营,讨论欧美文学方面的主题较多。个人或集体组织的读书会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场地问题,有的缴纳年费的读书会,如野人读书会,可以选择在酒店租用会议厅。无需缴纳会费的读书会常常会把开会地点选择在餐厅,在餐厅进行AA制的聚餐,在餐桌上进行讨论。

5 香港读书会的启示

相对于香港地区的读书会,内地读书会尚未引起政府和民众的足够重视,读书会活动开展得普遍较少。内地读书会在发展过程中也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阅读推广的专业人才,读书会的可持续发展欠佳,以及读书会举办主体缺少与社会各界的合作等。香港地区读书会的一些经验可以给内地读书会的发展带来一些启示。

5.1 官方机构在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香港公共图书馆、教育局、香港阅读学会以及香港学校图书馆主任协会等这些官方机构是香港青少年儿童读书会的主要发起者和推动者。

(1)香港公共图书馆联合学校实施“一生一卡”计划,以学校为单位为青少年儿童办理公共图书馆借书证;分别为儿童和青少年长期开展家庭读书会和青少年读书会。

(2)针对学校需要,阅读城推出了“阅读学校”一条龙服务,培养学生及家长成为阅读大使,引入校园读书会理念,全面支援学校在校园内的阅读推广。

(3)此外,香港公共图书馆与香港教育城的互动和合作也很频繁,共同举办过很多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相对于香港少儿的阅读环境,内地针对儿童与青少年的阅读推广比较薄弱,亟待建立引导儿童与青少年阅读的专门机构。

5.2 注重读书会“阅读带领人”团队的培养

以香港儿童与青少年读书会为例,香港阅读城有一套完整、成熟的“阅读大使”培养体系。分层次、系统化地培养读书会带领人,对读书会的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规范化管理阅读大使培养项目。

阅读城给阅读大使培养项目提供规范化的文件样本,如全年规划表、活动方案设计、阅读大使家族表、读书会成员出席记录、读书会成员问卷、读书会活动带领人评量表等,文件都可以在阅读城网站上直接下载,为读书会组织者提供参考,并节省了读书会组织者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阅读城还提供了学生大使培养流程,供组织者参考。学生阅读大使运作的流程如图1所示。

(2)邀请专业人士培训“阅读大使”。

香港教育城历年都邀请专业导师来培训“阅读大使”,讲授分享阅读和组织读书会活动的方法。所邀请的大多都是从事少儿阅读教育的专业人士,并与教育城合作多年,他们的授课还录制成视频,放在阅读城网站上供各校的“阅读大使”观看。2014 -2015年度的授课内容见表4。

(3)分层次的辅导教材,具有针对性。

香港阅读城针对小学生阅读大使、家长阅读大使、中学生阅读大使、中学生英语阅读大使,分别有不同的培训内容。既包括共性的培训内容:读书会基本知识普及、读书会建设及经营方法介绍、学校读书会成果分享等;也包括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不同年级学生适合读什么书、朗读与说话技巧等;“家长阅读大使”学习亲子共读及讲故事技巧,英文读书会的组织者学习英文阅读方法培训:伴读、故事地图(StoryMap)、阅读剧场(Reader's Theatre)等内容。此外,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阅读城还列出了不同的推荐书单,老师和学生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自行挑选。endprint

5.3 读书会的内容与包装需要精耕细作

读书会如何选题、如何策划,文案如何包装,也是经营读书会需要关注的问题。香港高校读书会有着广阔的视角和多元化的形式。以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为例,该读书会有写作、视频、演讲、沙龙、讨论等各种不拘一格的形式。不仅学术专长,甚至连兴趣爱好、个人经历、所见所闻等都可以当作读书会的主题。表5列举了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所举办过的10种不同类别的读书会主题。

从表5可见,香港城市大学研究生读书会的活动有以下特点:

(1)主题丰富,不拘一格。不仅科普、生物学、医学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如何讲笑话也可以成为读书会的主题。

(2)深入浅出,充满幽默。本来深奥和严肃的癌症病毒医学,主题却是研究背后的八卦故事,不仅令人忍俊不禁,而且完全抓住了人的好奇之心。

(3)贴近生活,引人注目。赌马在香港是如买彩票一般的活动,如何用数学知识来看待赛马的问题?参加了这次读书会,是否会中奖率更高呢?

(4)精彩文案,创意策划。在“冲上云霄:航空冷知识”主题中,首先文案撰写与当红香港电视剧联系起来,容易引起共鸣。其次,邀请资深的民航飞行员来讲解航空知识,理论与实践统一,策划充满创意。

5.4 读书会的发展注重各种资源的整合

为推动读书会的发展,除了官方机构之间的合作,家长组织、学校和社会服务团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力量。香港读书会与这些组织合作的以下做法值得借鉴。

(1)中小学校与书店达成伙伴关系。书店为学校读书会提供便利,香港的三联书店有经验丰富的学校服务团队,有遍布全港的销售网络,积极为学校提供多种服务,如:筹备新学年书目、教师用书的采集与订购;提供多元化和优质的出版物,为学校举办不同形式的校园书展;组织学校师生参观三联书店门市,介绍图书分类,推介优质读书,并享有购书折扣;根据学校需要,出售不同面值的购书礼券;举办多种文化活动,包括:新书发布会、知名作家讲座、阅读座谈会、时事论坛等,还配合学校邀请知名作家到学校演讲。

(2)大学读书会利用大学出版社的丰富资源。大学出版社往往有一个庞大的作者群,邀请在大学出版社出过书的作者到大学读书会进行交流,读书会将会增色不少。例如:香港大学的读书会“西城书话”的嘉宾都是来源于在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过著作的作者,由出版社对作者们发出邀请,嘉宾都是志愿参加读书会,并不收取报酬。读书会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作者担任演讲嘉宾而延续下去,作者也把读书会当成一个展示自己的窗口,达到双赢的局面。

(3)各种读书会与社会服务团体的密切合作。香港公共图书馆通过“社区图书馆伙伴计划”,与学校、文化团体和注册的非牟利机构达成伙伴关系,通过一张集体借书证,这些团体可以向公共图书馆借阅200册以上的图书。后来伙伴计划扩大到各种非营利机构及团体,包括志愿服务机构、社会服务中心、青少年中心、教育机构等。这种发放集体借书证的方式,一方面使香港公共图书馆用最小的成本建立遍布全港的社区图书馆,在全港范围内营造阅读的风气,另一方面,使资源不足的机构团体享受到了图书馆的服务,互惠互利,同样达到双赢的局面。

(4)投资社会文化,推进社会阅读,是企业慈善的新增长点。新鸿基地产的“新阅会”与圣雅各群福会合作,推出为期一年的“新地齐阅好品”生命教育活动计划,每月透过阅读、游戏、角色扮演及讲故事工作坊,培养基层儿童建立读书兴趣。除了举办读书会,一些企业的慈善基金也关注到社会文化方面,如香港美联集团慈善基金曾赞助香港小童群益会的暑期阅读奖励计划,赞助10位香港小朋友到北京交流、100名儿童自行选取心爱书籍。企业积极回馈社会,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在香港是非常普遍的价值观,值得内地企业学习和效仿。endprint

猜你喜欢

香港地区少儿读书会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香港地区政党与内地民主党派的发展比较研究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沈阳市少儿游泳运动员比赛中常见犯规动作的调查与分析
少儿美术教育中的想象力培养研究
少儿声乐教学的三点建议
香港地区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