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2015-04-26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23期
关键词:充血性西药穴位

杨 全

(当阳市中医院,湖北 宜昌 444100)



中药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杨 全

(当阳市中医院,湖北 宜昌 444100)

目的:观察并分析使用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加用中药所制成的穴位敷贴进行治疗,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没有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穴位敷贴;西药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低下,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障碍,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综合征,也称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特点是左室肥厚或扩张,导致神经内分泌失常、循环功能异常,出现典型临床症状:呼吸困难、体液潴留、乏力(特别是运动时)。如果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心功能不全的症状会不断加重。治疗心衰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而且针对心肌重构的机制,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降低心衰的住院率和死亡率。本文选取120例患有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其中60例患者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均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里的诊断标准相符。治疗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47~87岁,平均年龄(66.29±3.17)岁,病程4~20年,平均病程(12.61±2.39)年,心功能等级分为Ⅱ(24例)、Ⅲ(21例)、Ⅳ(15例)三级,疾病类型可分为高血压(20例)、冠心病(7例)及扩张型(11例)及肥厚心肌疾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9例)五种[3]。对照组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47~82岁,平均年龄(60.12±5.29)岁,病程6~17年,平均病程(9.31±1.82)年,心功能等级分为Ⅱ(21例)、Ⅲ(25例)、Ⅳ(14例)三级,疾病类型可分为高血压(17例)、冠心病(8例)及扩张型(12例)及肥厚心肌疾病(10例)、风湿性心脏病(13例)五种。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都需卧床休息并进行限盐与吸氧,同时还需采用一般的强心、扩管及利尿等基本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排除使用ACE-I的禁忌证后口服贝拉普利2.5mg,1次/天,剂量慢慢增加到5~10mg左右,1次/天。治疗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加用中药穴位敷贴,制附子20g、葶苈子20g、黄芪30g、干姜10g、细辛10g等粉碎成末,以姜汁调匀成泥贴敷穴位,胶布固定,每次贴敷6~8h,每天1次,7天为1个疗程。敷贴穴位:心俞、内关、厥阴俞、膻中、关元等。共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检查肝、肾功能、电解质、NT-ProBNP、六分钟步行试验等。NT-ProBNP采用南京基旦生物有限公司的FIA8000型免疫定量分析仪。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显效:患者的心功能至少上升了2级或以上,临床症状与有关的检查结果显示改善良好,BNP降低了40%以上或六分钟步行试验提高100m以上;有效:心功能至少上升了1及或以上,BNP降低了10%~40%或6分钟步行试验提高70m以上;无效:患者的心功能较治疗前没有变化,甚至出现了加重的现象,BNP降低在10%以内或6分钟步行试验提高在70m以下或无改变。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n(%)]

3 讨论

穴位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刺激穴位,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部位,作用较为直接,其适应证遍及临床各科,“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对许多沉疴痼疾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显著功效。穴位贴敷疗法不经胃肠给药,无损伤脾胃之弊,治上不犯下,治下不犯上,治中不犯上下。即使在临床应用时出现皮肤过敏或水泡,亦可及时中止治疗,给予对症处理,症状很快就可消失,并可继续使用。穴位贴敷由许多较简单的药物配伍及制作,易学易用,不需特殊的医疗仪器;所用药物除极少数是名贵药材外(如麝香),绝大多数为常用中草药,价格低廉,甚至有一部分来自于生活用品,如葱、姜、蒜、花椒等;且本法用药量较少,既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又可节约大量药材。

该病属于中医“心衰病”范畴,患者初级阶段体现为气虚,随着时间的发展导致阳气出现虚损,阳气亏虚无法散播津液,进而产生阳虚水泛症状,危害到生命。该病和心、脾、肺、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治疗应益气温阳与化瘀利水。本研究使用的Ⅰ药方里黄芪可以补气,从而使患者可以气血旺行;赤药、桃仁、丹参及川芎可以用于活血化瘀;干姜和附子则能温肾助阳。Ⅱ药方和十枣汤一样,起到了攻逐水饮的作用,但没有其猛烈;将药饼贴敷在膻中穴,能起到振奋脏内正气的效果;神阙穴则有着温通元阳、运化水湿的效果;中药渗透皮肤、脏腑及静脉,均能起到益气温阳的效果[8]。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大斌,韦娟姿.中药穴位敷贴配合西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7(11):750-751.

[2] 赵立君,李凤娥,倪振英,等.强心贴穴位贴敷对不同体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4):86-87.

[3] 姜英,付均如.穴位贴敷中药配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J].天津中医药,2005,22(2):116-116.

[4] 胡大一.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现代观点与最新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0,20(1):6-8.

[5] 蒋丽雅.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1):829-832.

[6] 唐尔闻,刘浩,朱立光等.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334-3335.

[7] 黄煦霞.从水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12-313.

[8] 殷国田,赵林静,黄艳梅等.MMP-2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群体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3-26.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9-16

杨全(1970-),男,湖北省当阳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呼吸系统疾病。

R256.2

A

1673-2197(2015)23-0128-02

10.11954/ytctyy.201523066

猜你喜欢

充血性西药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蒙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肿胀的临床观察
动态心电图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房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探讨超声在评价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非同步化运动中的应用效果
消渴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82例
补肾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5例
参附芪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扩心宁煎剂联合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