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波针灸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36例
2015-04-24王渊李宝纪刘龙张兰陕西中医药大学陕西咸阳7000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陕西宝鸡7000西安航天总医院针灸科西安7000
★ 王渊 李宝纪 刘龙 张兰 (.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 咸阳7000;.宝鸡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陕西 宝鸡7000;.西安航天总医院针灸科 西安7000)
失眠,是以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出现经常性入睡时间不足,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易导致头痛多梦、记忆力减退、焦虑、抑郁等症状[1-2]。因此,积极寻求效如桴鼓的治疗方案,提高其显效率及起效时间是医务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我们应用冲击波针灸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疗效确切,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无痛、无菌等多方面的特点,相对于其他疗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笔者自2012—2014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36例,并和传统针刺治疗36例、西药治疗36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12年9月—2014年12月在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门诊确诊为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共108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冲击波针灸观察组、传统针刺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三组。
冲击波针灸观察组36例,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龄21~68岁,平均(42.34±18.1)岁;病程2~81个月,平均(29.4±22.7)个月。传统针刺对照组36例,其中男15例,女21例;年龄22~69岁,平均(43.44±17.6)岁;病程3~85个月,平均(31.5±24.9)个月。西药对照组36例,其中男19例,女17例;年龄23~70岁,平均(44.01±19.3)岁;病程4~89个月,平均(32.1±26.8)个月。对以上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标准。痰热内扰型失眠症见:睡眠不安,心烦懊憹,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2.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失眠的诊断标准[4]。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18~70岁,具有典型失眠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参与本项目研究前两周内未对失眠进行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不符合纳入标准并不具备良好依从性者;继发性失眠者;心脑血管、肝肾功能、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因精神疾患无法或不愿合作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冲击波针灸观察组 选穴:神门、公孙、内关、丰隆、内庭、安眠(均取双侧)。方法: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仪(德国STORZ公司生产,MP50型)对上述体穴进行冲击波针灸刺激,治疗探头使用D20探头,压力为2bar,频率为10赫兹,冲击次数为每分钟2 000到3 000次,每天治疗1次,每次治疗5min,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2 传统针刺对照组 选穴:神门、公孙、内关、安眠、丰隆、内庭(均取双侧)。方法:针刺用40~50mm毫针快速刺入,对神门、公孙、内关、安眠施以平补平泻法,丰隆、内庭施以泻法。每天治疗1次,每次30min,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3 西药对照组 口服艾司唑仑,由山东省平原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H37023047),每次2mg,每晚1次,睡前服,2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断方法
1.6.1 观察指标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此表用于评定被测者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1.6.2 疗效判断 (1)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疗效标准,结合治疗后PSQI评分下降之值与治疗前积分值之比制订。(2)中医证候评分。采用中医证的积分法[5]进行评定。即根据症状和体征的轻重程度,将之分为重、中、轻、无4个等级,分别以3、2、1、0分进行积分。1.7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方差分析,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用LSD法进一步多重比较,所有检验结果以P<0.05作为评定差异有显著性的标准。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总积分及差值比较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PSQI评分及差值比较(¯x±s,n=36)
由表1可知,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各组间比较,冲击波针灸组与传统针刺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就评分差异的数值而言,冲击波针灸组稍高于传统针刺组;冲击波针灸组与西药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传统针刺组与西药组之间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三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 见表2。
由表2可知,冲击波针灸组与传统针刺组总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冲击波针灸组与西药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3。
3 讨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全球睡眠中国区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存在失眠的人群高达42.5%,随着生活的节奏加快、社会压力增高,失眠的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6-7]。尽管各种治疗失眠的西药不断推陈出新,但难以消除该类药物普遍存在的不良反应[8],比如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具有药物残留效应及耐受性及依赖强等缺点[9]。故学术界一直在探寻一些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案。目前,冲击波疗法主要用于疼痛、康复等领域,基于大量的研究基础,我们将经典的针灸理论与现代冲击波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展了冲击波的应用领域。本临床研究中,我们在应用冲击波针灸疗法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过程中发现,本疗法具有安全、高效、无痛、无菌、操作简便等多方面的特点,且患者易于接受。我们立足于中医基础理论,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研究成果,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失眠的病因病机以痰热内扰为主,设计了以冲击波针灸治疗痰热内扰型失眠的新思路。在关于该病的文献资料中,目前尚无采用冲击波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因此,探索冲击波针灸疗法对该病的疗效及其机理值得深入研究。本研究表明:冲击波针灸能有效地降低PSQI评分,改善痰热内扰型失眠睡眠不安、痰多等主症,从而显著改善睡眠质量,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艾司唑仑,且不良反应少。
表2 三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n=36) 例
中医学认为,痰、瘀等病理产物作用于机体,阻碍经络气血,阻滞气机,蒙蔽神窍,进而引发失眠,故我们针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核心病机,选择了一些经典腧穴。失眠病位在心,《灵枢·九针十二原》所载:“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故取手少阴经心经的原穴神门以调和阴阳、养心安神;安眠穴为经外奇穴,可奏镇静安神之效;丰隆为足阳明胃经络穴,具有调和胃气、清化痰湿、安定神志之效;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荥穴,具有泄热之功;公孙为足太阴脾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冲脉,可调理脾胃;内关为手厥阴络穴,亦为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络于三焦经,与公孙相配可调气机。诸穴合用,共奏调和阴阳、条畅气血、清热涤痰、宁心安神之效[10]。
冲击波针灸是传统中医针灸理论、实践与现代技术的结合,它对于临床应用、医学仪器的发展意义重大。对痰热内扰型失眠患者治疗结果表明,冲击波针灸的总有效率与传统针刺疗法相当,但冲击波针灸疗法具有无痛、安全、无菌、操作简便等优势,而传统针刺方法具有疼痛感、侵袭性等弊端,且在穴位筛选及针刺力度等方面尚缺乏优化调节[11],故患者更易于接受冲击波针灸疗法,本疗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冲击波针灸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其作用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表3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比较(¯x±s,n=36)
[1]关亚珍.“矩阵针法”治疗失眠的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3,26(10):70-72.
[2]陈鹏典,杨卓欣,黎杰运.针灸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9):43-4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一辑)[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186.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S].CCDM-3.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中药)治疗老年病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证的计分法)[J].中国医药学报,1989,4(3):72-74.
[6]肖国民,侯娟,周永芬.华佗夹脊排罐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13,26(7):94-96.
[7]张全爱,孙晓慧,林家驹.安眠穴施用滞针术刮法治疗失眠症: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3,33(6):481-484.
[8]徐海燕.热敏灸配合头针丛刺治疗失眠58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2):189-191.
[9]宋环霞.枣仁安神汤治疗失眠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3,28(10):1 562-1 563.
[10]焦乃军.针药结合辨证治疗失眠经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50.
[11]刘婧瑶,崔为,何佩衡.针灸治疗失眠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8):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