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

2015-04-26张春双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肌张力芍药痉挛

张春双,蔡 靖

(1.乐清市人民医院,浙江 乐清 325600;2.乐清市卫生局基本药物管理中心,浙江 乐清 325600)



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临床疗效分析

张春双1,蔡 靖2

(1.乐清市人民医院,浙江 乐清 325600;2.乐清市卫生局基本药物管理中心,浙江 乐清 325600)

目的:观察中药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通过CSS、FMA和ADL等方法评价上下肢功能或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经过4周药物康复治疗,患者上下肢CSS评分均有增加,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上肢=8.654,P<0.001;t下肢=6.964,P<0.001);患者治疗后FMA和MBI评分显著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芍药甘草汤结合运动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其机制与其降低上肢肌张力和改善下肢肌痉挛有关。

脑卒中;偏瘫;肌痉挛;芍药甘草汤

脑血管意外后易肢体偏瘫导致肌痉挛(Spasticity),若早期缺乏有效的康复治疗,很容易导致患侧肌痉挛加重,延缓肢体功能的恢复。根据我院就诊肢体偏瘫肌痉挛病人的情况,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加以经典的抗炎解痉中药复方芍药甘草汤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后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运动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

1.2.1 康复治疗方法 采用“1对1”的运动训练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从缓解躯干肌张力开始,被动缓慢地牵伸痉挛肌肉,在牵拉末端给予5~10s短暂停留,在痉挛稍缓解后,缓慢回到起始端。其次,负重体位下改善肌肉痉挛,如站位患侧下肢负重,坐位时患侧上肢负重。最后,促进痉挛拮抗肌的收缩,可以采用毛刷轻刷方式。上述治疗每日1次,每次30min,每周6次。

1.2.2 芍药甘草汤 治疗组患者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同时每天加用芍药甘草汤30mL,分3次餐后1h服用,并外用本品涂擦肌痉挛的肌群,每日4次。甘草和白芍饮片均购自安徽省亳州市药材总公司。取甘草2kg,芍药2kg,加水10倍量煎煮2次,每次1h,减压浓缩至10L,12 000r/min高速离心,上清液过预处理好的AB-8大孔树脂吸附,水洗脱除杂质,30%~70%乙醇洗脱,乙醇洗脱液合并,减压回收乙醇,真空干燥,即得芍药甘草汤总苷297g,1g相当于生药13.5g。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天。若有感染、高血压、高血糖等对症处理;为排除西药肌松剂对研究的影响,均停用肌松剂。

1.3 疗效评定标准

采用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定下肢的痉挛程度:在两组患者入组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CSS评定量表评定患者偏瘫侧下肢的痉挛情况。

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定肢体的运动功能:该量表包括:无支撑坐位、健侧和患侧展翅反应、支撑下站立、无支撑下站立、健侧和患侧单腿站立7个动作。每个动作根据被测试者完成的情况分为3个等级记分(0~2)分,0为不能完成,2分为全部完成,总计最高分为14分,得分越低,反映平衡功能障碍越严重。

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法,包括大便、小便、进食、穿衣、入厕、个人卫生、洗澡、转移、行走和上楼梯10个动作;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20分以下者为完全残疾,60分以上者为生活基本自理,100分为正常。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下肢痉挛情况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上、下肢肌张力的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治疗,治疗组患者上肢、下肢肌张力增高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SS分级比较

2.2 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组患者经过4周的药物康复治疗后, FMA和MBI评分均有所增加,治疗前后上下肢各评分差异性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FMA=20.693,P<0.001;tMBI=35.533,P<0.001)。见表3。

表3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FMA和ADL评分情况比较 ±s)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在疾病康复过程中往往由于多种原因如错误的运动、治疗不及时等易导致肌张力增高,进而引起痉挛,表现为上肢屈肌痉挛和下肢伸肌痉挛模式,出现典型的下肢偏瘫步态和上肢挎篮式动作。本临床观察结果显示,早期在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配合芍药甘草汤治疗可显著降低肢体痉挛性高肌张力,使偏瘫患者痉挛肌肉舒展,肌张力降低,挛缩状态缓解,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恢复。

踝关节痉缩、足内翻、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低下,因此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最基本内容和目标是恢复其步行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芍药甘草汤治疗后,脑卒中患者上肢肌张力显著降低,有助于患者主动功能的恢复;同时下肢肌肉群(胫骨前肌及其拮抗剂腓肠肌)痉挛程度得到改善,有助于患者的主动步态恢复。

综上所述,甘草芍药汤结合运动疗法运用于脑卒中偏瘫治疗过程中可以改善肢体功能障碍,缩短病程,有利于早期康复,对增强病人生活信心、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医疗费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改善肢体功能作用的途径是否涉及其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燕铁斌,许云影.综合痉挛量表的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5):263-265.

[2] 刘传瑞,邱泽法,张洪清.电针与金针促通术治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3,19(8):46-47.

[3] 孙珉丹,迟宝宋,朱昆.芍药甘草汤治疗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肌痉挛三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2):1708.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3-20

张春双(1984-),女,浙江省乐清市人民医院住院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

R459.5

A

1673-2197(2015)13-0131-02

10.11954/ytctyy.201513067

猜你喜欢

肌张力芍药痉挛
芍药鲜切花 美景变“钱”景
陆抑非《芍药》
美丽芍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阴道痉挛应用手法按摩联合仿生物电刺激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科学家开发出用于筛选肌张力障碍新药的工具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芍药为谁生
请您诊断
18例经基因确诊的DYT1型肌张力障碍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