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管注药配合腹部中药热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2015-04-24张玉梅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单纯性胃管肠梗阻

张玉梅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胃管注药配合腹部中药热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

张玉梅

(云南省保山市中医医院,云南 保山 678000)

目的 观察胃管注药配合腹部中药热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62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组采用胃管注药配合中药热熨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治疗组为90.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胃管注药配合中药热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有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

单纯性肠梗阻;胃管注药;中药热熨;护理

肠梗阻是因肠腔内容物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发生障碍而引起的,无肠管血运障碍的梗阻称为单纯性肠梗阻,通常行非手术治疗,只有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才采取手术治疗[1]。此病属中医学“关格”、“肠结”范畴,是因饮食不节、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所致。临床以阵发性腹部绞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与排气为症状。本科于2012年1月—2015年3月收住肠梗阻患者82例,其中62例为单纯性肠梗阻,给予非手术治疗。通过对31例患者实施胃管内注药配合腹部中药热熨治疗,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62例患者均是本科住院患者,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16~86岁,平均51岁;病程2d~6h。其中6例有腹部手术史,5例既往有过肠梗阻病史。按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都给予常规的基础治疗和护理,如禁食禁饮、持续胃肠减压,防止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等。

1.2.1 对照组 每天给0.1~0.2%温肥皂水低压普通灌肠;每日1次给维生素B1各50mg 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根据病情对症处理。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中药胃管内注入及中药腹部热熨治疗。

1.3 临床护理

1.3.1 情感护理 初次治疗前做好解释工作,患者对治疗操作不了解,易产生焦虑和恐惧,有的担心注入药物后腹胀加剧;有的害怕热熨时腹痛更甚或烫伤。因此,要多与患者沟通和交流,主动关心患者,多给予安慰和鼓励。向患者讲解治疗操作的目的、作用及方法。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其自愿接受并主动配合治疗。

1.3.2 胃管注药护理 每次注药前先确定胃管是否通畅。若胃管堵塞应及时调整位置或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抽吸。将中药免煎剂大黄6 g,莱菔子20 g,鸡内金20 g,枳实12 g,厚朴6 g,神曲20 g,用开水50 mL溶化,待药液温度达37~40℃ 时,搅匀用注射器将药液由胃管缓慢注入,每天2次。注入速度不宜快,以免患者呕吐不适,患者无反应后夹闭胃管1 h,开放胃管后观察记录胃管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以估计进入肠道的中药量,同时观察腹胀及肠蠕动情况。

1.3.3 腹部中药热熨护理 一般在胃管注药后2 h,即开放胃管后行热熨治疗。做热熨前先察看患者腹部皮肤是否有炎症、破损及皮肤病,如腹部皮肤无异常,协助患者排空小便,取莱菔子250g加粗盐250g 混匀,用文火炒热炒黄,即温度达60~70℃ 时装入布袋中,或将莱菔子和粗盐装入布袋,将药包及1小杯水放入微波炉,设中高火加热2~3min(达60~70℃)后再置于外包布袋中。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屏风遮挡及注意保暖,在患者腹部涂少量石蜡油或凡士林,试温合适(约45℃)后,将中药包置于患者腹部,以适当力度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用力均匀,开始时推熨速度宜稍快,随着药包温度逐渐下降,慢慢地减慢推熨速度。待热度降至舒适温度(40℃)时,将药包直接热敷在神阙穴(肚脐)上,每次15~20min,药包冷后及时更换或加热,每日2次。这样既保证不烫伤皮肤,又能最大限度发挥热力功效,使肠功能逐渐恢复,效果明显时,可见肠蠕动波及听到肠鸣音。操作中应观察局部皮肤情况,同时询问患者对温热的反应,特别对幼儿和年老体弱、感觉障碍者,热熨温度不宜超过50℃;操作时动作轻柔,以患者感觉舒适或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结束应为患者清洁局部皮肤,协助整理衣着和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观察治疗效果。

2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实用外科学》中肠梗阻疗效标准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显效:肛门排便排气恢复,腹痛腹胀等症状消失,经腹部平片或腹部CT复查无异常;有效:肛门已排气排便,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腹部平片或CT检查有轻度肠胀气;无效:肛门未排气,腹痛腹胀症状无明显好转。2.2 治疗结果 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体会

肠梗阻中医称肠结是由于患者肝郁脾虚,肠失濡润,气机不调,腑气不通,浊气不降致糟粕内停,通降失调所致;临床辨证分为热结腑实、寒邪直中、气机瘀滞及虫积阻结[3]。根据辨证分型施治给予泻热通腑、温中散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荡涤积滞、驱虫消积等治疗使患者气机调达。胃管内注入中药可以润滑肠管、调理脾胃、消积导滞、刺激胃肠蠕动,从而促进毒素排出,恢复排气排便。热熨疗法是建立在中医学基础理论上的一种颇具特色既古老又新兴的外治疗法,我国最早的医学书籍《五十二病方》就已有烫熨疗法的记载;其主要治疗原理是运用热力和药力的共同作用,通过皮肤组织刺激局部腧穴,达到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驱湿散寒、补虚泻实的功效[4]。神阙穴位于脐部,是任脉的一个重要腧穴,中医认为,

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有转枢上下,调治百病的作用,治脐即能调理脏腑,扶正祛邪。莱菔子:性辛、甘,平,消食化积、行气消胀,能增强肠道收缩、抗菌解毒[5]。局部用药,并通过推按热熨,借助热力与药力渗透,通过穴位疏通脏腑经脉,暖肾温脾,下气降逆,可疏导肠腑气机,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蠕动,加快胃肠功能恢复的目的。同时也能增加患者的舒适度,让患者安心接受治疗,达到阴阳平衡的作用。由2组的对照表中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既能及早为患者减轻痛苦,又能缩短住院治疗的周期,故采用中药胃管内注入配合腹部中药热熨治疗单纯性肠梗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427-4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28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中医护理方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100-101.

[4]华中键.《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05~206.

[5]钟赣生.中药学[M].第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43-244.

张玉梅(1969-),女,保山昌宁人,本科,主管护师,专业方向:消化外科疾病。

R26

B

1007-2349(2015)09-0085-02

2015-07-27)

猜你喜欢

单纯性胃管肠梗阻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多层螺旋CT诊断肠梗阻的价值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你了解多少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微创小切口术在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肠梗阻不手术有何治疗方法